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合方治疗脏躁两例 – 经方派

作者/包斐丰 杭州市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脏躁”一词,出自《金匮要略》22条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1对脏躁症状的理解,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癔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发作时症状多且怪异,临床表现与程度也各不相同,甘麦大枣汤在现代广泛应用在癔病发作、精神障碍等领域,笔者结合抓主证结合腹诊的诊疗方式,对两例脏躁进行治疗,均取得药少效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失眠腹胀案

叶某,女,41岁 2017年2月15日首诊。

中年女性,体型中等(身高1.63米、体重61公斤、BMI:23),面色略暗,神志抑郁状。

患者失眠已数月,晚上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差,影响到白天的生活质量,眩晕无力,情绪不稳易烦躁发火,小腹部胀满感明显。舌胖淡暗苔薄,舌边有瘀点、脉细数、二便正常,饮食尚可。

当追问失眠的原因是否有家庭因素时,患者突然流泪哽咽,家中I型糖尿病患儿年龄尚小,需每晚二点闹钟提醒监测夜间血糖,做母亲的唯恐因自己睡过头,即使夜间闹钟时间未到也自己醒来数次,苦不堪言;且家中婆媳关系不和谐、内忧外患遂夜夜失眠,在描述此番经历过程中患者数次哽咽落泪、无法言语。

腹诊检查患者腹力中等,按压腹部无明显胀满压痛,脐周等部位未及有悸动。

在患者就诊描述过程中,我的脑海中跳出《金匮要略》条文:“妇人脏臊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伤寒论》条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2遂拟上两方合方。

处方:甘草12g淮小麦50g红枣20g栀子20g厚朴20g枳壳25g七剂。嘱其自煎,分两次服,其中一次为夜间临睡前服。

2月22日复诊,患者精神壮态大为改善,反馈自服中药后,夜间睡眠改善,能入睡、不再早醒,即使闹钟起床后监测血糖后也能入睡,睡眠改善、心烦腹部胀满感、眩晕无力等症状均去大半,大赞中医药效之神奇,且反映此药好喝,不苦且易入口。守方再服七剂而愈。

复诊结束后跟抄方的学生问:为什么只用区区六味中药,且有三味是小麦、红枣、甘草,如此平凡的药物,却有这么好的功效?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1、方证对应。“妇人脏臊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2、信任。患者在一周前,因剧烈干咳不止经家人介绍到我处服中药。我用小青龙汤原方五剂咳止,树立了她对中医药的信任。后来通过这个睡眠治疗后,患者从一个不信中医,不喝中药的人变成了一个铁杆的粉丝,不断的给我介绍病人。

3、心理疏导。患者就诊时的情绪失控,即心理学上的精神压力得到暂时的释放,同时笔者适当进行了疏导和安抚,属于中医的情志疗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老妪腹胀案

胡某某,女,82岁,2017年8月18日首诊。

老年女性患者,形体偏瘦(身高1.62米、体重47公斤、BMI:19),面色萎黄,双眉紧锁忧愁貌,候诊时与邻座聊天唠叨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到苦难处,边说边流泪,声音低微连续、全然不顾旁人的感受反复诉说。

入座就诊,以腹部胀满不适数月为主诉,同时伴有全身疼痛不适,疼痛程度剧烈到无法言语,问身体哪个部位则无法明说,一会儿又诉纳差明显、一会又言睡眠差极,主诉渐多且乱、又言及伤心悲痛之历史,泪满双眼、苦不堪言;自称为此怪病看遍中西医,服尽抗焦虑药、胃肠动力药、中药,丝毫无改进,经人介绍来我门诊,希望我能救她摆脱痛苦。

患者精神状态呈现焦虑状态,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细。

腹诊检查腹部柔弱,皮温略低,按压腹部无明显胀满压痛,脐周等部位未及有悸动。

拟甘麦大枣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白术

处方:姜半夏15g姜厚朴15g炒党参15g炙甘草15g干姜10g淮小麦80g红枣50g生白术15g七剂。

一周后二诊,眉开喜笑、候诊期间逢人便说中药神奇的疗效,就诊时主动告知腹部胀满已无,疼痛消失,饮食增加、睡眠改善。效不更方,再开七剂愉悦而归。

三、体会

两则腹胀的医案,为什么都用甘麦大枣汤?是因为两者都出现了《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条文中描述的脏躁方证:“喜悲伤欲哭”。尤其是第二例的老奶奶,在候诊时就已将此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人未就诊,方证已经显现。第一例年轻女性,因家中琐事,神志忧郁,压抑不得宣泄,夜不能寐,叙述动情处泪如雨下。两案例均有情感色彩丰富、主诉证候多样的特征,这样的症状表现基本符合《经方100首》中对脏躁的方证解释3,故两案都选用了甘麦大枣汤。

