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博微课堂】记忆中的年俗——“拜年拜年掏桔分钱”,老福州的拜年竟如此独特!
相关推荐
-
【黄梅年俗】周濯街||正月初二“迎婿日”
在黄梅的过年习俗中,正月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因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又称"迎婿日".其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一天回娘家的习俗的习俗,并且大都说出为 ...
-
福州春节习俗之正月初二女婿日
为什么正月初二是女婿日呢?
-
古人如何拜年
春节有很多习俗,从年前的大扫除.放鞭炮.祭祀祖先到除夕夜的守岁与团聚,都是镌刻在每个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春节的重要符号,拜年则是新年第一天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古人的拜年习俗有哪些讲究呢? 拜年的起源 据记 ...
-
过好春节不容易,各种讲究须注意!全部整理好了,请收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 王安石<元日>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节正是这种特色民族文化的一个 ...
-
【榕博微课堂】古建筑中的吉祥纹饰——龙凤呈祥马鞍墙
为了迎接2021年春节的到来,福州市博物馆特别推出春节特别栏目"榕博微课堂"系列文章,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主题是马鞍墙上的吉祥纹饰. 马鞍墙是封火墙中的一种形式,是流行于福州地区的古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古厝——闽侯镇国宝塔
镇国宝塔俗称"浮镇塔". 亦称"护镇塔", 位于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西北面, 临江屹立,巍然挺拔, 历经千载屹然不动. 1989年被列为闽侯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地名——安民巷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黄巷以南,西通文儒坊,是著名的三坊七巷之一.据[福州地方志]记述:"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告示安民,故名".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地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地名——上杭街和下杭街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大庙山以南仍是一片汪洋,为闽江的水域.宋代<三山志>有述:"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大庙山南麓,随着潮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地名——旗下街
生活在福州的老百姓都知道东街有个"旗汛口",不过你知道吗?在东街这一块儿 ,清代的时候,有一条特殊的街区,名为"旗下街". 旗下街 旗下街,<闽县乡土志&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古厝——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
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三一学校)内,曾作为清代俄国驻福州领事馆的领事官邸.民国元年(1911),售予圣公会三一书院. 1996年由原九中校友会捐资修复,并作为校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福州古厝——孙中山与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正立面(海狼王摄于2008年) "广东会馆"坐落于仓山区六一南路52号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校内.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商会人员杨钟干.邝镇焕 ...
-
【榕博微课堂】迎世遗系列•非遗传承——福州脱胎漆器
- 脱胎漆器- 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同列中国工艺"三宝" 它不怕水浸.不变形. 不褪色.耐酸碱腐蚀 随船沉海底千年仍色泽鲜艳 它的夹纻技艺一度失传 但是被福州人" ...
-
【榕博微课堂】舌尖上的福州——线面
春节吃线面是福州的一个传统 今天我们来说说 线面小知识 汤饼一杯银丝乱 有些外省人会误以为福州人,没事就搓搓鱼丸,炖炖佛跳墙,顿顿都是海鲜盛宴. 其实不然,老福州们大多口味清淡,注重养生,忌讳暴饮暴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