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一个典型的伯格曼式的时刻
相关推荐
-
【大师系列】生与死,灵与肉:伯格曼的电影世界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 他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 ...
-
与死神坐着下棋?伯格曼深度诠释死亡来袭
生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创作者喜欢触碰的题材,这个题材在观众群中的影响力也是很高的.因为题材可以引发思考,所以创作者每每进行相关创作的时候,总是能找到太多的核心点,有的创作者很喜欢表达生命的坚贞,有的 ...
-
他是历史顶级导演,没争议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用在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身上简直就是在合适不过了.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人,生于1918年,逝世于2007年.三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得者,三大电影节的座上宾, ...
-
赵荔红:伯格曼的怕与爱|天涯·新刊
天涯微信号:tyzz1996 天有际,思无涯. 投稿邮箱:tianyazazhi@126.com 点击封面购买本期杂志 伯格曼的怕与爱 赵荔红 喔,黑夜,你何时消失呢?我何时能在黑夜中找到光明呢? 爱 ...
-
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到底讲了什么?
1957年,伯格曼拍摄了<第七封印>,题名取于<圣经启示录>,主题是追问上帝.信仰与死亡. 影片叙述模式是双线平行结构,一条是骑士与死神(死亡)对弈,另一条是骑士和同伴的归程, ...
-
当生命只剩两小时,你选择______
--罗杰·伊伯特评<第七封印> 01 人类喧嚣,上帝沉默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2007年7月30日无疑是个损失惨重的日子.在这一天,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放大> ...
-
戴锦华:对在绝望中抗争的人来说,马拉多纳是一个鼓舞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6日,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猝然离世.马拉多纳被视为阿根廷足球的一面旗帜,曾引领全球足球热潮.他生前曾多次造访中国,并认为"如果世界杯没有中国,将 ...
-
北岛、刘慈欣、韩松、戴锦华:科幻、诗意与“末日焦虑”
科幻的未来:<给孩子的科幻> 2018年10月28日下午3点,由活字文化.未来事务管理局.中信出版社.西西弗书店.龙湖北京长楹天街联合主办,由北大光华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协办的" ...
-
北大戴锦华:读电影,读社会与人生
北大戴锦华:读电影,读社会与人生
-
戴锦华 | 贾樟柯是一位中国的“电影作者”但却并不执着于自己的风格标签
<贾樟柯谈贾樟柯>序言 文 | 戴锦华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或许会在不期然间显影一种与中国电影相关的刻度.于2020年,这个尚未完结的.注定要被记忆和书写的年份. 这 ...
-
戴锦华|为什么说波拉尼奥是座桥?
今天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生日. 戴锦华教授对波拉尼奥的定位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伟大作家和二十一世纪第一个伟大作家."波拉尼奥自己是智利国籍,他的作品当中有一组非常重要的人物叫做智利流亡 ...
-
戴锦华、张莉谈女性写作:希望看到真正反映当下女性生存现状的作品
10月16日晚,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文化中心主任.著名学者戴锦华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一书的作者张莉,围绕现代女性写作的诸多问题展开 ...
-
戴锦华:叶嘉莹与一代人的诚挚、朴素与崇高丨单读访谈
今天,记录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传奇一生的影片<掬水月在手>正式公映.<掬水月在手>是继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 ...
-
【讲座】戴锦华:历史与人民的记忆
【讲座】戴锦华:历史与人民的记忆
-
【百鸟朝凤】戴锦华:女性是不一样的力量
午后时分,北大的上课铃声还未响起,有一间能容几百号人的大教室早已挤满了学子,过道.走廊都被围堵得水泄不通.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接下来肯定是"戴爷"的课. 听到"戴爷&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