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银行股的周期性投资机会

银行业的盈利周期拐点到了么?
==核心观点==
1.在A股的银行股可以尝试用PE估值,原因在于A股银行的净利润波动性低,也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因此用PE估值问题不大;
2.持有期间的年化回报率≈持有期间的EPS年化涨幅+持有期间的平均股息率+持有期间的年化PE涨幅;
3.银行股可以分为两类,即成长股和周期股,成长股赚EPS(业绩)增资的钱,周期股赚PE(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系统性估值上升或下降)的钱;
4.银行“成长股”相对较少,但是“周期股”投资正当时;
5.银行“周期股”投资就是看银行景气度,驱动银行景气度的因素为净息差和不良生成率;
6.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但只要降幅收窄,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就会回升;
7.2020年加强确认和处置力度,背负的资产质量包袱减轻,2021年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不良生成率下降。
银行股分类:成长类和周期类
这里尝试用PE估计,一般而言,银行股使用PB估值,不用PE。这是美国流传过来的习惯,美国的银行股的净利润波动是很大的,有时候赚很多钱,有时候亏很多,在这种盈利不稳定的情况下用PE估值确实是很难衡量一个公司的真实价值,但A股银行的净利润波动性低,也很少出现过亏损的情况,因此用PE估值问题不大。
从PE角度看,买入一家银行股,我们可将持股期间的年化回报率分解为:持有期间的年化回报率≈持有期间的EPS年化涨幅+/持有期间的平均股息率+/持有期间的年化PE涨幅
由此可见,有些投资人赚的是EPS的钱,有些是赚股息率的钱,还有些是赚PE的钱。一般而言,不同银行间的股息率差异不会特别大,因此按照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将银行股分为两类:
第一类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主要来自EPS增长,可以视为银行中的“成长股”;第二类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主要来自PE提升,包括两种:-是投资者预期公司未来EPS将大幅提升,因而估值先升一步,这种股票本质上仍然是第一类股票;
二是纯β驱动,即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系统性估值上升或下降,体现银行股的“周期股”属性。
从实际样本数据上,我们按照上述公式将A股16家老上市银行过去五年(即2015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的股价表现进行拆解。结果如表1所示,我们有如下总结:第一,“成长是最大的安全边际”再次得到验证,如A、B、E;第二,股息率在不同银行之间差别不大;第三,银行股的业绩回报率呈现结构性分化(指EPS年复合增速和股息率之和),但估值下降拉低了银行的股价回报率,体现了银行股的“周期”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选择个股时,也遵循这两条主线:第一,成长类,以竞争优势突出、成长性良好的中小银行为主,精选业绩高增长的个股。注意这里的高增长是指EPS高增长而非净利润高增长,依靠不断再融资带来的净利润增长并不能给股东带来回报第二,周期类,在银行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估值修复的背景下,选择估值非常低、基本面有望出现较大改善的个股,搏取估值修复收益。最近两年银行中的“成长类”估值相对大幅抬升,新年以来,在行业景气回升背景下,“周期类”银行出现了估值修复行情。
银行“周期股”投资机会
银行“周期”的驱动因素是净息差和不良生成率。
首先,收入端重点关注净息差变动幅度,看的是净息差增长率,净息差增长率下滑就会拖累收入的增长,我们要特别注意-即便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但只要降幅收窄,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就会回升。所以我们今年不要仅仅观察净息差是否下降,哪怕是降的,但是也会明显小于2020年息差下降的幅度,所以营业收入增长率就是明显超过2020年,是上升的,增长率是加快的。
第二个因素是不良,不良资产越多,拨备越多,利润越低。
对2021年判断,首先净息差会降的,但是降幅有望收窄,其实收窄信号已经在2020年三季度就出现了。只要降幅收窄,净息差就会对净利润增长产生有利影响。其次是不良生成率,银行在2020年加大不良确认力度,将大量关注类贷款确认为不良贷款,换句话说,2020年加强确认和处置力度,背负的资产质量包袱减轻,2021年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不良生成率下降。
关注类是不良的入口,入口的量减少后,不良的量也会进一步减少。
由此,我们预测行业转机的窗口已经到来。
附估值参考:
以上内容由巴菲特读书会秘书处根据国信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主题分享整理。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