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斋】”安妮宝贝“有一种贫血美(随笔 xiaoxiang)

看安妮宝贝的时候,常常觉得她的文字有一种贫血美。

  她常常使用杜拉丝式的,简短有力的语言。她笔下的人物只有很少的名字。她的故事与故事之间,常常是有联系的。她总是写穿着棉布衣服,赤脚穿球鞋的女孩子,她们常常有纯真而诡异的性格,像黑暗里面开放的花朵,有暧昧的香气。她常常提到死亡。她说自己是喜欢穿G-STAR的棉布衣服,写字,旅行,吃日式食物,喝啤酒,抽烟,并且会服用镇静剂的。

  在BBS上,有很多人会说自己喜欢安妮宝贝。有的时候,这甚至代类似于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多数是女孩子,也有男性。在她们的思想里面,安妮宝贝和诸如杜拉丝,张爱玲这样的带点邪门武功的女作家,是她们人生效仿的目标,如果自己不能做杜拉丝第二,那么至少应该说自己是喜欢的,或者说,杜拉丝的东西是直指她心的。那么,假使她不能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面享受G-STAR这样的动辄上千的名牌服饰,以代表了流行和身份的日式食品做主食(当然她有可能是吃不惯寿丝和生鱼片的味道的,并且对芥末避之唯恐不及),并且做着互联网这样的时髦而且收入不菲的工作,那么,她至少可以说,她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

  另一位"网络作家"宁财神曾写过一篇叫做《向安妮宝贝学习》的文章。那时候这一位把王猫猫,安妮宝贝这一批女性作家通通涮了一把。我不知道这当中是否有抄作成份在里面,照理说这几位都是榕树下的大名在册的作者,还没到要谈经济利益的时候,也没必要来个同室操戈。但是使劲捧着肚子把它看完之后,倒也不是没的可想的。这最近大家都在说"小资",网站也办栏目说小资生活,20多岁的女青年也很少不标榜自己是小资的。好像很多年前街上流行健美裤,是个萝卜腿也要穿一条。安妮宝贝笔下的生活,淘尽那些变异了的感情因素之外,大概就是所谓的标准小资。主人公们的暧昧情感同样符合小资的标准,当他们优雅(安妮宝贝喜欢用的一个词是决绝)的告别的时候,这种小资生活完美的划上句号。

  这样子说的时候我仿佛已经看到各位女小资和那些据自己说不小资但是同样喜欢安妮宝贝的读者的白眼。我猜想很可能我已经被划入新文盲的范畴之中了。但是各位先不要急,容我把话慢慢说完。去年的时候我读到第一版的《告别薇安》,现在的《八月未央》我也是在读,这一回还不是别人送的,结结实实花的是自己的银子。我愿意说我其实也满喜欢安妮宝贝(大概生命危险系数会降低)。她的文字里面有很多充满力量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她是不动声色的把都市生活外面的皮子揭下来给你看。在文字方面,她选了很讨巧的短句,并且用艳丽而阴郁的语言来表现。这是一种非常适合网络这种媒体特征的表现手法。可是其实我想不管安妮宝贝怎么渲染她自己的生活,文字背后的她,应该始终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抽烟喝酒镇静剂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没有做编辑和网络作家带来的收入,她一定就能喝得起价格不菲的镇静剂。这东西很可能跟我们喝咖啡相似,但是因为她是安妮宝贝,她有义务维护她的有尊严的自恋生活,所以她会喝比较高档的叫做镇静剂的东西。

  于是她就这么过着和你不一样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对她活的叙述总归都是自己选择的,但是叙述背后生活却不会有太大区别。我们看到一个凄艳美丽的安妮宝贝,在她的文字里面,但是假使你把她想做一个写字的人,并且做着一分编辑的工作,那感觉就是两样的。可能没什么太多惊喜,但是更贴近本来的样子。就好像你可以想假使安妮宝贝笔下那种背个大大的NIKKO背包的女孩子,站在你面前,她有那样孩子般纯净的眼睛,你会有惊艳的感觉,因为她的不同。但是如果她整天背着这样的包,上班下班,你只能不无遗憾的想,多好的孩子啊,可惜脑子不够正常。

  大洲点评:不带偏见地说,安妮宝贝很好读,作者的感受却是贫血的美,亦或就是所谓的病态之美吧?但这病态美,却又非典型的林妹妹型的,而带有时代的都市的鲜明的烙印。过多的夜生活的消遣,灯光代替了阳光,这样环境下生长的美,难免不是贫血或病态,然而也毕竟是一种美呢,只是这样的美总归于贫血的一类,人们更需要的是健康和阳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