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行当四十一 木划子人
相关推荐
-
武汉:硚口的由来
硚口这个名字很特别,有很多人问此"硚"和彼"桥"有什么区别呢?这要从早就消失的袁公堤(也就是今天长堤街的前身)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硚口依汉水兴起,地域内多河流滩涂.河流多了,桥 ...
-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 ...
-
市河桨音(下)
十年前的照片,现在常熟城区河道中再也没有小划子船了. 江南水乡古城,最迷人之处就是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桃红柳绿烟雨朦朦中,一舟一翁摇桨击水而过,有吟不尽的诗情画意. 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水路是物资 ...
-
期待三峡美景——跟我走三峡(一)
旅游喜欢清静,好尽情地包揽祖国的大好河山,美美的品味异域风情,潇洒放飞一下自己的心灵,及早实现自己的一些意愿--. 长假后,立马出发,走向向往已久的三峡. ^ 青岛地铁 九日下午,我选择了地铁.高铁. ...
-
武汉百年(2)
民初,武昌,奥略楼. 让我们用100张照片 还原武汉百年历史 1913-1915年,从蛇山看长江. 1913-1915年,武昌城外. 1916年,汉口,中国 ...
-
武昌、汉阳和汉口是怎么合并为武汉的?
大家好,我们的思淼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武昌.汉阳和汉口是怎么合并为武汉的?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武汉,是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它是国家重 ...
-
武汉老行当四十四——耍猴人
武汉人有句俗语,说一个人衣服穿得短小,称为"猴把戏".这里与一个老行当有关--耍猴人,他们曾流行于全国各地.操此行当者,以猴为戏,深受男女老幼的喜爱.他们带着猴子,游走于江湖,没有 ...
-
武汉老行当四十五——报关行
1862年1月1日汉口江汉关成立后,凡是进出口商品,无论土产或洋货,均须由进出口商将货单报送海关,请求验关征税,等这些完成报关手续以后才肯放行.本来蛮简单的,由于江汉关的税务司和具体经办人员都是外国人 ...
-
【武汉老行当】钱庄的兴起与衰落 银行取而代之
钱庄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金融业组织,它最初是经营不同货币的兑换,称为钱店.后因币种繁多,之间比价经常波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便应运而生.武汉三镇中,汉口最早有钱业,大约产生于清道光年间,钱 ...
-
武汉老行当 ▏烟业 完税大户
太古洋行码头工人搬运烟箱. 卷烟在武汉没有流行之前,人们一般吸用水烟或旱烟,烟叶行集散河南许昌.邓县.襄城和湖北均县.黄冈.咸宁.孝感.黄梅等地,以及西南.西北诸省的烟叶.在1915年有烟叶行162户 ...
-
武汉老行当 ▏鱼行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老行当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地处江汉交汇,自古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鱼业开始于渔人,不管是网捞钩钓,都以卖钱谋取生计.后来,劳作的与贩运的分开,鱼客与鱼贩分工,鱼行就开始出现. 每当鱼产丰盛时,打渔 ...
-
武汉老行当 ▏会馆与公所 商家的会所
粤东公所(广东会馆) 自明末清初起,汉口即为各省商贾来此贩卖与采购的集散货物中心.商品交易多,则经营商品的商人也多,籍贯同属一个地区的称为同乡,经营同属一种商品的称为同业.交易越频繁,越是需要订立一个 ...
-
武汉老行当—— 篾匠
前不久,我去湖北赤壁羊楼洞古街,在街上发现一家篾器店,里面出售各种篾制品,我买了一把竹制小雨伞.在我们武汉周边农村,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躺椅,晒垫,凉席,桌子,板凳:小及斗笠,提篮. ...
-
武汉老行当——木匠
木匠,是人民生活中最不可缺的工匠之一.时至今日,此行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不时可以看到有的人家请木匠为孩子打造结婚家具,大多在小巷子空地上扯起帆布棚子, ...
-
【老行当】面馆 武汉人过早少不了面
19世纪中叶,汉口开埠后,前来汉口的商贾,日益增多.尽管武汉有代表本帮风味的武鸣园.老大兴园等颇具特色的专业面馆相继兴起,品种也有增无减,但仍不足以应其需要,因而苏.浙.宁.徽等地的佳肴面食,也就跟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