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写尽成年人的性爱泥沼和人生困境

早年在大学时,从旧书摊“淘”来贾平凹老师的《废都》,无删减版,对于其中“咸湿”的桥段尤爱评鉴,甚至还会与宿舍哥们、同班同学结合岛国行为艺术进行对比、评价。

即使这样,在公众场合看这本书也总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到了晚上在宿舍被子里又总能看得酣畅淋漓、瞠目结舌。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突然发现《废都》不就是写的每个成年人的性爱泥沼和人生困境么?

一、缺失的遗憾:另类欲望萌生的源泉

需求与生俱来,需要被满足。

但是,部分基本需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那么极其容易发展成为扭曲的欲望。

《废都》中的男主人公庄之蝶,家庭无缺,事业有成,堪称圆满。但他与妻子牛月清在婚姻基本需求层面——性爱需求,并不和谐。

近乎性无能的状态与庄之蝶的文坛“大咖”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细细品读会发现,《废都》中的每个文字都散发了庄之蝶强烈的性压抑,世人都知道,但唯独妻子牛月清毫无察觉。甚至在庄之蝶兴趣勃然,用手挑逗的时候,也被认为是丑人多作怪。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达到健康和自我圆满主要是通过基础需求的满足而不是基础需求的抑制。正因为庄之蝶基础需求被长期遏制,才使得生理需求在他的部分行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全然忘记自己的作家身份,在“求缺屋”的欲海中沉沦。

二、四个女人:庄之蝶的性爱层次与心理需求

基础需求严重缺失极易导致在短时间近乎疯狂地弥补和攫取,但在需求的狂欢过后,更大的欲望也在滋生,心理的多层次需求也日益膨胀。

庄之蝶在和唐婉儿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后,瞬间感觉找到了新的自己。唐婉儿也给庄之蝶打造了一个真正的温柔乡。

在唐婉儿身上,庄之蝶不仅找到了生理满足,更找到了归属和爱的需要,满足了自身的“社交需求”。

这也让庄之蝶在某种层次上实现了性爱的“消费升级”。

但沉沦并没有因唐婉儿就此打住。

被庄之蝶当作私人物品来回转让的柳月,恰似窗前白月光——汪希眠的老婆,人生如焰火在短暂欢愉中绽放自己的阿灿,都是庄之蝶基础需求的升华,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把自己窘迫的人生困进暴露了出来。

三、欲望尽头:女色和名利的美梦

唐婉儿、柳月、汪希眠的老婆以及阿灿这“四朵奇葩”,诚如在小说开头智祥大师说的那样“必将为而所残也“。

一语成谶,牛月清死亡、阿灿离去、柳月的不如意以及唐婉儿被抓回潼关,恰似被庄之蝶所残的四朵奇花。

性压抑引发的性放纵,使得庄之蝶一步一步地被西京文学圈所边缘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背上行囊即将去往深圳的庄之蝶展现了文人的清高风骨,但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在候车室突然中风。

他再也逃不脱这座宿命之城了,死死地陷在了美色和名利充斥的废都之中。这是庄之蝶的命运,但品鉴之下又何尝不是每个成年人的命运?

总体来说,性爱泥沼和人生困境的强烈反差,肉体张扬与灵魂苦闷的尖锐对比,构成了《废都》的思想内涵。

正如贾平凹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上帝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明明是一朵光亮美艳的火焰,给了我这只黑暗中的飞蛾兴奋和追求,但诱我近去了却把我烧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