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唐诗解读——李白之《赠溧阳宋少府陟》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

常闻渌水曲,忽此相逢遇。

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葳蕤紫鸾鸟,巢在昆山树。

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

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

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

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注:

溧阳:故城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

少府:唐人对县尉的美称。

“李斯”二句:李斯在未出仕前,只是个牵狗逐兔的平民。东门:上蔡城东门。李斯被杀时曾对儿子回忆在上蔡故乡东门外打猎的情景。全句的意思比喻自己虽未做官,却也胸怀远大理想,非等闲之辈。

宋玉:战国楚国人,曾与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作《高唐赋》,诗文名传天下。

渌水曲:古代名曲,属于高雅音乐。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紫鸾: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

经济策:经国济世的壮志和才能。

龙颜:皇帝。

白玉、青蝇:古诗中常用来指君子与小人。

行路:行同路人,互不信任。

分义:情分,义气。

丹素:丹心,清白的心地。

廓天步:广开国运。

解读:

这首诗作于安史乱起之后,诗人从宣城到剡中避难途中,路过溧阳县时,与时任县尉宋陟一见如故,遂作此诗。全诗先是对宋陟的德才出众表示了赞赏,对其屈居县尉深感委曲,紧接着诗人联系自己,受谗排挤,赐金放还,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诗的最后部分表示愿意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愿望。从诗中所引用的历史人物故事和典故分析,我们能感受到李白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诗人回忆了早年奉诏入京,后被谗放逐的经历,联系到当此国难当头、烽火连天的现实,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进一步表达了平定叛乱的愿望。

李白一生常处于矛盾之中,一边想着当神仙,一边想着为国出力。写游仙总希望自己升入仙境、不纠缠世事,但不时又流露出自己不能忘情于国家灾难。一片生灵涂炭、战火纷飞的景象总能把他从仙境拉回现实,这是安史乱起之后李白真实的精神状态,也是一个读书人对国家前途的真切关怀,看李白诗作,切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

  • 86唐诗解读——李白之《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嵽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 蟾蜍:古人以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清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五)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六)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 代.燕:指北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七)

    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注: 太清:指天空. 安期:即安期生,传说中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八)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注: 咸阳:古秦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