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甲骨文故乡盛会(五)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甲骨文故乡盛会

我到文物室工作不久,游老师就向我说过,在她有生之年,一定带我到全国著名的文物出土地去走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她已经带我去了近二十几个点。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邀请游老师与会,她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们一起出发了。

按游老师的计划,在开会前先去了洛阳。四天时间,我们先后参观了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地,这是我继西安、咸阳之后,又ー次实地考察,让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1984年,游寿先生(右五)与胡厚宣先生(右四)

在河南安阳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上(右二为本文作者)

10月6日,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规模很大,也很隆重。会议共开了9天,前3天是商史研讨会,后6天是甲骨文还乡笔会。

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甲骨出土地、殷墟博物馆。馆里展示的全是当地出土的珍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我前所未见。通过参观,増强了真实感,为我最后完成《历代古铜器选》和《历代陶瓷器选》的修订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展品中有很多出土贝。有带孔的,有不带孔的,大小不一。游老师又一次给我讲解了贝的相关知识。哪些是装饰品,哪些是用于商品交换的。有些参观者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游老师都一一作答。会后在文章汇编中,选载了游老师关于贝及贝币的文章。

笔会期间,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河南安阳的主要街道和各个景点,都摆放桌子,上面有文房四宝,随时都可以挥亳作书,有一位与会者竟用食指写字,叫什么指书,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游老师始终领我看古建筑,有时还给我讲讲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后来游老师写了一幅字,在场的人叫好,我省的张泰湘竟喊了起来。由此之后就招来了麻烦,每天总有人来找游老师写字。

1984年,游寿先生出席全国商史学术研讨会,作《略说商亳》,系统梳理了传世文献,结合考古发现的陶文资料,进一步分析了“亳”的本义,并根据农村升斗量粮的生活场景,推断,“亳”字,上半部分表较高的一个建筑目标,下半部分则象斗概形,表达在一定场所进行物品交换的意思。指出:亳“在商代是专门进行物品交换的场所。这个交换场所,选择在比较高的台地上。” (游寿《略说商亳》,《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栾继生教授《游寿先生传》

当天晚上,会议组织了一次书法表演。也不知他们怎么知道游老师是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会议开始后,第一个宣布请游寿先生作书。参观者有的挤到游老师眼前,有的站在凳子上。游老师当场写了“龙的传人”,这一幅字挂在了会议大厅里。有一位年轻人抢了先,拿了一张宣纸请游老写字,写完,那位年轻人高兴地拿起来就要走,会议上的人硬是没让他拿走。这位年轻人很委屈地说,是我拿的纸,是我求老先生写的,是给我写的。

1986年,游寿先生书作

第二天,又有一批人来找游老师,说他们是某某电台的记者,硬把游老师请去。让游老师写字,他们录像,录完相还放一遍给我们看。实际上,他们就是想要幅字。游老师就按照他们每个人的职业,每人送一幅,文辞生动恰切。记得给一位解放军同志写的那幅是“祖国长城”。

安阳会议结束后,我们又去了大同、太原等地。游老师退休之后,还提起过,为没能带我再去几个地方感到遗憾。她总认为,她的承诺没有全部兑现。实际上我很知足了。

谨以此片深切缅怀游寿先生

向当年拍摄者表示致敬

(视频来源:游先生后人)

(0)

相关推荐

  • 撞上一个好导游

    (1349) 撞上一个好导游 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景区的地方,就一定生活着一群以游客为生的导游. 我酷爱旅游,但对导游却退避三舍.一来以往跟团旅游时,所遇到导游他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女孩男孩,文化水平不一定 ...

  • 【甲骨创作】聂书春自集甲骨文对联之二十四

    [甲骨创作]聂书春自集甲骨文对联之十五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 文字原图 | 文字拓片 | 书法创作 | 文字研究 || 展览回顾 | 散斋精品 | 他山之石 | 活动剪影 | * ...

  • 推崇三星堆?殷墟怎么想

    这些天,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刷了屏,但有多少人知道,今年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100周年纪念.自1921年北洋政府主持挖掘仰韶文化开始,中国田野考古已经走过了100年艰辛而又辉煌 ...

  • 潭酒诚意满满邀请您莅临酒业盛会

    三月春花烂漫,潭酒诚意满满,今年的春光里,您不可错过的酒业盛会,潭酒在这里等您-- 相关链接: 一潭美酒是故乡 初旭/词  李志锋/曲 一 一潭美酒是故乡, 古老情怀心中藏. 五谷杂粮琼浆酿, 奢香故 ...

  • 侯忠——甲古文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安阳

    2020年11月12日,参观完林州红旗渠风景区后,傍晚来到了安阳市,入住骏怡宾馆. 我国历史上有八大古都,我唯独没到过安阳,这次来到了安阳,填补了空白,著名的八大古都我都到过了,此生无憾了. 安阳的名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初识游老师(一)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几年来,总想为游老师写点什么,一直没有写成.一是我的文笔水平有限,写不好,有损游老师形象:二是和游老师在一起工作15年,游老师感人的事迹太多,无从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珍贵的礼物(二)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珍贵的礼物] "文革"期间,游老师和其他几位老教师一起被打成"八大怪",说她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牛鬼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亲切的关怀(三)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亲切的关怀] 游老师走路快.说话快,干起工作也快,给人的印象是个急性子.可在十几年的相处过程中,她对人总是善良.可亲,一视同仁,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朴素的真情(四)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朴素的真情] 1983年,我和游老师去内蒙考古,回来时买不到火车票,坐着小飞机回来的.下了飞机后,机场有专车送乘客回市内.我们一上车就引来了好奇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珍贵的墨宝(六)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珍贵的墨宝] 游老师是书法家,她的字在国内外声誉极高,人人都想得到,当然我更是其中一员.不过,我不忍心过多地打扰她,我知道时间对一位学者的重要性 ...

  • 清风流响 | 于连英老师《难忘的记忆》之 宽广的胸怀(七)

    难忘的记忆 于连英老师 游寿先生 1906-1994 [宽广的胸怀] "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要砸文物室,游老师挺身而出,劝红卫兵:"要批判就批判我吧.这些东西对你们没 ...

  • 清风流响 | 缅怀尊敬的游老师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缅怀尊敬的游老师 文 | 孙凤云老师 今年是游老师诞辰一百周年,她12年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至今,她 ...

  • 清风流响 | 带您了解近代传奇人物——游寿先生

    -游寿先生- 游寿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 研究广涉历史.考古.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 考古方面,游先生指导发现的大兴安岭北魏石室祝文, 成为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

  • 清风流响 | 游寿先生书论二十则

    "书法作为艺术, 体现文化情韵, 这就要讲究艺术的修养. 杜甫有诗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于书法,亦是此理. 多看历代各书家的笔迹.拓本, 广见钟鼎.碑帖, 增长自己的内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