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画抗肩”的延伸运用,你知道多少?

书法密码微店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都会碰到一个词儿“抗肩”!那么什么叫抗肩呢?搜索了一下也没找到权威解释,谁提出的也无从考证。对于“抗肩”一词大家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把横画写成向右上倾斜的状态就叫横画抗肩,倾斜的角度越大,抗肩越大,倾斜的角度越小,抗肩越小。那么,横画为什么要写斜呢?主要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如果真的写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上去就像向右下到下去一样,如图1所示。所以横画在书写时必须稍带斜势,倾斜的角度大概是5°至7°左右,如果以田字格横中线作为参考线的话,横画的起笔在横中线下,收笔在横中线上,向上倾斜的高度,差不多就一个笔画的高度,如图2所示。

横画的两种不同形态是不是所有横画都是这个角度呢?当然不是!这个角度一般是针对长横来说的。大家都知道横画可以分为:长横、中横、短横三种形态,三种不同形态的横画对抗肩的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对不同形态的横画做一具体分析:根据抗肩的大小,我们可以把横画分为3种情况:一是抗肩比较小的长横。这类长横一般用在一个字的底部,对上面的部件有托举作用,整体呈平势。

托底的长横一般抗肩较小,整体呈平势二是抗肩稍大的短横和中横。短横和中横在结字中一般抗肩稍大,在书写时要注意间距相等和参差错落。

横画较多的字,书写时一定要把握好间距三是抗肩特别大的短横或中横。这种情况主要是当一个字中,横画下面为斜钩,斜捺,竖弯钩时,上面的横画抗肩要尽量的大。因为向右下伸展的这三个笔画一般都是字的主笔,分量较重,只有横画加大向上的倾斜力度,整字才显得稳重。

横画下面为斜钩,斜捺,竖弯钩时,上面的横画抗肩要尽量的大以上我们分析了独立横画抗肩的三种情况,那么在复合笔画中横画要不要抗肩呢?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字:

在复合笔画中,横短抗肩大,橫长抗肩小从以上例字可以看出,横画在复合笔画中的用法和独立横画的用法一样,横画短时抗肩较大,横画常识一般取平势,抗肩较小。上面,给大家分享了横画抗肩的三种情况,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横画不管是独立的横还是复合笔画的横都是以斜取势,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取斜势。下面我们考虑一下,其它的点画或部件在结字时有没有以斜趋势的情况。通过大量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点画组合”在结字中通常也是以斜取势,点画的组合在汉字中一般有三种形式:两点组合、三点组合、四点组合。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1.两点组合如果我们把下面几个字左右两点连一直线,便得到一条和横画抗肩大小一样的横画,因此,两点的组合在书写上也是取斜势。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两点看成是一个抗肩的横画。

带有左右两点的字,书写时一般是左点低,右点高,整体呈斜势2.三点组合同样的道理,我们把并排的三点连成一线,同样会得到一条抗肩的横画,所以当我们遇到三连点的字时,三点起笔要成阶梯式逐渐升高,并与横画抗肩大小相同。

三点并排的书写要求是三点起逐渐升高,三点连线与字中横画抗肩大小相同3.四点组合四点组合,通常以字底的形式出现,我们如果把四点起笔连一直线,就会的到类似长横的横画,因此,在四点底的书写中,四点起笔应在同一直线上,整体呈现上平下弧的形态。

四点底一般左右两点大,中间两点小,四点起笔大致在同一直线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点画的组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按照横画抗肩的要求去书写,学会这招儿,是不是点画组合的写法就简单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横画抗肩,也就是以斜取势进行更进一步的延伸,以斜取势在结字部件的安排中也同样使用。部件的取斜势可以分为单独部件的取斜势和两个部件的取斜势。单个部件的取斜势比如:“中”字中扁平的口,“昂”字上面的日,“果”上面的框、“罢”字上面的四都是取斜势,向右上倾斜。

封闭的部件一般与字中横画抗肩方向一致,整体呈斜势两个部件的取斜势,主要适用于整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为左右结构,对于这一结构类型的字,在结字的处理上,上面部件要左底右高取斜势,也就是右边部件尽量往上写,左右做部件的抗肩处理。

上面部件要左底右高,整体呈斜势今天,我们通过对横画抗肩,点画组合及特殊结构类型构字部件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明白了以上几种情况都是以斜取势结字方法在实际当中的运用。以斜取势是王羲之构字方法的重要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临一下王羲之的《圣教序》,以加深对以斜取势结字方法的认识。同时,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要体会到,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认真分析结构特点,找出相同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