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我怎么会像司马氏一样骨肉相残杀自己的儿子呢?

背景

太和三年(330年)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以妃刘氏为王后,世子石弘为皇太子,石弘的舅舅程遐为右仆射、领吏部尚书。

这就激怒了他的侄子中山王石虎。他秘密对长子齐王石邃说:“我亲冒矢石随主上征战二十余年,是成大赵之业者,应该做大单于,主上却授予'黄吻婢儿’,想起来就令人气塞,不能寝食!待主上晏驾之后,我不会给他留种。”

石勒临终,石虎便矫诏召石勒的亲子秦王石宏和养子彭城王石堪回襄国。石勒稍有痊愈,远远地见到石宏,惊道:“我让秦王去藩镇,正备今日,有人召秦王吗,自己来了?召他的人应该按律诛之!”石虎惧答:“秦王思慕,暂时回来,现在就让他回去。”其实留下他不遣返。数日后石勒又问,石虎说:“受诏后就遣返了,现在已在半道了。”

石勒临终前,石虎就又命石邃率兵入宿卫,文武百官害怕不已,太子石弘也吓得连忙表态应该由石虎继位。

但石虎早就想过了,绝不接受石弘的让位。他把曾劝石勒除掉自己的程遐、徐光逮捕入狱并杀死,自己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封大国,其子石邃为魏太子,任使持节、侍中、大将军等,石宣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石韬为前锋将军、司隶校尉,封乐安王,都是有军权的实职;石虎的亲人和亲信都居于要职,而石勒的班底则大都只能充当吉祥物。

曾经常协助石勒处理军政大事的刘太后对此当然不能坐视,把希望寄托在石弘唯一出镇的弟弟——镇守廪丘的南阳王石恢身上。她与石堪和宗室河东王石生合谋起兵,拥戴石恢为盟主。

石堪起兵于洛阳,石生起兵于长安,初战告捷,甚至还干掉了石虎派去镇压的儿子石挺。但很快,二人都兵败被杀,石恢被征召回京,刘太后被石虎废黜杀害。

石弘生母程氏被尊为太后。既然当初石虎称石弘为“黄吻婢儿”,说明在他眼中,这位新晋的一国之母也不过是“婢”而已。

延熙元年(334年)十月石弘持玺绶向石虎表明愿意禅位。石虎说:“天下人自当有议,何为自论此也!”

原来,他的意思是只能自己逼石弘退位,而不能接受石弘禅位。石弘哭着回宫对程太后说:“先帝真要灭种了!”

不久石虎称石弘居丧不孝,废为海阳王,自称天王,并把石弘、程太后、石宏、石恢都幽禁于崇训宫,旋即派发盒饭,可谓言出必行。

一杀太子

石虎称天王后,以魏太子石邃为太子。

石邃素来骁勇,石虎很宠爱他,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所以朕得以有今天。我怎么会有杀阿铁的道理呢!”

然而,石虎沉溺于酒色和宫内游逸,刑法失去常度,而且喜怒无常。石邃把他认为可呈报之事禀报给石虎,石虎生气地说:“这种小事,怎么值得禀报!”有时如果石邃不禀报,石虎又不满地说:“为什么不禀报!”于是对石邃谴责斥骂、鞭打杖击,一月之中多次发生。

这就让小编想到了……

一天,小白兔在森林中散步,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二话没说抓住小白兔就打,小白兔问“你为什么打我?”大灰狼边打边说“我叫你不戴帽子,我叫你不戴帽子。”

第二天,小白兔戴着帽子在森林中散步,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二话没说又抓住小白兔就打,小白兔问“我戴了帽子你为什么还要打我?”大灰狼边打边说“我叫你戴帽子,我叫你戴帽子。”

不仅如此,石虎还欣赏其他儿子河间公石宣、秦公石韬(石虎称天王的时候诸子只封公),这也不能不让石邃心生疙瘩。

石虎这种态度,正常人都忍不了,何况石邃是个……变态呢?

石邃酒色过度,骄纵无道,荒淫残忍,有时去田猎游乐,鼓乐齐鸣地返回宫中,有时夜出到宫臣家中,奸淫他们的妻妾。他还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然后砍下头颅,洗去血迹,放在盘里,与宾客们互相传递观赏。石邃还和宫内有姿色的尼姑交欢淫乱,再杀了她们,与牛羊肉和在一起煮着吃,并且把肉赏给左右的人共同品尝。

