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辉丨怀念远去的“硝烟”

(0)

相关推荐

  • 刘宏宇:过年的回忆|随笔

    过年的回忆 刘宏宇 因为疫情,春运很减了势头:过年的味道,就也仿佛缺了老大一块儿.缺了这老大一块儿之后,似乎,不少感触上,竟似又回到了记忆中过年的样子. 那时候没有今天这样的长假,最大方的单位,充其量 ...

  • 有人认为,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能够消灭空气中的病毒,你怎么看?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中国传统年俗中,放开门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每当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的晚上,一般是在凌晨,人们便早早地准备,做新年的第一件事,放开门炮,之后也放烟花,增加喜庆氛 ...

  • 文学看台1444 | 刘祖建:春节的鞭炮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刘祖建:煤油灯的岁月 刘祖建:山雾 刘祖建:千年水车何处觅 刘祖建:母亲的深夜 刘祖建:打猪草 刘祖建:最羡慕那些能进出国营饭店的人 刘祖建:自制电影 春节的鞭炮 ·刘 ...

  • [历史解密] 火药被发明以前,人们是怎么放爆竹的?

    这不过年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近很多人也都问了一下年俗相关的事情,近期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年放的"爆竹"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也知道现在的爆竹都是火药做的,那么火药没有发 ...

  • 唐朝才发明出来火药,那唐朝之前的鞭炮,是用什么做的

    春节将至,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本该欢天喜地才对,但却有不少人都吐槽说:"现在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难觅从前的 ...

  • 鞭炮为啥叫爆竹?1500年前,这位南阳人说的很具体

    首发/文化影响力 作者/李青友 大家好,今天们聊聊爆竹的事儿. 春节的的爆竹,是渲染喜庆气氛的工具,人们得到的是愉悦,图的是个吉利.对春节来说,爆竹不可或缺.近些年来,有专家认为爆竹制造了雾霾,&qu ...

  • 年味十三香之一~鞭炮硝烟呛鼻管

    市里禁止燃放鞭炮已经好多年啦,今年网上传出有好多城市要解除燃放鞭炮的禁令.心里不禁还有一种莫名的小激动.不由得又回想起小时候燃放鞭炮的情景.

  • 【小知识】《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迎新春. 爆竹的历史足足有两千多年,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最早的爆竹是用真竹子放在火中燃烧,使之爆裂发声. 自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quo ...

  • 华德辉丨在布谷鸟邀请的晚春里

    在布谷鸟邀请的晚春里 作者:华德辉 独自走在空旷的田野里,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远处传来悠扬的布谷鸟的叫声,声音清脆响亮,穿透你的身心.寻声望去却找不到布谷鸟的踪影,给这幽静的田 ...

  • 华德辉丨你的眼神其实很温柔

    你的眼神其实很温柔 作者:华德辉 教室很静,只有英语老师用英语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讲解着课文,学生们仔细地听着,时而在书本上划着,时而在笔记本上记着."啪.啪"两声,接着" ...

  • 华德辉丨老师,你的样子很可怕!

    老师,你的样子很可怕! 华德辉 自小学启蒙入学以来,直到师范毕业我所遇到的老师都是温文尔雅,温良谦让,我想这是我的幸事!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标杆,这使我从小就有树立了要当一名老师的决心. 师范 ...

  • 华德辉丨“粽”使我“受宠若惊”

    "粽"使我"受宠若惊" 作者:华德辉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代诗人元稹只用寥寥几笔就把粽的色.香.味跃然刻画于纸上.这么多年粽子对我 ...

  • 华德辉丨荒芜里的古韵

    荒芜里的古韵 作者:华德辉 自年少起在外求学一直到如今就很少回到老家,  这次得空来访当年自己出生地的小村庄,因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前一百多户的村落现在绝大多数住户都搬迁出去.搬迁出去之后,在政府的政府 ...

  • 华德辉丨湖畔、苦荞和我

    湖畔.苦荞和我 作者:华德辉 题记:童年时光是一幅水墨氤氲的江南写意,是朵朵荞麦花开的画境.童年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乡村梦里,却在炊烟袅袅的乡情中恣意成长! 家在鄱阳湖平原,上半年的雨季多数年份一直会持 ...

  • 华德辉丨技不如鼠 不如防范

    技不如鼠 不如防范 作者:华德辉 凌晨一点多钟我睡意正浓,妻有点惊慌的摇醒我,轻声的说:"老公,有老鼠有老鼠!在房间的窗户上."我惺忪地不情愿地坐起身来,侧耳听确实有点小声音,这么 ...

  • 华德辉丨人生有你这边风景独好

    人生有你这边风景独好 作者:华德辉 秋雨绵绵,接连几天天公间或着飘洒着牛毛细雨,阴沉的天气,不禁给人们的心情穿上了一件凝重的外衣.工作之余,忙里偷闲来到单位旁边小区的休闲区放松,其实它是一个较大的人工 ...

  • 鲁向辉丨怀念那棵红枣树

    秋天到了,是收获红枣的季节,品尝到脆甜的美味,思绪却一下子回到了40年前,心情从幸福到伤心,又从伤心恢复到平静. 那是七十年代,父亲在外地上班,奶奶.母亲.两个叔叔.姑姑,还有我和刚会跑的弟弟居住在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