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看得见的利空和看不见的利空(20190824)

本周末,贸易局势再生变数,周五中国宣布对美国的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这边随即宣布10月1号开始,2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从25%增加到30%。剩下3000亿,9月1号已征的10%,加到15%。美股大跌,A50大跌,离岸人民币再次逼近7.14。
自从2018年以来,我们的市场非常难做,难做的原因并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市场之外的这些因素,对资本市场影响巨大,并且经常是正向反向无任何规律的突袭,有时候刚刚酝酿好行情,突发利空来袭,有时候你不抱任何希望,行情又出现转机。这种行情甚至要比任何一个熊市都难。这是2018年至今的新常态。
我们身处市场之中,可以这样说,每天会面临各种利空,有的是类似于贸易争端这种偏宏观方面的,有的是行业方面的,有的是你持有的个股方面的。可以说,利空是每个投资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面对利空的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也区分了一个投资者的水平高低,甚至决定了你是否能长期存活下去。
面对利空,大众有典型的两种反应方式。一是反应迟钝型,利空来了,自己在犹豫不决,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另外一种是反应过激型,就是只要见利空就跑。这两种方式,都多少存在在一定的问题。那么,面对利空,我们怎么处理呢?
我在前几天讲课的时候,给大家分享了我关于对待利空的经验,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这说明掌握“面对利空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素质,甚至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你投资体系的一部分。今天就来详细说说我的经验。
我把利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看的见的利空,一个是看不见的利空。
一、看得见的利空
所谓看的见的利空,就是当前已经发生的已知的事实,会对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看的见的利空可以是宏观方面会对大势产生影响的,也可以是影响行业板块的,当然更多的是具体到影响你持有的个股的。举个例子,周末的贸易争端升级这种,就是会对大势产生影响的利空,而一些行业政策变化(比如过去新能源汽车退补)则是影响板块走势的利空。具体到个股的利空,更好理解,比如你手里的个股出了财报,业绩不及预期,或者出现减持、负面新闻等等。这些都是看的见的利空。
这些看得见的利空的特点是:
1、已知性。
2、突发性。
3、可评估性。
这些利空都是已经知道的事实,并且在这些事实往往都是突然发生,无法提前预测预防。又因为这些利空事实都已经发生了,大部分情况下,对于结果的影响,是可以进行评估的。
如果我们能冷静的分析下这些已知的利空,尤其是对结果可以评估的(结果无法评估的和预期会继续恶化的除外),我感觉就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简单的说,因为你已经评估了利空事实对股价的影响幅度,结合市场情绪,一般情况下,次日低开的幅度,就是这个利空的市场给的“价格”。
举个例子。你手里持有一只个股,财报发布不及预期,你首先要做的是评估这只个股财报不及预期的幅度,是大幅低于预期,还是仅仅不及市场预期(因为市场情绪亢奋的情况下往往会预期不合理),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如果你评并不会影响长期逻辑,次日低开5个点,这个利空的“价格”就值这5个点。这个时候再杀跌显然不可取。为何呢?因为这5个点的低开已经包含了利空。当然,如果这只个股财报变脸,影响了长期逻辑,你已经无法接受持有这只个股了,那我估计不会低开5个点,可能就直接跌停了,既然你无法接受继续持有,当然有机会就要跑路,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成本如何了。
其实这是一个经验法则。很多利空造成的低开,甚至一些可评估影响的时间造成指数低开,如果不是十分巨大的影响,低开的幅度基本就是利空的“价格”。大众在处理这种利空的时候,往往不会冷静分析,不会评估影响,以至于造成很多直接卖在最低点。
我经常讲,“看得见的利空”不是利空,就是这个道理。在处理“看得见的利空”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冷静,评估是影响的幅度,不能跟随市场情绪走。
 
