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石钟山记》苏轼
相关推荐
-
行走九景衢之二:山不在高,有水则名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但对这个地方来说,则是"山不在高,有水则名",山因水出名,水以山称誉,演绎了山水相依的千古佳话. 这座山,名为 ...
-
探寻耳听之声
读<古文观止>卷之十一 石钟山记 探寻,是一颗澄净的心渴望获得通达的果而奋不顾身地脸朝远方说走就走的旅程. 旅程,会有喝着风顶着雨的眷顾,也会有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心绪翻滚的跳跃:更会经受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2
[不好意思,昨天发错了,第二小节开头少了一段,今天重新补上]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
-
今日预习《赤壁赋》+《石钟山记》+《岳阳楼记》
赤壁赋 [题解]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1
[题解]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在今江西 ...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635
0635-2 由九江夜趋湖口 一 五老看人往复还,风涛百里两三湾(1).石钟祗在竿灯末,传粥烟萝僧夜闲(2). [笺注] 陈三立乘船由九江驶向鄱阳湖口,写下了此二首诗.湖口即今江西湖口,旧属九江府,地 ...
-
经典文言文《石钟山记·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
-
古文观止189: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水经:书名,是一部记叙我国水道源流的书,相传为 ...
-
古文观止187:苏轼•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bū)糟啜(chuò)醨(lí),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 ...
-
古文观止185: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于嘉佑六年(1061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这年春天久旱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 ...
-
从苏轼《石钟山记》到曾国藩日记:绵延至今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正处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这样一座相对高度只有40米的小山,取什么名.有什么讲究,其实并不重要.但从苏轼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之后,它的名称来历似乎就成了 ...
-
古文观止:《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古文观止:《张益州画像记》苏洵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 ...
-
古文观止:《桃花源记》陶渊明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蒋勋讲<桃花源记>: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雅坤朗诵<桃花源记> 中国之声播音员肖玉 ...
-
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难度排序?
古文观止可以查一下百度,有人推荐必背的篇目.大约50篇左右古文观止初中必读篇目五十篇1周郑交质2宫之奇谏假道3齐桓下拜受胙4子鱼论战5寺人披见文公6介之推不言禄7.王孙满对楚子8.祁奚请免叔向9.子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