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叶天士,为拜师学医而隐姓埋名,终于成为江南第一名医
相关推荐
-
清代“温病四大家”佳话
编者的话:温病是中医对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其中包含"瘟疫",即西医所说的"传染病".温病一词,最早出于<素问>,以后的<伤寒论>.< ...
-
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
清朝第一中医大师叶天士有一次老母亲患病,他开了几味药方都不见好转,想到要用白虎汤,但白虎汤药性太烈,又担心老母亲承受不住,急的在院子里团团转,感慨:"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这时 ...
-
一个医学界流传胜广,不得不知的故事“扫叶庄”与”踏雪斋”
2021-04-25 08:17:08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话也对,也不对,下面讲一段两个名医冤家变亲家的故事 当年苏州城里有两个名医,一个叫叶天士,另一个叫薛雪.虽然两个人的医术不相上下,由于有人 ...
-
她自幼父母双亡,在得知身世后发奋学医,终成古代四大女名医之首
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有这样的一位女性,她虽然身为女子,受古代封建社会的众多束缚,但她却打破成规,从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成长为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的女御医,她的存在也为中国古代 ...
-
12岁学医,35岁中举,51岁行医,却成为近代史上出色的名医
在晚清时期,有一位被后世医家推崇为"经方大师"的人,从12岁就接触了中医学,并且运用了中医知识,给邻居治好了病.
-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全国名老中医郑邦本学医之路
郑邦本,男,1939年1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奉节县人,高中毕业后,随名医郑惠伯学医.现为重庆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邦本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第四.五.六批 ...
-
穷人大夫学医记(步入名医之路)附武大夫针灸心悟心得
开始的时候我都要急死了.刚调来三天,还没有接触过病号,但病号来了不看是不行的,硬着头皮也得看啊. 我连最基本的针灸理论都还没来得及学习,病号来了怎么看?我真是头疼,紧张地要命.一个星期,头上的头发就被 ...
-
清代神医叶天士,医道世家,潜心拜师学习医,医成后,药到病除
清代神医叶天士,医道世家,潜心拜师学习医,医成后,药到病除 原创2021-06-13 11:17·读书学历史 少年叶天士 雍正.乾隆期间,江苏吴县有个叫叶天士的神医,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 ...
-
7段小故事:古今名医是如何学医的?
作者:杨大华 来源:<黄煌经方沙龙第一期> 编辑:白鱼 审核:小也 扁鹊,十年殷诚一禁方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年做客馆主管时发现了异人长桑君经常来此住宿.扁鹊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
-
学医很难,那为何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是自学成才,是什么原因?
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病.沿用至今是疗法,望闻问切好传承.--神医扁鹊 西医有专门的学校,不同的医生诊治不同的病症,所谓术业有专攻.相比西医的系统化.理论化,中医的实用性更强一些.医生诊断出病症 ...
-
我的学医行医之路(四)亲眼见证医精湛,有幸拜师入医门
在正式拜孟大夫为师之前,每天看来诊的患者有抬着进来扎针的中风患者,有的口眼歪斜,或中风不语的患者,往往一针扎下去就能明显见效,半身不遂的针灸效果非常好,简单省钱,也有很多外地的开着小汽车来看病的达官贵 ...
-
我的学医行医之路(三)、天赐良机遇名医,身怀绝技堪称奇
经过堂哥这件事情之后没多久,我就初中毕业了.那时候我毕业在家无事,就天天在家看半导体电路基础,还自己摸索着研究无线电,那个年代无线电收音机还算是高科技,非常流行,当时想着一个小木匣子能发出真人的声音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