二、看不见的利空
其实对于投资和交易威胁最大的,是“看不见的利空”。
所谓看不见的利空,简单说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股价为何下跌,等到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股价已经跌去一大截了。
这些看不见的利空的特点是:事先不知道,无法评估结果。
我在讲课的时候举了两个看不见的利空的例子,一个是康美药业,一个是康得新。这两家都是财务造假,但是事先你是不知道的。且不要说我们普通投资者没有那么深的财务知识去识别,就那些专业的高学历的基金经理,照样踩雷。
看的见的利空大家都知道,反而很难让你大亏,而这种看不见的利空,才真正要命。这种利空都是隐藏很深,一旦暴漏出来,都是连续跌停,就很难跑掉。
那么,这种看不见的利空怎么识别呢?其实,很难从基本面上面事先防范和识别,只能结合图表:
我们看上图,因为你事先不知道有利空,但是股价已经率先反应,康得新和康美药业都是在某一天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巨量大跌。在巨量大跌的时候,市场并不知道有财务造假的利空,但是图表已经率先反馈了异常。
第一次巨量大跌那天,其实是最佳离场点。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有成本概念,感觉自己亏了多少,如果这里走掉,对比后面的亏损简直就是毛毛雨。康得新这个位置是17元多,康美药业这个位置是18元,后面都是跌到了2块多,这时候走掉会避免再亏90%。
如果这个位置你走不掉,后面放的历史天量位置是最后的自救,为何会出现历史天量?是因为有资金在自救,这个资金自救的机会就是你最后的逃命机会,切不可贪心或者有侥幸心理,这里康得新是12元,康美药业是14元,这里走掉仍旧可以保命,事后东山再起,但是如果继续扛着,想翻身就难了。
这就是看不见的利空,这些看不见利空,才是对投资最大的威胁。
没有办法预防吗?
从基本面上看,这种看不见的利空,其实非专业人士,很难去识别,就是你是专业财务人士其实也很难识别,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基金经理折戟在里面了,监管也不会任由“长期的有预谋的实施财务造假”。退一步讲,即便是识别到,你可能也有侥幸心理,其实康美药业和康得新事先都有文章质疑财务造假,但是很多人选择漠视。那么,怎么办呢?
对于这种看不见的利空,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看图。
讲重点。
我给我自己的交易里面制定了一个纪律,就是无端的放巨量大跌,我不问任何原因,要先走再说,尤其是跌破平台支撑直接向下的。这是一个铁的纪律。
当然,与此带来的成本是,你会有很多时候卖错,比如出现放量大跌后又起来,但是只要对一次,就会救你命。利弗莫尔曾经讲过,当火车开来的时候,我先从铁轨上跑开,等火车过去我可以再回来。米勒维尼、温斯坦也讲过,当巨量下跌的止损操作,就像是给你的账户加了个保险,后面涨回来你可以再回来,这个保险就像你的车险,也许永远都不会出险,但是这个小的保险费的投入,是你长期保护账户免受灭顶之灾的根本。
 
附:本周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20190819

1.我更倾向于在图表开始跌破支撑点时卖出,关于设定价格目标的问题,最好的股票,通常比任何人期望的都要上涨的多。
2.设定价格目标的真正问题是,如果你把目标价定在80元,而股价涨到了120元,那你就错过了一个巨大的涨幅了。股票走势对我来说胜过目标,目标通常基于历史和统计行为,这或多或少是平均行为,你赚大钱的真正赢家远非一般水平,目标就像在起跑线上设计一批获胜的马。
3.在有盈利优势的卖出方面,我的最低目标将高于我的平均收益,这通常是两倍于我的风险或更多,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价格,我通常不设定任意的利润目标,因为我喜欢看到价格走势。
4.我有一份违规对照清单,我会在买入股票后立即跟踪查对。如果股票在低成交量下突破而回调时放大成交量,那就违规了,出现三或四个没有支撑又更低的低点是违规行为,在突破之后收盘跌破20日移动平均线或更糟跌破50日线是另一个违规的表现,缺乏后续涨势跟进和跌日比涨日数量更多也是违规,如果这些违规行为开始不断出现,我甚至可能在到达止损点之前就卖掉股票。
5.一般市场平均价格可能会剧烈波动或者某行业内的股票表明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甚至可能是股票的相对强度已经下降,我可以把资金投入到更好的股票中去,我可以给一只股票以波动时间,但是不希望我的资本处于长期横盘的股票中。一般市场走势疲软通常是主要原因,但也可能是行业疲软,或者只是财报公布后有太多股票暴跌了。
6.市场崩溃是卖出的重要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如果股票失速或者跌倒我的移动平均线或上升趋势线以下,也可能会促使我卖出,一旦我确定弱势股票真的走弱,我就会抛售他们。弱势股往往会快速下跌,并占用你的现金,阻止你买入走势更好的股票。我意识到最好的办法是,要么立刻卖掉他们转到其他表现更好的股票,要么持有现金。

【读书笔记20190820

1.如果一只股票突然下跌没有后续跟进,而且我想买入另一只股票,但不想在我的投资组合中增加更多的风险敞口,我有时候会卖掉一只股票来买入另一只股票。另外,如果股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即突破后没有迅速上涨,反而停滞不前,我可能会把该股清仓。因为我知道,如果他再次突破,我可以重新买回来。
2.假如我有五个仓位,其中三四只仓位被迫止损,说明整体市场表现非常糟糕,我观察到主要的股票平均线在发散,加上我其他的股票观察名单都表现不佳,我可能会决定在他们到达预期的止损点之前直接套现被卖掉所有剩余的股票,持有现金观望。
3.一旦你意识到你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它!我要的是金钱的复利而不是错误,当你知道你犯了错误是还继续抱着不放是不合逻辑的。
4.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值得拥有的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承认错误并尽可能减少损失。市场上的自负会导致巨大的亏损,与市场作对并且不能灵活承认错误,只会导致严重的亏损。
5.大多数医生之所以成为糟糕的投资者,是因为他们很少承认错误,因为在他们的职业中承认错误可能会被起诉。
6.我没有固定的百分比止盈,我的基本经验是,永远不要让一笔可观的利润变成亏损。如果股价没有上涨太多,我就坚持原来的止损,但是一旦我获得了很好的利润,我就会进入盈利保护模式。当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我就通过一部分利润的回调止盈来保护它,我希望我在有盈利优势时已经卖了部分股票,这是我喜欢的方法。

