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听闻侄子家30人为国尽忠,悲痛写下祭侄文稿
相关推荐
-
书法之神——祭侄文稿
上个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了目前首例发掘出土的颜真卿墨书书丹墓志.墓志中的撰文为颜真卿早年书法,38岁所书. 这一时期处于他的书法艺术的探索时期,还没到浑然天成的高妙境界.我所爱的,是他晚年的楷书, ...
-
颜真卿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能臣干将,参与过安史之乱(一)
每当提到书法,大多数人就会想到楷书四大家的欧颜柳赵.事实上,这四位书法家不仅仅精通书法,有的多才多艺如赵孟頫(fu,三声),不仅能作诗,擅金石,他还有一手绘画绝活.还有人是朝堂上的能臣,官至太子太师, ...
-
什么是《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借给日本为何引发争议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4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提到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会想起颜真卿所写的<祭侄文稿>.那么<祭侄文 ...
-
从安史之乱看大唐为何由盛转衰(上篇)
从安史之乱看大唐为何由盛转衰(上篇) 原创2021-06-06 19:03·趣读历史故事 对大唐王朝的万千子民来说,安史之乱无疑是一场浩劫,这场长达八年的叛乱不仅中断了大唐盛世,也让无数百姓饱受战火的 ...
-
为什么《祭侄文稿》的真迹凌乱如麻?
为什么<祭侄文稿>的真迹凌乱如麻? 作者 罗宾炜|发布:2019-02-21 18:52:57 更新:2019-02-21 18:52:57 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王羲之,陆机等好几个 ...
-
【转】颜真卿兄弟怎殊途同归保大唐
山东临沂诸满村的颜真卿.颜杲卿雕塑 (图源网络) 颜真卿兄弟怎殊途同归保大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月,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与堂兄颜杲卿在河北地区举起抗击叛乱.维护统一旗帜,以勇气与智 ...
-
献方运动中的秘方、家传方——献方运动视阈下的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研究
第 1637 期 作者 / 郑文洁 李佳琪 李永宸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 ...
-
登高起思家之情,李白挥毫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身上被深深地打上"放浪"."狂傲"的烙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老朋友杜甫的一句评价,得到众人纷 ...
-
秦桧后人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羞愧难当,写下两句诗流传至今
说起南宋宰相秦桧,想必没有人不对他恨之入骨的.岳飞带着将士们在前线杀敌抗金,精忠报国,结果他却为了自身利益诬陷岳飞造反,导致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尽管秦桧活着时没有受到处置, ...
-
南宋姜夔除夕夜赶回家过年,心情舒畅,写下一首诗《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深得杨万里喜爱
南宋的文学史上,两位词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辛弃疾,另一位便是姜夔.辛弃疾的一生挑灯看剑,戎马词酒,豪迈潇洒.而姜夔,一生穷困潦倒,从未入仕.六十岁的辛弃疾饮酒感叹想要继续为国效力.六十岁的姜夔老无所依, ...
-
姜夔除夕夜赶回家过年,心情舒畅,写下一首诗,深得杨万里喜爱
南宋的文学史上,两位词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辛弃疾,另一位便是姜夔.辛弃疾的一生挑灯看剑,戎马词酒,豪迈潇洒.而姜夔,一生穷困潦倒,从未入仕.六十岁的辛弃疾饮酒感叹想要继续为国效力.六十岁的姜夔老无所依, ...
-
听闻忘年之交故去,李白惆怅万分,写下这首千古流传之作
李白是唐朝最为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如同自己诗中的大鹏一样,振翅高飞,即使是皇宫大院,也禁锢不了瑰丽出奇的想象.纵览天下河山,结交人间知己,痛饮世上美酒,挥毫绝美诗篇,仿佛就是李白的人生.在离开皇宫之 ...
-
淞沪抗战中被俘的义勇军 团结一心共御外敌 用鲜血写下的不朽功勋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以后,不仅19路军和第5军在上海与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上海的各界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组建义勇军和便衣队投入到了抗击日寇的第一线,打响了一场军民联合抗敌,可歌可泣的壮丽 ...
-
毛阿敏老公“中植系”入主超30家上市公司!更“爱”ST股?减持“套现”OR“止损”?
近日,"中植系"又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年5月15日,"中植系"公司深圳市康顺晟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顺晟源&quo ...
-
宅家30天,中国人在抖音美食中集体修行
宅家30天,中国人在抖音美食中集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