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的“殉”与“不殉”
相关推荐
-
谭人凤
谭人凤,字石屏,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县永靖团福田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1860年9月20日)生.青年时多次应试不第,在村义学任塾师.秉性刚直,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对官绅豪富 ...
-
何为遗民 ——宋元以降夷夏视阈下的易代士人研究
[作者简介] 洪丽珠,台湾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近世制度史,尤以政治文化.地方治理.州县研究为主.曾任职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 ...
-
章黄学派的两个“疯子”(上)
了解张其成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师承"章黄学派". 章指章太炎,黄指黄侃.这个学派,是民国时期逐渐兴起的一个旨在保护保留文言文的学派."章黄学派"在小学研究史中有重 ...
-
蒋翊武身边的九澧人杰之——龚霞初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龚霞初 文/张滔 丁海涛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每一年革命事件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批觉醒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热血推进中国历史进程.在此事件中(1911年10月10日),做为武昌起义重 ...
-
裴高才:“床下都督”之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裴高才(中)见证孙中山侄孙孙必达.黎元洪嫡孙黎昌晋(右)相逢 作为起义武昌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首位中央大都督.民国唯一两任大总统与三任副总统,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因其是湖北黄陂人之故,史 ...
-
老舍对“五四”运动的态度研究
✪史宁|光明日报出版社 [提要]老舍对"五四"运动的态度研究既往总囿于既成的某些老舍文章观点,特别是长期以1957年发表的<"五四"给了我什么>一文 ...
-
话说武汉 | 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10周年
"辛亥"是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本词中对应的时间跨度为1911年1月30日(辛亥年正月初一)至1912年2月17日(辛亥年腊月三十). 武昌红楼 皮忠勇供图 辛亥革命与武昌首义 1 ...
-
“殉清”还是“殉道”,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投湖自杀?
王国维,清朝遗老,国学大儒.1925年,即民国十四年,清华大学筹备国学院,当时能够和王国维比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章太炎,而论国学功底,王国维排第一.清华大学聘任王国维和梁启超两个人当教 ...
-
「迁西英烈」魏春波:一门忠烈7人投身抗日6人捐躯殉国难
「迁西英烈」魏春波:一门忠烈7人投身抗日6人捐躯殉国难
-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遗体被部下找回,冯治安亲自为战友擦拭遗容
1937年底,徐州会战开始.冯治安的第七十七军被派往淮河北岸守备,阻截由津浦线北上之敌,配合了台儿庄战役的顺利进行.徐州弃守后,冯治安部因遭受优势兵力的压迫,星夜向皖苏边境撤退,在苏北真空地带集结休整 ...
-
慷慨殉节易 从容就义难
瀛州守颜公赞 国朝徐人凤 有明,崇祯壬午,大兵下,河间知府颜印绍死之,并焚其家属四十余口,仆有吕姓者,冒火出其幼子,而公嗣克延. 夫,人死生之际,矣乎难言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即朱子所云:天理之 ...
-
李守卫||殉稻者之歌(外一首)
殉稻者之歌(外一首) 文/李守卫 殉稻者之歌 今天后, 世上再无袁隆平. 今天后, 袁隆平三个字已成一坐丰碑, 永远立在人民心中. 今天后, 稻穗上的露珠, 稻禾间的田埂, 泪眼盈盈盼主人, 寂寞深深 ...
-
屈原:伟大的殉国者
时间:2012-01-0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楚国大夫屈原本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个得到重用的人.他读书很多,知识面广,而且记忆力强,长于治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极为熟悉.入朝廷 ...
-
宝鸡发现嬴政祖先墓:占地5334平方米,247个盗洞,186具殉人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对古墓和文物的保护意识那是越来越强烈,毕竟那可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文物,文物的重要性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它代表是我们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 今天我们要介绍 ...
-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话说齐桓公背了管仲遗言,复用竖刁.雍巫.开方三人,鲍叔牙谏诤不从,发病而死,三人益无忌惮,欺桓公老耄无能,遂专权用事.顺三人者,不贵亦富,逆三人者,不死亦逐.这话且搁过一 ...
-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话说中军元帅先轸,已备知秦国袭郑之谋,遂来见襄公曰:"秦违蹇叔.百里奚之谏,千里袭人.此卜偃所谓,'有鼠西来,越我垣墙'者也.急击之,不可失." 栾枝进曰:"秦有大惠于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