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记》中国古代文学史:建安之杰曹植

(0)

相关推荐

  • 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和文学批评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建安年间(196~220),以曹氏父子三人为代表的诗人承继了汉代乐府诗歌现实主义中的写实精神,在文学上开创了被后世称作&q ...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三)

    同学们好,今天继续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的话题.今天要讲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时期,由于司马氏的权位是篡夺而来,所以采取的治国政策似乎有些变态.变态的社会就出现了很多难以理解的文人行 ...

  • 260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大汇总

    260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大汇总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527

    日拱一卒,滴水穿石. 汉赋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汉初自文景之治后,海内升平,经济富庶,富丽堂皇的宫殿苑囿大规模兴建,于是有专写宫殿苑囿.巡游田猎.声色犬马的富丽典雅大赋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526

    汉赋一般又叫做辞赋,有荀子和宋玉两大来源,在初唐甚至中唐以前,人们每每提到"诗人",专指<诗经>篇目的作者.西汉时期,文学创作非常兴盛,现有文献可以证明,有名有姓有个人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522

    日拱一卒,滴水穿石. 宋玉承前启后,是楚辞到汉赋的过渡,确立了"赋"这一文体,是"缘情"到"体物"的过渡,是直谏到曲谏的发展.由于宋玉的出身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521

    日拱一卒,滴水穿石. <橘颂>是典型的咏物篇章,荀子的咏物篇章被认为是咏物文学的肇端.<涉江>是纪行诗的肇端,其中涉及到対山水风物的描写,又被认为是山水诗的滥觞.当然,这些论断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520

    日拱一卒,滴水穿石. 屈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李贺,李贺时刻把楚辞放在自己的手边,后世甚至认为李贺如果没有早死,他的作品甚至能够超越<离骚>.李贺的诗文修辞能力超越了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422

    "诗经六义"中,有人认为"雅"即是"夏",区别于夷,为正统."颂"是宗庙之音,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音乐雍容和缓,没有&q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421

    <诗经>是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是南方文学的代表.<诗经>和<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传统,是中国的"根文学&qu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0200420

    一般认为中国的小说起源于六朝志怪小说,明代胡应麟以"幻"为标准,"幻"是佛家概念,因此只有佛教进入中国并广泛传播,中国才有"小说",他认为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