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生日,我去闭关冥想了十天 (1)

很早以前,就在网络上看到过别人写的帖子,是去尼泊尔、印度这种地方,闭关禅修十几天的经历。交出手机、电脑、一切电子产品,不能读书、写作,也不能与人说话,在一个小院子里,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觉、吃饭、冥想。
看到别人写道在这种最极限的与自己内心相处的环境里,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有了种种对天地和自己的感知,一直想去试试,可又觉得一路跋涉到那么远的地方,还要脱离自己的生活十几天,实在忐忑不安。
今年大概三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忽然发现,这种禅修中心其实在美国也有,最近的就在Delaware州,离我家所在的新泽西开车只需要两个小时。禅修中心的课程,其实是全球连锁,都是去学习一种叫Vipassana的打坐方式。
Vipassana,中文译作内观,最初起源于印度,是释迦摩尼自己开悟、实现涅槃后,传授给弟子的,一种可以让人无差别从痛苦中解脱的方式。释迦摩尼坐化后,这个方法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但后人对它的理解总有偏差,在传授别人时,少不得有画蛇添足的地方。有些练习的方式多一些或少一些技巧,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在印度就失传了。只有缅甸等一些地方,还有一些禅修中心,教授最正宗的Vipassana。
20世纪中期,Vipassana的禅修方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进入禅修中心学习。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也就是我们这次去禅修听到的所有的指导音频背后的导师:S.N.Goenka (葛印卡)
1924年,葛印卡出生于缅甸,本来是富商之家,衣食无忧,生活几乎没遇到什么大困难。就在他31岁的时候,突发恶疾,头疼不已,找遍了世界各地的医生都无法治好。
这时,葛印卡的一位好友,指点他去缅甸的Vipassana禅修中心试试看,据说有不少人去过之后,连身体上的病痛都消失了。葛印卡慕名拜访时,当时的老师Ba Khin却说,Vipassana并不是用来治病的,是教人进行精神修行、脱离尘世痛苦的一门方法,并不能保证止病除痛。葛印卡纠结一番还是接受了,打算尝试一下,最后治不好病也认了。
最后,葛印卡在缅甸修了14年的Vipassana,大彻大悟,从此开始走上了教授和传播Vipassana的人生道路。最开始只是想帮自己的父母、亲人解除心灵上的苦痛,但他教得实在太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跟他学习Vipassana。于是他就在印度设立了禅修中心,所有进来学习的人,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食宿全免,唯一的要求,是要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下,按照他教导的方式,听课,并打坐十天。
就这样,禅修中心从1988年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这个模式也被无数从中获益的人,经葛印卡授权后推广到世界各地,在94个国家里有341个Vipassana禅修中心。课程的材料、视频、音频,都是葛印卡亲自录制,带着印度口音的英文授课,绝对原汁原味。
每次10天的封闭式训练营,会有两个助理老师,负责带着大家冥想、并在每天固定时间解答一些管与冥想的问题。10天的过程中只能吃素,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往届学生,回来进行自愿服务,也会跟大家一起练习冥想。
Vipassana禅修项目有一个全球通用的官网:https://www.dhamma.org/。进去后点击上面菜单的”课程” (Courses),输入所在地区,就可以看到最近的课程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冥想中心关门了,有些只能招平时1/3的学生数量,所以基本上开放报名后的一分钟之内,所有的名额都会被抢光。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偶然找到这个网站,决定去试试4月21号到5月2号的训练营。选择这个时间段,只是它是最近一次开放报名的项目,恰好又在我生日期间(4月25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觉得”生日”是一个让人难以感受到真正快乐的日子。我们总是容易对这一天有太多期待,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别人的关注与祝福。可世事无常,期待总会落空,即使生日这一天顺心顺意,我们也早就过了活在童话之中的年纪,知道迟早要回归平凡的生活
