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县电商|西藏茶叶贸易简史
相关推荐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二)
4 到了元朝,西藏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统制中国的蒙古人,本来就是来自北方的马背 ...
-
人文之路:茶马古道滇川藏历史大通道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连接着云雾晨霭森林密布的西双版纳和距离天堂最近的布达拉宫.掠过1400多年的历史尘土,全程近4000公里的路,他们究竟是如何跨越重重山峦和数条大河的艰难险阻的? 01 考察与命名 1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六)
6 到了清代,以茶叶为主轴的藏汉贸易,更加兴旺.不过也不是过去那种以茶换马,即"茶马互市"的格局. 清朝,统治中国的满族,来自北方,其统治的区域超过明代.他们&quo ...
-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你了解多少?
随着近年来普洱茶在茶叶市场上的名气,越来越多的人都对普洱茶有了浓厚的兴趣了.说起普洱茶大家都知道,可是一说到普洱茶大家都知道能保健养生,可是很多朋友对于普洱茶的历史文化都不太了解,那么下面生茶张就带大 ...
-
寻味藏北,丰富的饮茶文化
每每来到藏北高原,我总不忘到茶馆或是牧民家里喝上几十碗浓浓的.醇香的酥油茶,那滋味就像品香茗一样,越品越香. 图为藏北那曲镇托美朗加一家人在喝酥油茶.吃油炸果,其乐融融 唐召明1989年摄 在藏北草原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三)
5 明朝,藏汉茶马贸易更盛. 史书中已有关于打箭炉茶叶贸易的记载.<明实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永乐十三年二月戊戌(1415年4月9日),长河西.鱼通.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三十九
一纸民约揭示长河地方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贸易史 --解读泸定沈村明<万历合约>(二) 3 茶叶入边,早于唐时,还可找到一些历史踪迹. 如今,藏语仍称茶为(佳),其发音与成书于公元前200年左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十六)
"门内标杆非旧主". 锅庄院内,都照例立有木旌杆.这杆作何用?贺先生没有细说,想必是用来挂经幡(麻里旗)的,因锅庄主人和驻庄的"充本"(藏商)都信奉喇嘛教. 到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
西藏人民历来以牧马.养牛.放羊为业,以农为主的内陆则十分需要马.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开始到西羌(后来的西藏)买马.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虞诩就建议说:"今虏皆马骑,日行数 ...
-
炉边漫话之炉城图说-镜头中的康定(十)
民与市 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也.这就是城市. 康巴西藏历史上能称得上"城市"的唯有炉城. 截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炉城,其位置就在人们常说的"三山二水"间.这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一)
到了南宋年间,山河破碎,偏安的朝廷在北方更难买到马匹,为了保住半壁江山,只有从西南西藏获得战马:为了维持偏安局面,必须稳住南方,对西南地区藏族的羁縻,更显得重要:版图缩小,税源减少,为了支撑那早已空空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五)
朝廷为了控制茶叶贸易,还实行了一套细致的管理办法和税收政策. 官府从茶叶的生产管起, 将产地划为专卖区和非专卖区.专卖区生产的茶叶,专用以市马,商民不许自由贩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七)
清初,"上以西藏番部嗜茶,许西藏营官在打箭炉管理土伯特贸易事."(<清史稿. 唐希顺传>). 喇嘛营官昌侧集烈,杀明正土司,作乱打箭炉,在康熙四十年正月(公元17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