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合散文】育红村的故事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育红村的故事

原创/   周纪合

洛河流经大荔县段家镇育红村时,神奇的扭了一扭,形成了一个大S弯,S弯两边是两个大平台,传说人文始祖伏羲在此受到启发,创始演绎八卦,因此又称八卦台。春秋时期,这儿又发生过一件影响历史进程的真实故事,因而又名卿避村。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把他最宠爱的妃子丽姬立为夫人。野心勃勃的丽姬为了把自己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后独掌国柄,先逼死太子申生,继而谋杀二公子重耳和三公子夷吾。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连夜分别外逃。重耳带着卿大夫介子推等人,先躲到自己的封地蒲城(山西),晋献公和丽姬派宦官勃醍前去追杀,重耳翻墙外逃,勃醍追上前去拉住重耳挥刀便砍,结果砍下一只袄袖。重耳先后流亡狄国、曹国、宋国和郑国,最后流落的楚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丽姬立奚齐为国君。一天夜里,卿大夫里克杀了丽姬和奚齐,去楚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夷吾却趁机夺取了君位。夷吾即位之后,大杀异己。得知重耳在楚国时便派人追杀。重耳又开始了流亡生涯。

重耳和介子推为了躲避夷吾的追杀,昼伏夜出,东躲西藏,饥食野果,渴饮流泉,十分狼狈。渡过黄河后,来到秦地洛河附近,重耳冻饿交加,倒卧在荒郊瑟瑟发抖,大有饿毙之状。介子推看重耳奄奄一息的样子,顿生怜悯,为了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便割下自己股上的一块肉烤熟喂食公子。重耳问是什么肉,介子推便随口答是兔子肉,重耳处于昏睡状态,便大口咀嚼起来。

天渐渐黑了,重耳看见没有追兵又睡了起来。介子推腿伤疼痛难以入睡,便警惕的了望着四周,忽然看见不远的洛河里冲起一道光柱,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他急忙摇醒重耳。两人看着光柱不断变幻,祥光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亭台楼阁,奇花异草,似有仙人来往其间,重耳惊奇万分。二人商议出此光柱,此地必是祥瑞之地,也预兆着公子必将脱离厄运。

天亮后两人扶持着向祥光出现的地方逶迤前行。看见洛河岸边有一个小村庄,一慈眉善眼的老翁站在村口张望,便施礼问路。

“原来是公子,草民给您叩头了!”老人把重耳端详了半天倒头便拜。介子推看来人认出重耳,便把重耳掩在身后,抽出佩剑,以防不测。

“公子莫怕。小人原是晋国蒲城人氏。自那日公子逃走以后,勃醍恼羞成怒,屠城三日,小老无奈逃难至此。”

听了老人的诉说,重耳泪如雨下,伤心不已:“是我连累了蒲城百姓!”介子推扶起老人问到:“此是何处,公子可有危险?”

老人回答道:“此是秦国属地,此村名迄北村,山村僻壤,官府疏与管理,行人稀少,民风淳朴,公子暂住这里,定然安全。”

重耳和介子推随老人回到屋里,老人急忙让老伴给二人做饭温暖身子。饭后重耳问起夜里光柱之事,老人告诉道:此河名洛河,栖居着万年神龟,曾在伏羲时进献洛书,大禹正是按照洛书才治理好了天下的洪涝。每遇祥瑞之事,神龟显灵,便有光柱出现。今日光柱出现,定是公子脱离苦难,重登大宝之兆。自己也是看见神龟显灵,知有贵人来临在才村口等候。听了老人的诉说,重耳和介子推心里不免高兴。

重耳在老人家静养一向后,感到身体已经恢复,便决定去投奔秦王。介子推因腿伤溃烂无法走动,而这里离秦都又路途遥远,且有追兵拦杀,重耳便让介子推在村中治疗腿伤,自己一人前往。介子推虽然放心不下,但也说服不了公子,只好挥泪而别,一人留在老人家治疗腿伤。

重耳到秦都后,得到了秦王的同情和支持,于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夺取了王位,史称晋文公。重耳君临天下后犒封群臣,想起了生死与共、割股救危的介子推,便派人到迄北村迎接受封。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赏,带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老母出山。谁知这场大火却烧死了耿直的介子推母子。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到这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也是寒食节的来历。因介子推为晋国卿大夫,后人便把介子推避难的迄北村改名卿避村,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改名育红村。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杨备战】晋 城

    文/杨备战 晋  城 蒲城同大荔以洛河分界,有一条县道过洛河桥互通往来.洛河边有一个小村子,名叫晋城.哪有村子称城的,奇怪.至今村西还遗有土城墙,上面长满枸杞子.酸枣和杂草.问问乡亲父老,他们自豪地说 ...

