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真武汤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的真武汤与现代疾病(水肿、眩晕、结肠炎)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处方: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切)9g .附子5g(炮).本方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 功能主治:温阳利水.治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
-
方剂学祛湿剂温化寒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 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组成] 茯苓四两(12g) 桂枝三两(9g) 白术三两(9g) 甘草炙, ...
-
真武汤救哮喘危症医案
真武汤救哮喘危症医案 <李翰卿语录220则> .真武汤,用治喘证.咳嗽.气短.心脏病等,辨证着眼点在于有水气而属寒性者,用之即效.本方为治阳虚不能化水而设,虚者应加人参,临床如见浮肿不得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真武汤
真武汤主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委: 小便不利水湿停,阳虚水肿可用尝.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症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 ...
-
陈潮祖:《伤寒论》真武汤适用的症状与病机
陈潮祖:<伤寒论>真武汤适用的症状与病机 锦绣华年 2020-06-02 导读: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着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 ...
-
伤寒论17: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枳实汤、栀子干姜豆豉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
" 概要:栀子豉汤(弱者先汗后下一点烦热胸闷,胃胀,常下利不用),肠胃保养很重要(不在外面吃饭),栀子厚朴枳实汤(心烦腹满弥补方,厚朴移湿枳实宽肠),腹部虚实胀满都用厚朴,胸胀心脏病用枳实( ...
-
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伤寒论67条】伤寒,...
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主要用于中医辩证为心脾阳气不足,水气上逆证. [伤寒论82 ...
-
答摩课堂硬核伤寒论之真武汤解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84讲》真武汤证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
《伤寒论》治水方之四:真武汤与猪苓汤
2016年10月25日 · 来自专栏 <伤寒论>中的智慧 作者:陈明 肾主水,肾脏功能失调,最容易引起水液内停,<伤寒论>根据不同情况用真武汤,或猪苓汤治疗. 肾主水的生理与病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温经方剂类(4)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
(4)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 组方:茯苓15克 芍药10克 白术10克 生姜10克 附子5克 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