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72)天赐庄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好像现在除了苏州大学本部天赐庄校区,以及少数商铺的店名以外,似乎很难在某个路牌上看到天赐庄这个名字。天赐庄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早先十梓街以东、护城河以西的一大片区域都叫天赐庄。天赐庄本是五代吴越国钱元璙治吴时的一座庄园,由其子钱文奉担任衙前指挥时所造,当时称作“东园”或“东圃”,遗址就在今天的苏州大学本部。《九国志》中记述:园内“奇卉异木,名品千万”,“崇岗清池,茂林珍木”,“又累土为山,亦成岩谷,极园池之赏。”当年钱元璙父子经常在此宴集宾客,诗酒流连,极尽富贵繁华。吴越国灭亡后,东园废为民居,园景也只剩得零星几处。

相传到了南宋,宋高宗曾将这片土地赏赐给抗金名将韩世忠,天赐庄,顾名思义就是天子赏赐的庄园。

天赐庄一带老照片

元末明初,苏州人吴孟融在东园废址上建园,易名“东庄”,建造成了一座庄园式园林。吴孟融的儿子吴宽在明宪宗成化八年的会试、廷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状元及第,因而成为明朝苏州出的第二位状元。

天赐庄东段,最早叫姜家巷,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姜姓家族在苏州曾经居住的地方。

不少老苏州讲起天赐庄,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天赐庄里洋人多”,确实如此。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此后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城市传教,苏州便是其中之一。天赐庄里有三洋——洋学堂、洋医院、洋教堂,洋人自然也就多了。到1897年,整个天赐庄已经形成一个外国人自建房屋的小居留地,共有6所外国人住宅,常驻苏州的美国人有49人。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49个洋人足以轰动整个苏州城了。

清末,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来到天赐庄创办东吴大学、博习医院和圣约翰教堂。所以尽管作为街名,天赐庄早已并入十梓街,但民间常用天赐庄特指望星桥以东苏州大学本部和博习医院(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近的地段。

清同治十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光绪五年书院搬迁到了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光绪二十七年,中西书院迁至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建立了东吴大学堂,也称东吴大书院,这是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辛亥革命后,东吴大书院改称东吴大学。1982年6月,东吴大学改制为苏州大学,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东吴大学旧址占地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平面略呈纵长方形。主要建筑分布在草坪操场的北、西、东三面,其中有清光绪二十七年落成的钟楼“林堂”,宣统三年落成的图书馆“孙堂”,民国十三年建成的科学馆“葛堂”,二十三年建成的学生宿舍“维格堂”,二十四年建成的学生宿舍“子实堂”,二十五年建成的健身房……这些建筑各具风格,有欧洲古典式,中世纪城堡式,美国教堂式,多样又统一的建筑风貌一直保留至今。

除了东吴大学旧址,天赐庄里还有多处古迹遗存,现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女传教士海淑德曾在上海办过中西女塾,后来她准备在苏州也办一所类似的学校。1902年校舍落成,但此时海淑德已经病故,于是学校被命名为景海女师,以示对海淑德的景仰。现存建筑就是如今苏州大学北部的红楼、绿楼、教学楼、礼堂、医务室楼、书店、八角亭等,其与南部的东吴大学旧址建筑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构成了苏州最为壮观的近代西洋建筑群落。

美籍医生柏乐文于1883年在天赐庄创建博习医院,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家综合性医院,以“医术之精良、器具之完备、诊断之热心、更护之周密”为当时世人所称道。1922年新建的二层门诊大楼和三层病房大楼落成,其中的门诊大楼用北京皇宫所用的陆墓御窑金砖砌成,堪称奇特珍贵。

博习医院老照片

坐落于天赐庄的圣约翰教堂初建于1881年,1915年在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的圣约翰教堂帮助下重建,以纪念美国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教堂西侧还有一幢建于1890年的牧师楼。圣约翰教堂首任牧师为李仲覃,也就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的祖父。

虽然天赐庄的名字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但它所经历的时代变革、社会发展,还有那些曾经在这里来来往往鲜活的生命和高贵的灵魂,已经清晰地记录在苏州的历史中,传扬在百姓的口中。

主播:清风  南飞

摄影:凯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2月14日

(0)

相关推荐

  • 武昌经心书院觅踪

    2018年9月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武汉近现代城市的缔造者张之洞诞辰纪念日,热爱武汉文化的摄影家麻建雄老师与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刘建林老师提议用走读寻访的方式纪念下张之洞,于是相约早上 ...

