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100)

自己是无法替代的

德国高龄老人夏洛特·达尔是个活泼好动,酷爱体育运动的老人。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敢站在高高的跳台上做高难度动作,甚至还夺得了蒙特利尔世界老人花样跳水锦标赛的冠军。

让达尔太太感到自豪的是,到了她这个年纪却仍可以在游泳比赛中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甩在后面,这也让很多年轻人钦佩不已。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曾说:“人的生命总有一天要终结的。但是,我最好应该在其他人说'这位老太太还想干什么’之前,做出点像样的事来。”

前不久,达尔太太准备参加世界老人体育锦标赛。当记者采访像夏洛特·达尔这样的老人时,他们的回答却是惊人的一致:“自己是无法替代的!”

这样的话语让人觉得非常振奋。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勇敢地去付出,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光彩绚烂。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思考自己时,最需要、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事情,就是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而且越早认识到越好。

启示:

其实很多教育专家在谈及教育的目标时都提及“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或是老师要求做什么”,这样的目标和故事中所说的“自己是无法替代的”有着很大程度的相通性。当孩子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应该去做的时候,他们的行动力会远远超过成年人的想象。

正视自己,各有所长

有一位教授住在一条小吃街附近,这里有很多卖吃食的摊位。教授和孩子驻足围观,只见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篓里,精准无误。接着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作料、盐、味精等,随后捞面、加汤,做好十几碗面的过程竟不超过5分钟,而且还边煮边与顾客聊天。

教授和孩子都很惊诧不已。当他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问话,教授莞尔一笑,立即坦然承认。教授说:“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我在这世界上是会输给很多人的。”

当他们看到早餐店里的工作人员做油条时,看到油条在锅中“膨胀”,香气四溢,教授就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当他们在饺子馆看到工作人员包饺子如同变魔术一样,双手一捏,个个饺子大小如一,晶莹剔透,教授又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孩子若有所思,抬头说:“爸爸你也很了不起,你也有别人比不上的地方。”父子两人相视一笑。

启示: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习故事中的父亲,能够正视自己,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自己不如旁人。比如要承认在课堂教育方面,自己的经验远没有老师丰富;在想象力方面,自己的想象力或许并没有自己的孩子优秀。当家长愿意以谦逊的姿态来对待人和事,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愿意积极学习并向比自己优秀的人靠拢。

为自己的存在而骄傲

有一位参与工作五年的年轻人,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些琐碎的事情,就好像一个重要但微小的“螺丝钉”。他的工作热情被消磨殆尽。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位老钟表匠请教。

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年轻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形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叫声,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小盒,把它打开,取出了一块特别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块怀表不仅样式精美,更奇异的是,它能清楚地显示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还能准确地标明月份和日期。年轻人爱不释手。他很想买下这个“宝贝”,就开口问表的价钱。

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这“宝贝”,换下青年手上的那块普普通通的表。青年欣然同意。可是不久,他到老钟表匠那儿要求换回自己原来的那块普通的手表。老钟表匠故作惊奇,问他对这样珍异的怀表还有什么感到不满意的。

年轻人遗憾地说:“它不会指示时间,可表本来就是用来指示时间的。我戴着它不知道时间,要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有谁会来问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运行呢?这表对我实在没有什么用处。”

老钟表匠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你应该为自己的存在而骄傲,你做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而是要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年轻人恍然大悟,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才更应该是他关注的目标。

启示:

如今很多父母愿意让孩子学习音乐或是美术,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但学习这些才艺,并不应该抱着功利的心态,而应该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为核心。这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方式,就如同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到底自己的价值意义何在,到底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自己的人生,这些问题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探寻、解决。身为父母,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做好引路人,他们才可以更轻松地找到自己的路。

(0)

相关推荐

  • 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爱与孤独

    以温情的笔触,抵达心灵的远方 -- 对于逆生长.返老还童.越活越年轻这种事,想必很多人都十分向往.毕竟,谁不喜欢年轻呢? 我喜欢年轻,不舍岁月流逝,所以特地看了一部经典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 ...

  • 【文艺小星星】爱,在这里传递

    爱,在这里传递 作者:李坤硕 ★ 傍晚,我登上了一辆公交车,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我感到脑袋蒙蒙的.再加上我有晕车的毛病,更使我感到五脏六腑都在翻腾着.于是,一种十分痛苦的表情呈现在我 ...

  • 为生命承担100%的责任

    文.刘仁州 编辑.辅珊 有位教授,因为弟弟的事业失败,在父母的要求下,向银行几度贷款填补弟弟的财务空缺.后来又因为弟弟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被追杀,父母几度逼迫这位教授要拿出钱来摆平弟弟的债务.教授实在已 ...

  • 农村老人提前包好饺子,请孩子回来干农活,7个娃无人响应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对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正月初六.初九和十六是三个出行高峰期. 年轻人外出前,势必要帮父母把家里的庄稼打理一遍,比如为小麦喷施除草剂.为中药材施肥除草等,只有这样,才能轻装上阵,了 ...

  • “我还想做你的狗。”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小左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微博上南宁本地的账号@南宁人不知道的南宁事发布了一则「寻狗启示」. 不同于其他的寻狗启示,这则寻狗启示是狗主人手绘后打印的. 狗狗的主人是一对85岁的老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0)

    寻找钻石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哈费特,老者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那么就可以继承王位."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2)

    多爱一次 前年朋友患眼疾,视力严重下降,那是一段心灰意冷的日子. 每天下午他都要去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傍晚时分,再原路返回.没想到,正值眼疾这段时间,整段路维修,到处都坑坑洼洼.他极力辨认着坑洼处,尽量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3)

    选择无对错之分 一位父亲给孩子带来一个消息.某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录用后薪水丰厚.有这么好的机会,孩子当然很有兴趣.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前不久刚刚收到了来自当地企业的一份录用通知,虽然薪水一般,但是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4)

    成功的秘诀 对塑料大王王永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永庆并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在米店当学徒,后来一步步发迹,成为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那么,王永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用真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5)

    人品就是实力 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6)

    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松开呢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7)

    学会等待 神仙传授酿酒之法给两个凡人,叫他们将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中,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叶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8)

    活字印刷之祖毕升 北宋时期,雕刻印刷大为盛行.相传杭州西山有位号称"神刀王"的雕刻师傅,技术出众,很负盛名,却没有徒弟.那时毕升还是个小孩子,慕名前往拜师."神刀王&qu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9)

    闭门谢客的故事 我国早期的革命家邓中夏先生在北大读书时,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学习时间,为不受人干扰,他干脆写了个"五分钟谈话"的纸条贴在书桌上,来访的客人看到字条后,如没重要事情便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