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黄庭坚师徒的“毛笔之争”
相关推荐
-
文房诸友:故宫苏轼特展中的隐秘伏线
宋人纸精墨妙,笔致清远,与唐代书法的面目森然截然不同.除了书家本身的创作理念在发生改变,纸张的变化.无心笔的推广.制墨原料的丰富.桌椅的应用等物质变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能因为是借故宫院庆600周年 ...
-
【大愚书论】文房四宝之笔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以四者在中国古代乃为学之所资,不可须臾而缺也,文房四宝是中国特有的书写绘画工具,也是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 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蔡邕曾这样 ...
-
苏轼和黄庭坚:人生一知己,足以慰风尘
点击上方关注国粹君的"视频号"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高山流水 项斯华 - 中国古筝金曲 (40首) 在你的生命里, 可曾有这样一个人? 相知相交,彼此懂得, 纵使天 ...
-
王铎遍临近百人,为何偏偏不临怀素、苏轼、黄庭坚?
编者按 :据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研究,王铎留下了近300件临作,他的取法范围包含了近100位书法家,这在王铎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的临摹带有一种炫耀性.我们今天所知的宋代以 ...
-
这十首宋诗:值得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卢梅坡、朱熹、王浦、孟贯、方岳)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 ...
-
理解“晋唐书法”的诀窍:苏东坡与黄庭坚用的毛笔有何区别?
中国人用毛笔的历史非常悠久,虽有秦将蒙恬发明毛笔之说,但是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就出土了战国楚墓中的毛笔,可见它的历史更为悠久.当然,最初的毛笔形式非常简单,只是将笔毫捆扎在笔杆上而已. 但是随着 ...
-
王铎为何不临怀素、苏轼、黄庭坚?
编者按 :据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研究,王铎留下了近300件临作,他的取法范围包含了近100位书法家,这在王铎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的临摹带有一种炫耀性.我们今天所知的宋代以 ...
-
古书画:宋,苏轼,黄庭坚,书帖四帧
北宋 黄庭坚 行书作品<荆州帖> <荆州帖>,亦称<动静帖>.<致公蕴知县宣德执事尺牍>纸本,30.4×43.5cm,凡10行,132字.书于绍圣二年( ...
-
书法可以看清一个人,难怪苏轼、黄庭坚、米芾书法能够留下来
书法审美讲究品格.品格,指书家的人品.志趣.胸襟.气度等.另外"品格"在传统书论中还往往指书法的品第.格调等,也为一审美范畴. 美学是与伦理学结伴相随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
-
从苏轼和黄庭坚的唱和,略窥古代文人的风雅之趣
和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社交方式,你寄我一首诗,然后我再根据你的韵脚次韵一首,如此可以连绵不绝,不仅可以增进感情,也锻炼了创作功力. 苏轼的诗留存到现在的约有2800余首,其中超过三分 ...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经典书法长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尚意书法的代表人物,苏黄米蔡被合称为'宋四家',他们也是公认的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人物. 苏轼书法长卷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