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的外用:发背、痈肿、毛囊炎
相关推荐
-
背疽(蜂窝疽)食疗良方
背疽又称蜂窝疽,其特点为初起疮头如粟米,根盘散漫,不甚高肿,色不红活,疼痛稍轻,数天后疮头增多,上有脓点,形如莲蓬,或称蜂离疽.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很久才能收口. 1 ...
-
『痤疮』中药方--治多发性毛囊炎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金银花30克,野菊花10克,黄芩10克,生薏苡仁30克,皂角刺10克,当归10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外用方五倍子(研末)3克,冰片1克, ...
-
『毛囊炎』中药方-治多发性毛囊炎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金银花30克,野菊花10克,黄芩10克,生薏苡仁30克,皂角刺10克,当归10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外用方五倍子(研末)3克,冰片1克, ...
-
忍冬汤治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痈疔百效丸治疗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
忍冬汤治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录自古典小说<镜花缘>第三十回) 话说多九公将药方写了,通使接过道:"国主因敝邦水土恶劣,向来人民多患痈疽,意欲奉恳大贤赐一妙方,可肯赐教?&q ...
-
痈疽,发背,一切疮毒,白色漫肿属阴者
一味升阳散方源<古方汇精>卷二,主治痈疽,发背,一切疮毒,白色漫肿属阴者. [方源]<古方汇精>卷二. [组成]远志肉四两 [用法]将二两用陈酒二碗,煎至一碗,又投好酒半碗,临 ...
-
【疑难攻坚】伤精传痈脓发背,许师演法度解围
医案 陈某 女 61岁 时间 2018年7月23日入院 主诉 口干多饮13年,加重伴背部痈疮破溃2周 现病史 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2周前背部出现痈疮疼痛,抓后破溃继而出现脓液渗出.18/7在广东省中 ...
-
海薯藤(马鞍藤二叶红薯鲎藤)功效作用 治疗风湿关节痛 湿疹 流火 背痈 风火牙痛 白带 痈疽疔疮 痔疮漏血 口腔炎 腰腿风湿痛 风湿四肢肿痛无定处 扭伤肿痛疔毒
广西北海一带,在海边的海滨长着一种藤蔓.碧绿的叶子,像悄悄闭合.半折半张的蝴蝶翅膀.淡紫的花儿,喇叭状,边缘分五瓣,每瓣中央有一条深紫的带状花纹,乍看有点儿像牵牛花.它就是海薯藤,别名又叫马鞍藤(福建 ...
-
牛头痈、发背传世单方
牛 头 痈 膝上痈肿而红者是.用连须葱头切碎,以糯米饭乘热拌敷,重者5-6次必消.或照痈毒治法治之亦效.(<崔氏方>) 发 背 1.是症乃痈疽中之大患,缘其对肺对脐故也.若误服凉剂,误贴凉 ...
-
文殊兰,见过吗?全株有毒。外用治痈肿疮毒,跌打骨折,关节痛
文殊兰 来源产地 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以叶和鳞茎入药.全年可采,多用鲜品或洗净晒干备用. 野生于河边.村边.低洼地草丛中,或栽植于庭园. 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 ...
-
古今单验方选评之赤小豆粉冷水调敷治疗热毒痈肿、跌打血肿&遍身水肿效方——鲤鱼汤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赤小豆粉冷水调敷治疗热毒痈肿.跌打血肿 热毒痈肿.血肿 (录自<中国秘验方再验荟萃>袁惠民 张连同 主编) 方名:赤小豆粉. 来源:廖玉春,<新中医 ...
-
痈疽发背--外科启玄
仙方活命饮加减法 治痈疽发背脑痈等疮.已成未成.万不失一也. 穿山甲(三大片同蛤粉炒熟不用粉) 天花粉 甘草节 滴乳香 赤芍药 贝母(各一钱) 皂角针(炒去尖) 没药(各五分) 当归尾(酒洗) 陈皮( ...
-
《疡科心得集》-辨发背搭手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
发背.搭手之为疡重矣,其证各异,而治则同揆也,故合而论之.发背者,发于脊中,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其证有上中下之分.伤于肺,则发于上,在天柱骨下:伤于心与肝,则发于中,为对心发:伤于脾与肾,则发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