为什么两案对腹胀用方不同,一案选栀子厚朴汤,一案则用半夏生姜厚朴甘草人参汤?从症状上来区别,第一案例方证对应明显,临床表现中以腹部胀满感,伴有心烦焦虑的表现,尤其以失眠为突出。心烦易怒,卧起不安,脉数之热象,符合《伤寒论》的条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第二案例表现中的腹胀满的主观描述与腹诊的程度不符。且面色萎黄、纳差体瘦,舌淡苔薄脉细等,均为脾胃虚弱的表现,从症状来判断,病性属于腹胀中的虚象。

从腹诊的表现来区分两者,第一案例腹部略充盈,有底力但不坚硬,结合舌脉整体表现,可以排除不属于虚胀。以寒热来定部位,属热在气分,而非热入腑实的状态。第二例患者年老体弱、腹诊柔软应手,腹部皮温略低,无抵力无膨满,结合证状舌脉表现,当属腹胀的虚证。正如岳美中的医案对腹胀证区别虚实的论述:“实者腹坚硬、抵按而痛,苔黄厚或滑腻。腹部胀而柔软且轻按压,按下去也不作痛,舌无苔或稍有白薄苔,是胃功能的衰弱、致使食物有所残留,分解产气、积于胃中而作胀,属虚胀”4故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甘麦大枣汤,加上白术,寓意合人参汤。

回顾两个案例,虽然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在开方用药中依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第二案例,也许仅用“甘麦大枣汤”即可,患者表现的症状表现是活灵活现的“脏躁”之特征,为什么不敢大胆单用一方?为什么到了临床实践中还是忍不住的使用合方?一方面是自己的方证识别能力有待加强,在临证中容易被多种主诉迷惑,对方证对应的特征性把握、主诉证候的把握能力上尚有欠缺;另一方面也是属于临证开方的无奈,甘麦大枣汤仅三味药,即便患者对医生有信任,也不会轻易相信三味“厨房调料类药材”能治病。近两年来自从我学用黄煌老师的经方思维在临证开方后,经常会有患者对中药偏少的抱怨和质问,每当这种啼笑皆非的问题出现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想起黄煌老师的那句话;“经方就是经典,原方最有效!”

参考文献:

1《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方论卷下,妇人杂病脉诊证并治第二十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伤寒论》卷第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黄煌,杨大华。《经方100首》009甘麦大枣汤。

4 陶御风,史欣德。《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册汉唐方,张仲景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方——“平胃散”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平胃散     苍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平胃散不是经方,但日本非常重视这张方子,因为后世由此方延伸出很多的方剂群,比如柴 ...

  • 甘麦大枣汤合方治疗脏躁两例

    作者/包斐丰 杭州市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脏躁"一词,出自<金匮要略>22条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

  • 大黄牡丹汤合四物汤治疗急性腰扭伤3例 – 经方派

    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 ...

  • 合方治疗气机不利案 – 经方派

    患者,王某,女,55岁. 初诊日期:2020年3月12日. 主诉:咽部异物感,嗳气,腹胀十天. 现病史:半月前因母亲突然脑出血住院而致情绪悲伤,精神焦虑.因头晕来诊要求测血压:高压180,低压100 ...

  • 柴胡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皮肤病2例 – 经方派

    案一:四肢搔痒夜作案 吴 , 男,18岁. 08.8.13.夜22:30诊. 四肢搔痒发作10天,酒后加重:四肢皮肤见红色斑丘疹,疹小.压之褪色. 双手臂密布:搔痕不明显(常服抗过敏片止痒).每夜入夜 ...

  • 防己黄芪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两例 – 经方派

    笔者依据岳美中老师生前治疗肥胖病的经验,采用<金匮>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二例,近期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病例一,王XX,女性,52岁,北京半导体器件四厂工人, ...

  •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化裁治疗胸痹2例 – 经方派

    摘要: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组成.用于主治胸痹而痰浊较甚.胸中满痛彻背,不能安卧者."丹参饮"出自<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附子汤治疗经期感冒头痛 – 经方派

    梁女士,48岁,2020年10月12日就诊. 经行感冒头痛多年.每次月经期间都会出现感冒症状,自服感冒,清热等药,不见好转.微信诊治. 现症:偏头痛,昏蒙混沌,恶寒,不易汗,鼻塞,先流清涕后黄涕,咽部 ...

  • 小柴胡汤合四逆散治疗头痛、胁痛 – 经方派

    李某,男,78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头痛.颈项强痛伴胁痛半月余. 病史:半月前,患者感冒,头懵痛,颈项强痛,身痛,关节痛,胁痛,说全身哪儿都是痛的,输液治疗5天,身痛.关节痛基本消失, ...

  • 防己黄芪汤治疗狐臭12例 – 经方派

    防己黄芪汤系<金匮>治表虚风湿证方.笔者运用本方略者加减治疗狐臭12例取得满意效果.特介绍于后. 12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4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年. 方剂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