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读(第3讲:释明明德、亲民)
相关推荐
-
《大学》注释(七)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 ...
-
克明德
克明德 [原文] <康诰>曰①:"克明德②." <大甲>曰③:"顾諟天之明命④." <帝典>曰⑤:"克明峻德⑥.& ...
-
《大学》导读(二)
[原文] 第二章 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quo ...
-
《大学》注释(一)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之道,在昭明先王之至德,在亲爱人民,在安住于无善无恶的至善境界. [注释] [1] 明明德 汉·郑玄<注>:"谓显 ...
-
《大学》研读(第9讲 : 释治国平天.下)
燕京读书会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jingdushuhui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 陈达隆<大学研读&g ...
-
亲子教育童话《白兔姐弟学古文》——《大学》篇3:何为明明德?
兔爸爸开始给柔柔和跳跳讲解大学之道,他说:"大学是大人的学问,大人不仅仅是指成人,而是指凡有志于学,能够内外兼修,既能修身养性,又能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的水准,都可以称之为大人 ...
-
大学研读(第11讲)教学总结和论文撰写。
大学研读(第11讲) 教学内容:<大学>研读教学总结和论文撰写. 教学目的和要求:回顾<大学>研读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体会.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撰写论文和准备心得体会交 ...
-
大学研读(第12讲)诵读《大学》全文;进行心得体会交流。
大学研读(第12讲) 教学内容:全文诵读<大学>:进行心得体会交流. 教学目的和要求:全文诵读<大学>,温故而知新:心得体会交流,心灵相接.相励,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经典的名言名句一起感受传统文化.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两汉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试从周易、佛家、道家三个角度诠释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大学>就是"四书"中的一书,是儒家入门做学问的概论和纲领,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历史上对<大学>的解读主要依据宋 ...
-
付金才:《大学》三纲“止于至善”为初始,“明明德”为终极,朱熹倒置本末
摘要:根据<大学>原文和先秦儒家思想特点,<大学>三纲的次第:初始为止于至善,中间环节是亲民,终极目标是明明德.而朱熹则本末倒置,完全弄反了<大学>三纲的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