石邃把自己学习匈奴冒顿弑父篡位的想法私下告诉了中庶子李颜等人,李颜不敢应,告诉了石宣,石宣告诉了石虎,石邃愈发怀恨,称病不理政事,秘密带领宫内大臣、文武官员五百多人骑马到李颜的别宅饮酒,趁机打着讨伐石宣的旗号起兵,然而出行数里就遇见石宣的骑兵,四下逃散。由于李颜跪地叩头,极力谏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石邃母后郑樱桃听说此事,私下派遣身边的人责问石邃,石邃一怒之下连亲妈派来的人也杀了。

僧人佛图澄对石虎说:“陛下不宜经常去东宫。”石虎本来准备探视石邃的病情,想到佛图澄的话,便返回宫中。接着瞪大眼睛高声说:“我是天下人的君主,父子都不能互相信任吗!”于是让自己所亲近信任的女尚书前往察看。石邃喊她近前谈话,乘势拔剑刺击。石虎发怒,拘捕李颜等人诘问。李颜原原本本述说事情原委,石虎便杀死李颜等三十多人,把石邃幽禁在东宫,不久又听从郑樱桃的建议赦免其罪,在太武东堂召见他。石邃朝见时不谢罪,顷刻便离去。石虎让人对他说:“太子应召朝见王后,怎么可以急速离开!”石邃头也不回,径直出宫。石虎勃然大怒,废石邃为庶人,且当夜就杀死石邃及其正妃张氏及男女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之中,并杀掉石邃同党二百多人。

时年公元337年。

二杀太子

原本郑樱桃还有另一个儿子石遵,但郑樱桃因为受到石邃的连累被废位,石遵也就不再是嫡子了。

石邃之死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二弟石宣,也是新的太子,还有他的母亲,新王后杜珠。

石邃虽然骁勇,却未必上过战场,相比之下,石宣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鲜卑、东晋作战皆有胜绩,然而,他也要面临和石邃一样的困境:如何对待喜怒无常的父王和其他得宠的兄弟。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石韬。

右仆射张离领五兵尚书掌兵权,为了讨好石宣,和石宣串通好后奏请将各位公爵的麾下控制在吏一百九十七人、帐下兵二百人,其余都归东宫所有。

石宣一下子得罪了所有兄弟,尤其是受到波及的义阳公石鉴、燕公石斌、彭城公石遵,当然还有石韬。

石虎却不觉得哪里有问题。他命石宣祈祷山川,顺便游猎,乘大辂,羽葆、华盖,建天子旌旗,十有六军,戎卒十八万,从金明门出发,他自己从后宫升陵霄观望之,笑道:“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然而,石宣不比石邃靠谱到哪里去:

宣既驰逐无厌,所在陈列行宫,四面各以百里为度,驱围禽兽,皆幕集其所。文武跪立,围守重行,烽炬星罗,光烛如昼,命劲骑百余驰射其中。宣与嬖姬显德美人乘辇观之,嬉娱忘反,兽殚乃止。其有禽兽奔逸,当之者坐,有爵者夺马步驱一日,无爵者鞭之一百。峻制严刑,文武战栗,士卒饥冻而死者万有余人。宣弓马衣食皆号为御,有乱其间者,以冒禁罪罪之。所过三州十五郡,资储靡有孑遗。
季龙复命石韬亦如之,出自并州,游于秦、晋。

石宣有一次违逆石虎的旨意,石虎发怒了,说:“悔不立石韬。”

石韬于339年担任太尉,和石宣每日阅看尚书奏事,专管刑赏。342年,因为得宠,掌握生杀拜除之权。司徒申钟劝谏,石虎不听。

石韬见父王对自己如此抬举,就干脆在太尉府里面造了个“宣光殿”,大梁长九丈。

石宣大怒,我太子的名讳那么不值钱?命人杀了工匠,把大梁截断。石韬知道了,命人把大梁造十丈,还仿效太子仪仗游猎。

这是赤裸裸的示威,石宣怒了,干脆趁石韬在东明观吃饭的时候,派亲信杨坯、牟成、赵生对石韬进行了肉体消灭!

在石韬的葬礼上,石宣毫无哀容,甚至还看了石韬的尸体后呵呵大笑而去。

石虎听闻石宣奏报噩耗,昏迷良久,等清醒了,听了司空李农的劝谏没有临丧,知道石宣在弟弟葬礼上如此表现,当然就猜到这小子心里有鬼,便诈称杜珠哀伤过度,把石宣骗进宫控制住。

石韬死了,却是石宣的母亲在那哀伤过度,石宣对此也毫不起疑,这是什么情况?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石韬本就是杜珠的另一个儿子,即石宣的亲胞弟。

石虎很快查明真相,就下令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巴,又将他的饭菜倒入大木槽,让他像猪狗一样吃饭,又逼石宣舔凶器上的血。此时,这位杀弟凶手竟然发出了震动宫殿的哀声。

