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至善2
相关推荐
-
君子不器与大制不割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是孔子讲的,见论语.为政.在为政中,孔子这句话讲得很突兀,就四个字,既无上文,也无下语,象是在呵斥谁,瞪着大眼喊了句:君子不器!足见孔子对"不器&qu ...
-
明年是辛丑年,为何老农说“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这两年”?
还有6天我们就结束了庚子的鼠年,而即将迎来的就是辛丑年的牛年,对于农民来说,盼牛年盼马年,盼了一年又一年.在农村,很多人对于这牛年有着很深的情结,因为老人们常说"牛马年好种田",这 ...
-
阳明心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体
阳明心学我想很多小伙伴都有所了解,教导我们修炼自身强大的内心.阳明心学内含儒释道三家的影子在里面,儒家又有前人陆九渊的心即理思想基石奠定.从龙场悟道开始,阳明先生慢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阳明心学思想体系. ...
-
渊博于专业思想,从不是真正的渊博
书接上回,正因为能够通过常识化视角发现中西方文化在自圆其说水平上的高下之分,所以用中国道家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一致性,我才有终极补强西方哲学终极自圆其说不能的机会,进而通过中西方哲学之间终极互补 ...
-
格物至善
6真相 偶尔看到一些网友转载的足以引起公愤的帖子,我一般看过了知,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相.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由多种原因汇集的结果,但每人都按照对他有利的证据找原因.小时候看女人带孩子找另一家的孩子家长 ...
-
[转载]明儒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原文地址:明儒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原文作者:辽宋兴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绍兴府余姚人( ...
-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王阳明的心学境界(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
-
选择素食,广结善缘
编者按:这是我们"选择素食"系列的第四篇,虽然我们平日里经常会提到素食,但距离上次的主题分享,也已时隔半年了.如同以往,我们想以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去试着阐述"吃素&qu ...
-
中华养血“始祖方”!补血、生血、行血,善治手麻、手抖,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 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 ...
-
人生,择善而处,择君子而交
最好的朋友,是无用的. 作者:洞见Starry 作家李月亮曾感慨:中年人交朋友特别难. 第一,防备心变重,心很难打开:第二,但凡看出笑脸背后的心机,就主动远离. 仅存的几个朋友,也开始明确分档: 能说 ...
-
清代奇案:悍妾善妒陷害丫环,收买判官定罪,白兔现衙门巧助破案
大家好,我们的十日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道光年间,徽州府知府钱志业,在任期间,公正廉明,治理有方.所管之地,法度严明,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道 ...
-
古训:说话宜慢,慢则平和周到;居心宜善,善则厚重久远
说话宜慢,慢则平和周到 说话是一门艺术,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言为心声,智者慎言,该说话时才说话,"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还没轮到他讲话,若抢着说,这是"急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