【读书笔记20190821

1.理想情况下,我认为回调时我更看重成交量。如果某只股票上涨超过20%而没有回调,那么回调不应该超过上涨幅度的2/3,而且它回调的越激烈,我越想看到他立即反弹回来。价格走势应该始终与上行趋势保持一致,最好是与成交量保持一致,而不管它回调多大幅度。
2.我不关心自己能够卖在高位,这很难做到。当我认为风险回报比已经从积极变成消极时,我就会卖出。在新牛市的开始阶段,我更倾向于让赢家奔跑,但是我通常在1/3到1/2的仓位之间进行交易,最多可以在波段交易中减少75%的仓位,然后持有剩下的股票接受更大幅度的波动。
3.对于我来说。卖出原则与价格走势有关。有的股票可以快速上涨一到两周,然后像砖头一样下跌,而其他股票继续上涨数月,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你找到双赢的局面之前减少仓位以快速行动。我的意思是,如果股票上涨我卖出50%的仓位,然后股票回撤到我的初始买入区域,那么我可以卖掉剩下的股票,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我在大幅上涨后减仓50%股票继续上涨,我仍然会赢得剩下50%的收益。
4.不要陷入必须抓住整个波段才算成功的想法中去,关键是让赢家涨幅相对于亏损的净预期为正。你只需要抓住足够多的波动机会,这样他就能够抵消你的平均亏损预期,你应该能经常通过高处抛售来实现这一点。
5.你应该定义你的交易风格,你是交易者还是投资者。你可以在围绕仓位进行交易,但如果你不决定自己风格,你会让自己发疯的。当股票走高时,你会因为没有持有而责备自己,当你持有股票而价格走低时,你会希望你已经卖掉了,关键是要获得可观的收益,并保持你的亏损比你的盈利小。

【读书笔记20190822

1.如果你处于一个新牛市的开始阶段,并且你的投资组合中有一些领先的股票,那么你应该持有更长的时间,如果一只股票已经上涨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有很多基地,那么你要考虑卖出结束交易。
2.我在入场时尽量不使用静态目标。我首先想看到的是,股票在我买入时的走势。一些最好的交易几乎马上就会让我没有任何压力,如果时机合适,他们甚至可能永远不会低于我的入场价格。这是可能让你获得更大收益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它的因素还包括走出何种技术形态,这个股票的市值有多大,它的盈利和销售额是多少,以及它在哪个行业板块。
3.对于我的交易,它主要取决于我的假设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我喜欢我的列车按时到达,我经常会因为一只股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就卖出。
4.一切取决于股票的走势,当股票磨蹭时间太久的时候,我的确会考虑减持。
5.在财报公布之前,我有时候会持有,有时候我不会,这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如果我没有利润上的缓冲保护,我经常会减持我的股票,特别是如果仓位过大的时候,我从不在财报公布期持有一个很大的仓位。
6.如果股票在一份糟糕的财报中崩溃,我几乎总是立即卖出,我不关心后来他是否还会回来,即使事后看来我的卖出是错误的。在那一刻我已经错了,我不想保护我的自尊心,我唯一关心的是保护我的投资组合免受额外的损失。
7.我的原则是永远不要在重要的事件上持有很大的仓位,比如财报公布期。

【读书笔记20190823

1.我几乎不在财报期持有股票,我通常在盈利公布的前一天卖出所有仓位,然后重新考虑是否会因为利好的盈利消息和强劲的未来预期而上涨,这个预期取决于股票在图表上形成良好基础的走势,虽然我可能会错过某些强势股的一段涨幅收益,但没有什么比避免股价在盈利不达预期大幅下跌更好的了。
2.我有时候会做一些滚动操作,我可能会卖出一只上涨过多的股票来买入新的突破股,但是你必须小心,不要仅仅因为短期的超涨而卖出强势股,往往最强的股票就是那些涨得更高的股票。
3.大多数时候在最强劲的股票上,我会持有一部分股票来等待更大的波动,如果我有亏损,我通常会先卖掉我的亏损股,如果他们达到我的止损点,然后我就自动变现成流动的现金。
4.表现较弱的股票总是第一个被卖掉的。你必须有一定的耐心给股票时间去波动上涨。但如果它继续横盘整理而市场其他股票呈现上升趋势,最终它对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相对强度将会下降,而这样的股票必须要卖掉了,你要让你的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总是转到开始上涨的更高的股票上来。
5.如果股票真的很强劲,我会尽量给他额外的时间,我可以卖出一部分,然后剩下的继续持有,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你必须小心,不要仅仅因为它们短期超涨就卖出真正强劲的股票,尤其是在新牛市开始时,最强劲的股票可能会成为即将开始大幅上涨的市场领头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