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七0、八0后的不一样童年----捕蝉

(0)

相关推荐

  • 上海风情录|香尘:夏蝉

    夏蝉 香尘 听得露台玻璃房内有扑棱声,想着大概是鸟雀误入之后飞不出去了吧.走了过去,推门一看,确是听到了几声吱吱蝉鸣,惊不成声,也见到了一只蝉在玻璃房内乱转飞逃,一只白头翁紧追不舍.我终结了这个死亡游 ...

  • 【望安山文学】单永斌||蝉鸣声声唤童年(散文)

      主编:非   鱼       小时候蝉很多,每到暑假,最高兴的事就是去村头路边的小树林里捕蝉.        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视,放暑假了,书包一扔,除了抱柴烧锅割牛草,逮麻蝶(我们这里管蝉叫麻蝶 ...

  • “你在看蜘蛛织网吗?”

    我读小学时,要是谁上课心不在焉,老师就会挖苦他:"你在看蜘蛛织网吗?"大家就嘻嘻嗬嗬哄笑,笑得那个开小差的人羞愧得像裤子爆线.其实看蜘蛛织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曲肱晴檐 ...

  • 穿越时光 | 垄上日记 || 梦回童年粘知了

    快乐童年 放飞梦想 梦回童年粘知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台湾音乐人罗大佑的一首<童年>,曾经唤起无数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那声声叫着夏天的知了,仿佛 ...

  • 捉蝉记事

    友情提示:本文2020字,阅读约需5分钟 当地人把蝉叫jieliu(节流),其幼虫就叫节流鬼,在夏天的晚上,看到有捉节流鬼的人,他们手攥着手电筒,钻进树林子里,就不肯出来了,撅着屁股,用手或小铲,抠着 ...

  • 引吭高歌的蝉

    古时候有个秀才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有个好意头,将一只知了藏在自己戴的帽子里,希望能得"头名(鸣)".这么有创意的"高考励志文案",比现在进孔庙烧香.在池塘里捉鲤鱼 ...

  • 晨读:心里若是充满阳光,哪里都是晴天!

    是否有人看见屋檐下有个蜘蛛网,纵使残破不堪,却始终有一只愚笨的蜘蛛在不停地修补着破碎的网,小心谨慎地吐着丝线,一圈一圈地环绕着,努力地织补着它的家,风吹过来,可以看见它和那个蜘蛛网在摇晃.网织好了,安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捡牛粪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的农村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贫困.南胜的土地面积少,当时普遍以种植水稻养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捡蜗牛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蜗牛,南胜叫它:美国螺.也不知这个叫法科学不科学,它是不是从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儿时的霜条(冰棍)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窗外的知了阵阵鸣叫,夏天又来了.炎炎夏日,回旋于耳畔除了熟悉的蝉鸣,还有已经消逝多年却依然若隐若现的阵阵铃铛声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快乐其实很简单之-----滚铁环

    尾牙已过,春节不远 今天偶然间看到有孩童在玩滚铁环,莫名的一种激动与惊喜从心底喷涌而出,一时竟有仿如隔世.久别重逢的感觉,毕竟这滚铁环的游戏已经在记忆深处埋藏多年,久而未见了.不由得近前询问孩童怎么会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快乐其实很简单之----鸭司令

    春节将至,记得回家 儿时,每到下半年的农历六.七月,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会从集市上买鸭崽子回来养,准备过年的时候宰杀.一般每户人家会养上十一.二只,人口多的养得多些,起码得二十只.从鸭崽子买回来的时候开始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快乐其实很简单之----踩萝卜

    春节将至,记得回家 儿时,家乡在晚稻收割后,家家户户都会多多少少种上一些萝卜用于腌制萝卜干,每到农历十二月后,萝卜可以采收了,腌制萝卜干的工作便开始了. 拔萝卜的时候,大人小孩齐上阵,先把萝卜从地里拔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往事----捉“高鸡”

    龙眼鸡,南胜人叫它:高鸡.它个头小巧可爱,长长的橙红色鼻子,绿色的翅膀上点缀着许多不规则的小黄斑点,小脚细细的却是跳远高手,一蹦三尺高.高鸡一般在春末夏季的时候比较多见,它们都停歇在龙眼树和荔枝树的枝 ...

  • 南胜七八零后的童年趣事---钓青蛙

    儿时,每过了农历六月初一,农村的人家家家户户都会买鸭仔回来养,以备过年时宰杀.人口多的大户人家养上二十只是正常的,小户人家起码也得养上十只.各家各户都有鸭子容易混了,所以都会给鸭子剪脚掌做不同的记号, ...

  • 一个南胜七零后的童年回忆----电影院历险记

    儿时,特别羡慕人家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那时两毛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但对于家境贫寒的我们,也是可望不可及.所以只能在奔走于各个村庄去看露天电影,即使再远也摸黑前去,往往是看到电影全部放映完才回家,有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