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雨”部字(一)

雨,《说文解字》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零)其间也。《澄衷》:“一象天,丨象地气上腾也,冂则天气下降也。阴阳和而后雨,点则雨形。水汽经日光晒热,腾入云表,遇冷则凝。渐凝渐重,复化为雨而下降。《诗》'雨我公田’之雨。”

《说文解字》和《澄衷》都对雨的字形进行了说解,二者都是针对小篆的说解,也难怪有人怀疑研究文字的学者内部的观点都不相同。不同的时代,占有的材料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相同。甲骨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的雨,如下图:

其实就是老天在下雨。有时候还只有雨点没有“一”,有部分甲骨文写着写着就连在一起了。所以,关于字形的问题,还不能这么一点点对上去,每个笔画都要给个解释,有些是没有办法解释的。文字和图画虽然同源,但是图画写实,文字抽象,要求文字一一对应本身也很牵强,当然有一些是可以对应的,有一些对应起来就很困难。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看情况,不能一一对应的就不必拘泥。


《澄衷》作为民国初年的字课教材,应该是秉承了乾嘉学派治学的风范,但是又有民国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稚嫩与担当,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尽力用西方自然科学来解释,对涉及到外国地名的解释,则大篇幅地介绍各个国家,具有很好的开蒙作用。

对于雨的解释亦如此。开始说雨是因为地气上腾,天气下降,阴阳和而后雨。又说,水汽经日光晒热,腾入云表,遇冷则凝。渐凝渐重,复化为雨而下降。后面的解释显然比前面的解释更接近科学的解释。

民国教材则更加可爱,为了说明问题,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以釜中开水作为比方的对象,因为釜中开水是孩子们常见的事物,拉近了对雨形成的理解,请朗读一下,简洁,干净,讲了成云、成雨的道理。


地面之水为日光所蒸,化汽上升,聚而为云,云遇冷,凝为水点,滴沥下降,是为雨。不见夫釜中沸水乎?水热化汽而上腾,此成云之理也。汽冷则聚为水点,此成雨之理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地方都是靠天吃饭的。对于雨的观察极其细致,也有丰富的记录。在《说文解字》中,雨部共有汉字51个,其中,对各种雨进行专门指称的字有30个,大雨、小雨、阴雨绵绵、微雨、久雨、下了三天的雨……都有专门的字来记录。对于进行如此细密的划分,今天看来似乎多此一举,但对于古人而言,这种分类一定是非常必要,小农作业的方式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到天下苍生的生活,甚至性命。所以,自然的各种变化,他们体察的更加细致入微,不仅仅是对雨,对牛、羊、马等也都一样,推衍到跟手工制作相关的部首,如车、玉、糸等亦如此,更是一针一线,一丝一毫的手工作业的结果。

风调雨顺,就成为了人们对大自然最淳朴的祈祷。苏轼有文《喜雨亭记》读来朗朗上口。大家不妨认真诵读: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不仅文名天下,做官,也是好官,第一家监狱医院是他创办的,第一家孤儿院也是他创办的,厚生、爱民、重农,走到哪里官声都非常好。这篇喜雨亭记,也是为了一场雨而作的文章。关于文章的解释,百度已经很详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熟读成诵。文言文的学习,不背下来,就不是你的。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

(0)

相关推荐

  • 冷凊凊

    "冷凊凊"在孝义话中读liǎqìqi,就是"冷,寒冷"的意思. 1.外头冷凊凊的,你出的做甚的咧? 2.我说居舍因为甚冷凊凊的咧,刚知道是停咾暖气啦. 3.下罢 ...

  • 收藏:全宋金元之高陽臺

    -------------------------------------------------------------------------------- 全宋詞之高陽臺------------ ...

  • 霁 霁(jì),汉字,本义指天空中大雨或大雪骤停,现也指天空放晴,比喻义为怒气消除.在<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中有提及该字.[1] 中文名霁 外文名to ...

  • #分享漢字的智慧#之“水”字。《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说文解字> 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漢字演變之"水"字 <说文解字系传> 水: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並流,中有微 ...

  • 说说“雨”部字(二)

    雨是上苍所赐之物,兆示吉凶祸福,在我们的文献中还有很多跟"雨"有关的词句,优美而又朗朗上口,也能看出百姓的敬畏之情,特抄录如下: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甘霖.甘澍,俱指时 ...

  • 说文解字20:雨部

    雨是象形字,像天上落下来的雨点.其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横画指代天空,表现从天空落下水滴的情形,本意是天空降水.以雨为部首的汉字大多和气象有关. 雨 甲骨文 雨 金文 我们挑选一些意义变化较大或字形变化较 ...

  • 走部字

    问:走字,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几画?是部首字吗? 答:走,是上下结构的字,共7画,是部首字. 走是个上下结构的字,当然就是7画了.这个字的字形原来是这样的: (甲骨文) (金文) 甲骨文中,就是一个甩开 ...

  • “攵”部字

    求学之道无他,一曰有恒,一曰专一,一曰遵守规矩,一曰勿求急效.. 向来之求学者,或不专一,或求急效,小成者有之,大成者鲜矣.而今之世,尤其如此,不用力便求成,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一时之 ...

  • “贝”部字

    今天有老师问,贰和贝(钱)有什么关系,好问题!正好把贝部字说一说. "贝"是贝壳.贝壳在商朝是用作货币的,大海边的人肯定觉得很不可思议,那岂不是钱太多,可以买好多房子啦.用作货币的 ...

  • “穴”部字

    穴,在小篆中是个象形字,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土窟窿.地洞的特点是狭小,逼仄,黑暗,粗糙.中空等.所以,溃于蚁穴.巢穴.鸟鼠同穴,因为穴一般都是天然或半天然状态,用穴居指原 ...

  • 欠部字

    欠字组词,您会组哪些词?欠款.欠账.欠缺.欠妥.欠佳.欠安,还有手欠.嘴欠,打哈欠-- 那么,这一系列意义中,您可否说说本义是谁,引申义是谁呢?请选择: 图一:欠账 图二:打哈欠 图三:欠佳 您选的第 ...

  • 斤部字

    斤是木工的工具,所以<说文解字>说是"斫木也".王筠在他的<说文句读>中解释斧斤的区别"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与锄.钁相似,不与刀.锯相似&quo ...

  • 说说“食”部字

    我们是个喜欢吃的国度--其实哪个国家不喜欢吃呢?只不过没去过人家国家,不懂罢了.通俗点说,人类的发展史不就是一部不停地争抢资源为了吃得更好的历史吗? 我国文化中对吃非常重视,现在各个领域唯一具有中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