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天德
何为天德
《墨子·卷七·天志下》五
(峻岫)
(原文)
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顺天之意也。曰力正者何若?曰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壮则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方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贼害也。若事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三不利而无所利,是谓之贼。故凡从事此者,寇乱也,盗贼也,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敛天下之恶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反天之意也。”
墨子说: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顺从天意的就是“兼”;违反天意的就是“别”。所谓“兼”就是包容,包含;所谓“别”就是“区别”、“差别”。为什么说顺从天意就是兼呢?因为天意,大自然就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只允许一种植物生长,那就没有繁花似锦的世界了。“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兼”的道理,就是“义政”;“别”的道理,就是“力政”。所谓“义正”就是“正义”,就是符合道理,符合自然规律;所谓“力正”就是依靠非自然的力量,强迫如此。“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什么是“义正”呢?大国不攻打小国,强国不攻打弱国,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狡诈的不欺负愚钝的,高贵的不欺负低贱的,富有的不欺负贫穷的,健壮的不欺负老弱残疾。总之就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不平等的现象,没有人欺负人的现象,天下大同,人人都能过幸福安定的生活。“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天下那些富庶的国家,强大的国家,不四处用兵,不用刀枪屠杀人民,不发动战争残害生灵。“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无论做什么事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利于天,就是不违反天意;中利于鬼,就是对于死者有负责任的交代;下利于人就是对于人民有利。三个有利,就是无所不利,就是“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凡是有天德的就是圣智、仁义,就是忠惠慈孝的人。人们就会把一切好名声加在他的身上。这是什么缘故?这就是顺从天意的结果。
请问“力正者何若?”回答就是:“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壮则夺老也。”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欺侮弱国,人口多的残害人口少的,狡诈的欺骗愚笨的,尊贵的傲视卑贱的,富裕的欺凌贫困的,年壮的掠夺年老的。“是以天下之庶国,方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贼害也。”因此天下众多的国家,就会陷于混乱之中,就会有战争,有杀伐,有掠夺,有难民,有疾病,有灾荒。“若事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三不利而无所利,是谓之贼。”做的事情,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就是“三不利”,“三不利”就是“贼”,就是贼害世界,贼害人民,贼害天下。“故凡从事此者,寇乱也,盗贼也,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敛天下之恶名而加之。”凡是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民的就是贼寇,就是盗贼,就是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就是霸权,就是欺凌,所以天下的恶名都会加到他们头上。“是其故何也?则反天之意也。”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违反了天意。
墨子说做什么事情要“三个有利”,“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第一,上利于天就是符合天意,符合自然规律;第二,中利于鬼,就是要有历史责任感;第三,下利于人,就是要对人民负责。凡是“三利”就是有天德。(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