虽然佛图澄劝石虎不要再杀儿子了,但石虎觉得实在没必要在石宣身上浪费粮食了。他下令在都城邺城城北埋起柴堆,上面设置了木竿、竿上安装了辘轳;让石韬生前最宠的宦官郝稚和刘霸拽着石宣的舌头和头发沿着梯子拉上柴堆,之后用辘轳把他绞起来,砍掉手足、刺烂双眼、破开肚子。

这是石虎为石韬报仇的方式,但谈不上有创意,因为石韬就是这么死的。奇的是,石虎竟然带着昭仪以下数千人登台围观。

最后石虎下令点火把石宣烧成灰,再把骨灰分散到名门道中,任人、马、马车辗踏。

他又将石宣的妻、子九人杀死,又把石宣的卫士、宦官等数百人车裂,将尸体投进漳河。石宣的一个年幼的儿子拉着石虎的衣服求饶,石虎心生怜悯,抱着孙子哭了,想赦免,但大臣们却将其从怀中夺走处死,石虎的衣带都被孙子扯断。东宫卫兵十余万流放边疆。

时年公元348年。

矫诏杀子

石虎和杜珠同时连失二子,杜珠的王后也不用再当下去了,但对石虎来说,后位空悬不打紧,储位空悬才不能不解决。

这时候已经不能简单按长幼有序解决问题了,石虎的第三子石鉴实在是扶不上墙,他曾经镇守关中,赋役繁重,还把文武官员的长头发拔下来做帽带,气得石虎罢免了他。

不能立长,那么可以立贤。太尉张举就觉得燕公石斌长于武艺、彭城公石遵长于文德,建议从二人中选择储君。

但戎昭将军张豺有不同意见,对石虎说:“前两个太子的母亲出身都不好,所以太子也不好,如果选一个母亲出身高贵、自己又孝顺的太子,就妥了。”

出身不好的当然是郑樱桃和杜珠,而出身高贵的那位,一旦上位,自然少不了张豺的好处,因为齐公石世的生母刘昭仪、前赵皇帝刘曜的女儿安定公主,当初就是在年方十二的时候,被张豺俘获献给石虎的。

只要石世被立为太子,刘氏就可能成为皇后,等石虎死了就是太后,他就可以辅政了!

张豺此语不仅是为石世拉票,也是一举否决了生母低贱的石斌和郑樱桃的另一个儿子石遵。

石虎信了张豺的邪,却找了别的理由:“我肚子有问题,净生有问题的太子。太子二十多岁就想弑父,石世才十岁,等他二十岁了,我已经老了。”于是与张举、李农定议,敕令公卿上书请立石世为太子,于是立石世为太子,刘氏为后。大司农曹莫不肯署名,认为少主当朝不妥,石虎说:他是忠臣,但他不懂我的心啊。

石虎给石世安排了师傅,不久病重,于是最后做了一些安排为石世铺路:

以石遵为大将军,镇关右,石斌为丞相、录尚书事,张豺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同受遗诏辅政。

用当初张举提名的储君人选给新君保驾护航?这样的安排能稳当吗?不仅我们不信,刘皇后也不信。她与张豺合谋,派使者对石斌诈称:石虎病愈了!

石斌曾任大司马、幽州牧,却因为喜欢喝酒打猎甚至杀了监督官员而被罢官。当时,他刚受命统领姚弋仲、苻洪等豪杰在荥阳平定了梁犊的叛乱。

小编才不会告诉你们,梁犊叛乱的成员就是当初石宣那些被流放边疆的东宫卫兵。

现在石斌得知父皇没事了,又开始放纵自我。于是刘皇后便有了理由,矫命称石斌在皇帝病重期间如此行为,无忠孝之心,免其官,回家反省,派张豺弟张雄率龙腾五百人看守。

石遵从幽州来朝,也被三万禁军打发走。石虎知道后说“恨不见之”。

一次石虎驾临西阁,龙腾将军、中郎二百余人列拜于前,说宜令燕王石斌入宿卫,典兵马,也有人请求以石斌为皇太子。石虎不知石斌已被罢官囚禁,命召石斌来,左右说石斌饮酒得病,不能来了。石虎又命以辇相迎,说要交以玺绶,最后也没人前去。不久,石虎昏眩入内。

临终改了主意想改立石斌却无法操作的石虎不知是否想起了当初他在石勒临死时隐瞒石宏下落的事。现在报应来了,轮到别人隐瞒他儿子的下落了。

不久,石虎就驾崩了。就像石勒再没见到石宏那样,他也再没见到石斌:为免夜长梦多,张豺赶紧命张雄等再矫一次命,委屈石斌先走一步;刘皇后又矫命以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加千兵百骑,一依霍光辅汉故事。