  • 城的千年叹

    我迂徐地,从杜甫草堂,南望, 矗立着,千万个新崛起的广厦, 这是一千多年前,一封达至知天命年纪. 气喘叹息的老人,写给幻望未来的一封信, 曾经,那八月的怒风,侵破老人的茅屋 现在,八月的风依然如昔,写 ...

  • 你所不知道的“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发生在春秋末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划分晋国公室的事情,自此晋国灭亡,变成了三个新兴的国家,韩.赵.魏三国.自此之后进入战国时代,大规模战乱自此开始 ...

  • 【大荔故事】温孝林:介子推避难育红村

    介子推避难育红村 文 /温孝林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怀有野心的骊姬便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以便晋献公去世后,掌管晋国大权.她采取阴谋手段,先逼死了太子申生,为了确保 ...

  • 奇思妙意、不失风趣的《重耳传奇》,好戏在后头

    如果提到"重耳"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感到陌生,甚至连"重(chóng)"的读音都要去先度娘一下.但是说起春秋历史中的"晋文公",想必大多数 ...

  • 梧闽美文:因为情义无价 所以清明

    <日照紫云>山石码  梧闽 <日照紫云>赏析 道由白云尽, 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 闭门向山路, 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 清辉照衣裳. 清明回到老家,扫墓 ...

  • 天命凤鸟、翱翔九天——赵氏在晋国的起家和兴盛之路

    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冬,因为晋献公宠妾骊姬的诬告.以及献公本人对于两个庶子重耳.夷吾势力越来越壮大而心中产生了严重的猜忌提防之心,认为他们有可能各自据守封地起兵作乱,于是献公派出军队讨伐重耳和 ...

  • 810期A || 张婉茹作品:蒸馍/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字,但我清楚,一个小小的蒸馍,对母亲却意味着很多,既有她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对逝去亲人的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一条红丝巾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一条红丝巾 原创/周纪合 水莲患了恶疾,临终前把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交给密友,托她交给明山.明山远在关外的一个城市里,当知道水莲去世的消息已是两年后的清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四) 父亲的去世,犹如天塌了一般.时年母亲才二十八岁,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如何抚育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世界妆扮得玉雕粉琢.院内的腊梅花儿迎着凛冽的寒风怒放,一阵阵清香扑鼻而 ...

  • 诵读:【周纪合散文】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原创/周纪合 纵观历史,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是大荔县朝邑镇上官村的上官风儿.她六岁当上皇后,十五岁时更不可思议地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太 ...

  • 【周纪合散文】父亲送我上卫校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父亲送我上卫校 原创/周纪合 现在,每到开学时候,高校的门口就停满了各种小轿车,家长们给已经成年的孩子提箱子.背被子.铺床铺,爱子之情溢于言表,每看到这些 ...

  • 【周纪合散文】“老婆婶”小记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婆婶"小记 原创/周纪合 我说的"老婆婶"不是头绾发髻.走路袅袅婷婷的女子,而是个紫红脸庞.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了 ...

  • 诵读:【周纪合散文】树殇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树  殇 原创/周纪合 清明节回家给父母亲扫墓,发现坟旁已经长了30多年的龙柏被烧荒人烧得焦黑,只有北边一枝有少许绿意,我想这次柏树恐怕是难逃厄运了.前几 ...

  • 【王凌琴 周纪合散文】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原创/王凌琴   周纪合 黄河呼啸北来,划开秦晋两省,河东为晋,河西为秦. 晋地多山地丘陵,人们生活苦焦,生存 ...

  • 【周纪合散文】外婆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外 婆 原创/周纪合 外婆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每当看见窗沿上的陶罐,我就会想起外婆. 外婆祖籍汉中,因早年外祖父在汉中经商成婚,于是迈动三寸金莲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