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趟
相关推荐
-
汉口后襄河公园夕照
(20201011摄影原创) 后襄河公园 "后襄河位于青年路和常青路之间,东与武汉市博物馆相邻.古时为襄河古道,为沼泽之地,泛称后湖.因清末筑张公堤,截断清水源头,逐渐干涸,形成湖塘.洼地, ...
-
汉江似锦桥似虹
公元822年,农历九月初三,白居易在前往杭州任刺史途中,見红日西沉,晚霞尽染江天,新月初升,清露如珠的暮江景色.这是农耕时代古朴清新,和谐宁静的秋江之景.他写下了这首美丽的诗:七绝(暮江吟) 一道残阳 ...
-
交通故事 | 武汉历史上有三个王家巷码头
在整治我市水岸线的过程中,倍受关注的当数王家巷码头.王家巷码头历史有125年或121年之说.125年之说源于厚记轮渡公司开创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121年之说源于利记轮渡公司开创于光绪二十六年( ...
-
鲜为人知的汉口“新河”
武昌有个新河街,在三层楼地区,原来有一条首尾连通长江,河道呈半月形的小河.这里还有座四周环水的洲屿叫新河洲,洲上有原国棉四厂.国棉五厂以及长江船舶设计院等单位,现填平为马路成为临江大道的一段,与武昌城 ...
-
【汉口史话】第一难行大码头,汉口大码头在哪里?
码头文化乃500年汉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 清代汉口沿岸分布着八大码头,上自硚口下至河口长江边, 有艾家嘴.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大码头.四宫殿.花楼等码头. ...
-
寻寻觅觅 穿行在大街小巷
一个人与一条街 但凡一个人上了一些岁数,人生最大的感悟:莫过于感叹岁月像流水般的飞速过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们切切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努力创造出为人一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在汉口土生 ...
-
集家嘴的划子擂到荡
划子,曾经是江城武汉的主要交通工具,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半个多世纪了,在一些公园里还有划子,成为人们的娱乐工具,电动的.脚踩的,用木桨划的已不多见. 从汉口汉水码头看汉阳码头 "廿里长街八码头 ...
-
武汉:硚口的由来
硚口这个名字很特别,有很多人问此"硚"和彼"桥"有什么区别呢?这要从早就消失的袁公堤(也就是今天长堤街的前身)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硚口依汉水兴起,地域内多河流滩涂.河流多了,桥 ...
-
武汉老行当四十一 木划子人
武汉有歇后语"集稼嘴的划子--擂着淌".说的是在汉水的集稼嘴过渡到汉阳或到武昌,由于水流速快,不用力划船,到不了对岸.比喻做事不能耽误,要抓紧时间. 武汉市区的木划子,是从划渡开始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晴川阁的烟火味
大约在1956年前后,湖北人民出版社发行了一组"武汉风光"四条屏的年画,内容为看官们熟知的一些本地景观,如东湖.宝通寺.孔明灯-等等. 作品的形式为水彩画写生,作者有中南美术专科学 ...
-
记忆中的风景丨“不靠谱”的汉阳古琴台
一般来说,风景画是以风光景致为题材的绘画. 但自17世纪西方蛮夷的风景画独立成科以来,很多画家偏爱描绘由历史古迹形成的人文景观,如德国画家A·丢勒.荷兰画家J·雷斯达尔和J·霍贝玛等人的作品. 曾经在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 ...
-
记忆中的风景丨老武汉的警钟楼与奥略楼
周日得空,去一趟三官殿,看了正在举行的"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不料,其中有一张水彩画,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小小的,仅约4x4篇幅.画家名叫严云开,题目为 ...
-
【图文】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鼓楼洞与司门口
日前的省美术馆,正在举行"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当踱到田少鹏的油画<古楼洞>前,我的眼球被画面上浓郁的色彩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一时间仿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
<汉口中山公园大门>是一幅水彩画的创作. 看官们第一眼瞥见它的时候,心里不免会犯嘀咕:这是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吗?也难怪,尽管大家的眼神都很好,一般到了公园总是紧盯着美女,当然不会注意大门的 ...
-
记忆中的风景丨黄兴铜像如何从蛇山跑到龟山
随着网络世界的兴旺发达,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老照片浮出了水面. 有图有真相,泛黄的历史场面使人触景生情.记忆犹新,不由得让喜欢扯蛋近代美术史的笔者,也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近日在乱翻武昌古城的文件夹 ...
-
记忆中的风景丨芳草萋萋鹦鹉洲
闲暇无聊,翻看了一下黎雄才的画集,发现其中有二张鹦鹉洲的写生. <汉阳鹦鹉洲所见>(中国画·1955年3月11日)黎雄才 提起鹦鹉洲,看官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著名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