华沙游记

华沙是波兰的首府,人口大约有176万,地处中部平原,维斯瓦河流经该处。华沙同时也是波兰的科技和文化中心,有哥白尼天文中心和肖邦故居。
华沙的公交系统除了公共汽车外,兼有轻轨和地铁两种。华沙的地铁就两条线路,中国江苏的苏州市就有四条,更不能和北京上海错综复杂的地下线路相比了。轻轨一般就两节车厢相连,速度很慢,如果不想走路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城市里没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但是共享电动车倒是随处可见。可以想见,共享的概念既是优点也是缺点,随停随放给维修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华沙的市场,我仅仅看了一般消费市场,明显被法国和德国的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德国有名的日化用品百货Rossmann的身影随处可见,法国高级奢侈品牌LV和GUCCI也是有着豪华气派的门面。前几日在布拉格的时候,德国日化用品DM的广告看了很多,ROSSMANN更是神奇的用起了黑色,大街上德超REWE都看了好几家。我就在感慨,这欧洲经济一体化,波兰以及捷克这些东欧国家究竟是受益多,还是损失多。所以,我就支持国家在某些行业征收外国商品高额关税,限制外商投资比例。说一句题外话,如果中国不把Facebook和YouTube墙了,哪里还有后来的QQ微信以及各类短视频平台呢。
欧洲的文化同源,虽然经常因为宗教冲突开仗,但是打来打去,都是表亲之间打架,弄不好明天敌国登基的可能是自己远房婶婶的孙子。基督教文明在整个欧洲的影响非常之深,各个领主诸侯都喜欢在自己城堡内修建教堂,从中世纪的哥特风,到后来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都是互相学习和效仿。文艺复兴开创了新古典主义,那带有享乐主义色彩的学院风,自然成了贵族追捧的宠儿,华沙地区的诸侯自然也不会例外。女人娇艳的容颜,男性孔武有力的肌肉,以及五颜六色的鲜花,每一瓣都精雕细琢像照片拍出来的一样。
华沙有一组异常沉重的纪念雕塑,1944年的华沙起义。这个还得从波兰的地理位置说起,波兰左边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右边则是曾经实行共产主义的东欧国家,它的右上角还有一块前苏联的地方,如今俄罗斯的领地,加里宁格勒。二战的时候,前苏联和纳粹德国就签下秘密协定,瓜分波兰,可以说苏联和波兰本身互相就是有矛盾的。后来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英美支持的波兰地下武装想在苏联红军进军华沙之前先解放华沙,结果不幸失败,游击军哪里是德国正规军的对手。维斯塔河畔,尸横遍野,游击军伤亡1.8万,德军伤亡1.7万,平民伤亡20万以上,华沙城几乎夷为平地。
战后的波兰新政府积极重建了华沙,如今的华沙高楼林立,维斯塔河畔修了步行通道和自行车通道,天刚亮的时候可以看见好几个在晨跑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