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热下寒再论
相关推荐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
目的1.分析和总结近十年文献所涉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归纳总结各证型的特征症状与体征,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判断提供参考依据.2.釆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 ...
-
问诊的要点
在问诊方面,刘渡舟先生最具特色的是:不管什么病,首先必问口渴不渴.口干不干.口苦不苦.其次必问大便稀不稀.大便干不干.问清楚口感与大便,就基本上把握了证的寒热虚实. 中医的辨证,说白了,就是阴阳辨证, ...
-
经常腹胀嗳气,消化不良?别忽视!1个中医方,助消化,帮你搞定
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1个或多个症状: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进食少量食物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③上腹部疼痛不适: ④上腹部有灼热不适的感觉: ⑤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如果有以上症 ...
-
直播丨别让慢性肠炎悄悄挖健康的墙角
昨天 引子 一朋友的妈妈,从40多岁开始,就一直嗳气吞酸.上腹部饱胀,吃了隔夜的饭菜就拉稀.吃了凉一点的东西就拉稀.吃了水果就拉稀.出门敞开衣服肚子着凉就拉稀.说是病吧,又不天天这样.所以就一直也没治 ...
-
91岁名中医用60年的“治病绝学”方,8味药调理脾胃,寒热并用!
91岁名中医用60年的“治病绝学”方,8味药调理脾胃,寒热并用!
-
健康传媒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字奖生,浙江萧山人.施氏幼时,因母体弱多病,乃萌发治病救人理想.13岁拜舅父李可亭(河南安阳名医)学医7年.1931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国医馆副馆长.1932年,创 ...
-
第五章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第五章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刘吉善教授继承了家族的学术经验,并将之发扬光大,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
-
老人上热下寒,还总爱上火,吃去火药胃更不舒服,怎么调理?
上热下寒证的治疗,即使对于医生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一类疾病. 这里先来分享明代著名大中医学家武之望在其著作<济阴纲目>里引用的同样是明代中医大家韩飞燕的一则医案,用以说明上热下寒的病因病机 ...
-
30年老中医告诉你,什么是上热下寒体质,如何调理
很多人身体会出现一些矛盾的症候,上热下寒是其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上部火热,而下部阴寒的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真是太难受了,平时一吃煎炸或者热性的东西就口腔溃疡舌头烂,喝凉茶清火又容易拉肚 ...
-
中医奇谈—再长灵根
记得大学期间阅读古代医书时,经常读到一些神奇怪异的医案. 例如,徐大椿的<洄溪医案 下疳>中记载:"沈维德,患下疳,前阴连根烂尽,溺从骨缝中出,沥灌肾囊中,哀号痛楚,--余亦从未 ...
-
啃下这根硬骨头,中医将再无秘密可言
导读:人体是一台最为精密的仪器,这台仪器由血肉之躯+精神思维所组成,并由此创造出了我们目前精彩的世界.人类在探寻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认知自我,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有一个基础前提,即血肉之躯 ...
-
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50岁后要少运动,休息才是正确的养生
随着我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现在大家也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了,而从我们平常看到的健康养生知识里面,基本都会鼓励大家多运动,宣扬运动能够增强我们的体魄,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运动锻炼肯定是不错的,不过 ...
-
首都国医名师武维屏验案:患者一受凉就咳嗽,经中医治疗再未发作
患者,男,46岁. 初诊时间:2014年9月25日 主诉:咳嗽20天.平素外感后即发咳嗽,遇冷空气亦咳.20天前受凉后,咳嗽即作.自服抗生素及止咳糖浆,症状无明显缓解. 来诊后症见:咽痒作咳,咳剧则气 ...
-
姑姑50岁得了大病,看了一年中医,再去检查医生差点没站稳
关于中医,大家肯定都有耳闻,中医医术的传承的确让人心生敬佩,很多一些疑难杂症,甚至医院都开出诊断证明的例子,最后都是通过中医实现反转.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相信中心,反正我个人相信中医.我姑姑50岁时得了胰 ...
-
谷医堂与深信服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科技中医建设再上台阶!
2021年8月18日,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谷医堂董事长阳吉长.深信服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金少敏分别作为企业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左) ...
-
4种常用中药搭配,中医也再自己用,建议,看到收藏,或对你有用
4种常用中药搭配,中医也再自己用,建议,看到收藏,或对你有用
-
著名老中医:别再痴迷锻炼了!“马马虎虎”更长寿
人人都说锻炼好,但已经退休的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教授,却不这么认为. 徐再春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表示: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别老照镜子,看看肚子有没有大起来,特别是老年人. 患上慢病 ...
-
中国中医别再稀里糊涂了
中国中医从业者也好,爱好者也好,谁不知道中国中医是多维的存在?人体的精气神,只有肉体的物质层面存在于三维之中,气与神完全是多维的存在了,我们经常看到,经络是多维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多维度的空间,灵魂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