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3)

选择无对错之分

一位父亲给孩子带来一个消息。某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录用后薪水丰厚。有这么好的机会,孩子当然很有兴趣。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前不久刚刚收到了来自当地企业的一份录用通知,虽然薪水一般,但是离家近,工作不会很忙也很稳定。面对这样的选择,孩子犹豫了。

父亲笑了,说要和孩子做个游戏。他把刚买的两个西瓜放在孩子面前,一个大一个小。父亲让孩子先抱起一个,然后,再抱起另一个。对此,孩子一筹莫展。无论是先抱大西瓜还是小西瓜,都无法再抱起另一个。

父亲缓缓说:“两个工作本无优劣之分,如果你想迎接挑战,让自己获得更多成长,那么就选择那个'大西瓜’,如果你希望平稳度日,认为'小西瓜’已足够,自然也没有问题。”

后来,孩子从心而选,安安心心在当地企业做了一名普通员工。

启示: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是人中龙凤,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必须去抱那个“大西瓜”,认为拥有“大西瓜”才是利益最大化,孩子才算是获得了成功。但,何不把选择权最终交给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拥有一个“小西瓜”,怡然自得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应该感谢对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鲜美的鳗鱼,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

鳗鱼的生命力很脆弱,只要一离开大海,很快就会死亡。奇怪的是,渔村的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上岸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后来,他把秘诀告诉了自己的儿子。

原来,老渔民每次出海,都在鱼舱中放进几条狗鱼。鳗鱼和狗鱼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一旦遇到成舱的鳗鱼,便会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而鳗鱼遇到狗鱼就会立刻警惕起来,这样一来,几条狗鱼就把满满一舱死气沉沉的鳗鱼激活了。

有人常把对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其实,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不是坏事。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人时刻有危机四伏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感谢对手带来了生存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

启示:

在教育过程中,对“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说法多有批评,因为这会打压自家孩子的斗志。但实际上,作为家长或是老师,应该让“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让他们有动力“你追我赶”,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

要做有意义的事

圣诞节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年轻人走进一家商店。

刚一进门,商店的老板就被他大衣上的一枚徽章所吸引。“请问,这枚徽章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老板问道。“我是一个志愿者,这是我们的徽章。”年轻人说,“最近我的事业进入低谷,所以参加了志愿者组织,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年轻人,好样的!”商店老板夸奖道。然后转过身, 拿出一个笔记本:“你给我签个名可以吗?”

年轻人觉得很诧异,但他没有拒绝。他漫不经心地翻开笔记本,随即就发现有很多名人都在这个笔记本上签了名。

老板笑着解释:“收集名人签名是我最大的爱好。”“可我不是名人啊。”年轻人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让我签名?”

“是不是名人无所谓,关键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在事业处于低谷时你没有消沉,还做了一名志愿者,这非常难得。你一定会成功的!不过,别小看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渺小。 ”老板说道。

“您说得没错,我以后绝不会再看轻自己了。”于是,他写下自己的名字——凯文·霍尔。多年以后,凯文·霍尔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企业顾问。

启示:

教育,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线教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个个不够完美的孩子,也会心灰意冷,也会有负面情绪。但是希望每一位教师知道的是,这件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坚持。看着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0)

相关推荐

  • 贾国勇丨压力,为了让你成功

    临近高考了,一个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大佛寺找惠济禅师,请惠济禅师为学生驱妖.说是学生临近高考了,耳朵内却经常出现怪异的声音.为保高考无恙,家长带着学生到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发现学生的身体倒是没有什么 ...

  • 感谢对手,让我们更加强大

    在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特别好的鳗鱼,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但这种鳗鱼的生命却非常脆弱,只要离开了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但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0)

    寻找钻石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哈费特,老者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那么就可以继承王位."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2)

    多爱一次 前年朋友患眼疾,视力严重下降,那是一段心灰意冷的日子. 每天下午他都要去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傍晚时分,再原路返回.没想到,正值眼疾这段时间,整段路维修,到处都坑坑洼洼.他极力辨认着坑洼处,尽量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4)

    成功的秘诀 对塑料大王王永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永庆并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在米店当学徒,后来一步步发迹,成为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那么,王永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用真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5)

    人品就是实力 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6)

    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松开呢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7)

    学会等待 神仙传授酿酒之法给两个凡人,叫他们将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中,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叶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8)

    活字印刷之祖毕升 北宋时期,雕刻印刷大为盛行.相传杭州西山有位号称"神刀王"的雕刻师傅,技术出众,很负盛名,却没有徒弟.那时毕升还是个小孩子,慕名前往拜师."神刀王&qu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99)

    闭门谢客的故事 我国早期的革命家邓中夏先生在北大读书时,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学习时间,为不受人干扰,他干脆写了个"五分钟谈话"的纸条贴在书桌上,来访的客人看到字条后,如没重要事情便会 ...

  • 教育哲理故事的启示(100)

    自己是无法替代的 德国高龄老人夏洛特·达尔是个活泼好动,酷爱体育运动的老人.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敢站在高高的跳台上做高难度动作,甚至还夺得了蒙特利尔世界老人花样跳水锦标赛的冠军. 让达尔太太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