  • 建城2500年的苏州城,有哪些保护建筑类型

    木水格调: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 木水格物:建筑遗产工程领域 木水格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  宅第民居:最好的保护是融入日常-- 古城区的控保建筑中80%以上的是宅第民居及祠堂建筑.古民居是苏 ...

  • 走近这三所上海高校,就是进了近现代建筑博物馆 | 阅读上海②

    [导读]不同的建筑从不同侧面,提示着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地位与身位--这是一座富于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这是一座地处江南中心地带.承载江南文化衣钵的城市,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水 ...

  • 苏州百巷(183)庄先湾

    苏州百巷(183)庄先湾 庄先湾地处苏州古城区,在葑门外城河东岸,南连北栅头,北连后庄,全长400多米.天色渐暗,华灯初上,沿着莫邪路一路往北,走到一片灯火通明.往来食客的地方,就是庄先湾了.庄先湾沿 ...

  • 苏州百巷(189)“杀猪弄”

    你能想象,文雅精致的苏州城里,竟然有叫"杀猪弄"的街巷吗?而且还不止一条!这么格格不入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  一听名字就想笑 苏州居然有条"杀猪弄" 毕晓是 ...

  • 苏州百巷(188)油车场

    油车场西起里河桥,东至朝天桥,长约300米.民国<吴县志>和<苏州城厢图>中都有标注,是因为旧时葑门外最大的榨油作坊在巷子里而得的名. 穿过喧闹的里河新村,转到人声渐小的里河桥 ...

  • 苏州百巷(187)蚕桑地

    蚕桑地位于葑门路中段两侧,南侧与葑门路平行,东口在七公堂弄,北侧成环形,出口都在葑门路. 穿过葑门路,向南进入盛吴路,沿着一条弯弯的小河一路向前,并不宽敞的巷子里往来行人倒不少,大部分是挎着背包.怀揣 ...

  • 苏州百巷(186)大觅渡桥

    乘900路南线公交车到觅渡桥北站,往南沿着莫邪路朝河边走去,晴暖的冬日里,空气清透干爽,身边的行人有不少是学生模样,个个青春靓丽,给充满阳光的街头又增了一道风景.走到莫邪路南端路口,就是觅渡桥.沿觅渡 ...

  • 苏州百巷(185)彭义里

    彭义里东接尚书里南端,西出相王路,巷子仅长60米.从十全街辅路转入相王路,沿路南行,经过双塔派出所,随后的一个路口就是彭义里了.空中飘着雨丝,夹带着冬日里的寒意,巷子里没有行人,四下里静悄悄的,能清晰 ...

  • 苏州百巷(184)肇源弄

    肇源弄西起莫邪路原葑门西街段,横穿里河新村,东至杨枝新村.沿莫邪路葑门西街段南行,走到一家小小的开锁店,就是肇源弄的西巷口了.店铺前,一块蓝底白字的路牌,为往来行人指引着方向.因为地处老新村内,所以只 ...

  • 苏州百巷(182)朝天桥

    搭乘社区巴士到葑门站,过草鞋湾,沿着河岸边狭长的小巷至油车场,再一路东行,就到朝天桥小巷的入口了.小桥.流水.人家,河面上泊着两只小木船,朝天桥一带,仍保留着江南人家的古典与质朴. 朝天桥,俗名&qu ...

  • 苏州百巷(181)尚书里

    苏州百巷(181)尚书里 沿十梓街辅路向东,过相王路,往前一个路口便是尚书里的巷口了.雨天潮湿,巷口处仍有几位老人就着几张凳子,躲在一把大伞底下下象棋.偶有行人路过,老人扭头一望,转而视线又回到棋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