后记

石世继位,尊刘皇后为皇太后,临朝,进张豺为丞相。张豺不受,请求以石遵、石鉴为左右丞相以安其心,刘太后从之。张豺又想杀李农,李农得张举告密,李农率众出奔,刘太后派张举率宿卫禁军围攻。

这样一来,京城便空虚了。

虽然石斌没了,但他原先统领的姚弋仲、蒲洪等豪杰早就有了主意。姚弋仲早就当面指责过石虎没好好教育石宣,又欲立幼主,一旦身死,天下必乱。

众豪杰在班师途中遇到了正在回幽州路上的石遵,说服他以奔丧为由找石世母子讨说法。

石遵很快聚众九万,向京城进发。

他有理由相信,此战必克,此去必可登上大宝,因为他不仅手握大军,更有个最勇敢的前锋叫石闵……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

  • 读通鉴(300)王导作威作福

    读通鉴(300)王导作威作福 咸和九年甲午,公元334年 春,正月,赵改元延熙. 诏任命郭权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1.慕容翰担心慕容家被灭国,故意退兵 仇池王杨难敌卒,儿子杨毅自立,自称龙骧将军.左 ...

  • 石虎肆虐(2)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套路都白给!

    319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任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署石季龙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 石勒是大单于,石虎是单于元辅. 石勒是赵王 ...

  • 激荡四百年:石虎雄风不再列国轻视,代国因拓跋什翼犍而崛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18篇 慕容皝接连大败石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让石虎雄心不再,荒于政事,也让后赵说一不二的权威逐渐荡然无存. 无奈放弃征讨前燕的计划后,石虎变得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下)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风 当考古队员在对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进行发掘时,意外的发现了一组木制漆屏风.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每块木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出土时共有5块.屏风上绘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上)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陶俑 著籍于河内郡温县的司马氏家族,公元265年建立了西晋政权.立国短短半个世纪,在内乱和外患的双重打击下,王朝土崩瓦解,部分宗室成员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公 ...

  • 司马氏出过皇帝,为何到当今居然只有不到3万人?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帝王家族的基因会突然地放大流传,而且这种放大的时间越早,则后代越多.比如对当今的男性Y染色体的上溯证明,在新兴大国国内目前所有男性的70%以上的Y染色体,居然是5000 ...

  • 说好要潇洒,却做了司马氏的官,阮籍是真潇洒还是假风流?

    浩然文史 全博士团队创办的文史科普自媒体3小时前 阮籍生于210年,卒于263年,生活在汉末三国时期.短短几十年间,政治的巨大变迁,无形中改变着士人们的心理纹路.在时政的腥风血雨中,阮籍既没有做曹魏的 ...

  • 司马氏辛苦篡来的西晋怎么那么短命?专家:看看曹丕做了啥

    就算是不怎么懂历史的小伙伴,说起来三国时期,基本也都能侃侃而谈说上几段,诸如草船借箭,吾好梦中杀人之类的.但是三国时期最亏的,恐怕还得说到最后大家打打杀杀几百年,谁也没捞着好处,最后三家归晋. 那为什 ...

  • 诸葛诞叛乱是尽忠曹魏?他并不反对司马氏专权,只是反对篡位

    诸葛诞叛乱是淮南三叛的最后一次叛乱,从诸葛诞的角度来说,包括一部分尽忠曹魏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自保. 诸葛诞和诸葛瑾.诸葛亮兄弟同族,算是诸葛亮的族弟,也是三国中晚期的知名人士.诸葛诞和司马师.夏侯玄 ...

  • 历史上谋朝篡位那么多,历史对司马氏的评价为什么那么低?

    当年司马家族的人要是活到今天,肯定会觉得很不公平.整个一部王朝社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篡位史.那么多人篡位,都没人批评.对于一些谋朝篡位者,比如李世民,历史还给予了高度评价.可是,为什么司马家族篡位, ...

  • 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1)司马氏必然兴旺的家族密码

    今天,我们来到司马懿专场了. 这位中国历史上剧本综合性堪称第一的篡臣代表,将为我们展示一个职场青年,是如何用4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小秘书篡国奠基的基本过程. 由于司马懿这辈子最后那个翻转的名气太大, ...

  • 三国兄弟情:刘关张、司马氏、孙策孙权,哪个最铁?

    说起三国兄弟情,由于那个时候不搞计划生育,所以很少没有兄弟的,所以我们只能挑最出名的几个兄弟作为样板来说说了. 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刘关张兄弟,虽然他们不是亲生的,但是不论是演义还是史实,都记载了他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