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期待的、想要的,总是不能事事顺心,难免要经历失望。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时常遭遇意外,或者自己付出了却得不到,或则遭遇无妄之灾、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我们追求财富、事业,想要人生收获满满,可世界总是充满各种挫折和困境,在千锤百炼的外界环境里,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不要放弃、失败了也没关系。
在无常的世事面前,“我”是多么地渺小
”生日”这个日子,就好像是上天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用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让自己活在“我很重要、我很值得”的梦幻泡影里,但它无法解决任何根本性的问题,这一天过去之后,我们依然要回到生活中起起落落。
这一年,我隐隐觉得,不想要以彰显”自己”的方式去庆祝27岁生日,反而想去一个不能与外界交流,只能内观打坐的地方,好好看一看那个”自己”,真正与它相处。
我也是非常幸运,和昱辰一起报名了这一期,本来两个人都上了等待名单,能否入选要通过抽签决定。离入营还有三个星期的时候,我们相继都接到了入选通知。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跟老板请假、托朋友帮忙照顾猫和狗、处理好财物和家庭上的种种琐事、跟朋友和家人说明我们要“失踪”十天……
即使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去之前,我们也反复讨论过,确认这次体验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尝试的。临出门那几天,我还是焦虑感爆棚,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心口微微拧紧的凉意。我有好多恐惧,害怕脱离这个世界那么久,害怕休假时工作无人处理。我不知道这十天自己要面临什么,但隐隐知道,这会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挑战,而我也会有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体验。
Day 0
4月21号,工作了一上午之后,我们开车把小狗送到朋友家,然后南下两个小时去冥想中心。说是五点之前check in就可以,我们其实三点多就到了,先去吃了一顿汉堡,然后在冥想中心对面的停车场,一边给车充电,我一边开始疯狂用手机操作各种琐事,包括把所有的工作邮件都读了一遍,该安排的事情一遍遍叮嘱同事。
越接近这个完全封闭的环境,我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就愈发强烈。
(快五点时,开车驶进冥想中心的院子)
五点快到了,我们终于紧张又忐忑地开进了大门。这里环境简陋,只有三个平房,被低矮的栅栏围了起来,但有一大半的面积都是草坪、绿地和大树。我很快注意到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充满了自然的节奏和韵律,仿佛在进行一场无人指挥的大合唱。
悦耳的鸟鸣让我心情平静了下来,我想着,在与自然如此亲密的环境里待上十天,也是不错的吧。
Check in的地方在食堂,几张简易的桌子,手续也很简单,填几张表,提供一下COVID检测的阴性证明,就可以去房间休息了。这里住宿环境还不错,男女分开,每个人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独立卫浴,还有一个小衣橱。
看了一下地图,三个平房分别是食堂、宿舍和集体打坐的大禅堂。项目正式开始后,每天行走的路线都有严格规定,男女不会交汇,也不能隔空说话、打手势,这里的规则是所有人都要遵守”noble silence”。
我忽然紧张了起来——我一直是个在亲密关系上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很容易依赖别人,晚上连自己睡觉都会害怕。要跟昱辰分开这么久,还不能跟外界交流,我真的可以吗?
(就这样迎来了精神世界完全分离的10天)
晚上五点,所有人都集中到食堂,听了一些接下来几天的基本流程、取餐的注意事项、跟COVID有关的一些防护等等。然后正式开餐,吃的意料之外还不错,虽然都是素菜,但有很多好几道菜,有各种酱料、甚至还有老干妈,还有沙拉、蔬果、姜茶。晚饭后,休息了一下,6:30就正式去禅堂集体冥想了。
我之前有过在网上看了一些教程,自己练习冥想的经验。只不过自己在家练的话,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能坐二十多分钟已经是极限了。这回第一次去打坐就是一个小时,而且也没有什么教程。
晚上打坐开始,一上来就是一个老迈的声音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梵语哼唱……我听得非常不耐烦,心里一阵强烈的烦躁,大脑也是四处游离、完全无法专注。心中一阵莫名其妙,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哼唱好不容易结束后,葛印卡充满了印度口音的英语开始出现,一开始我还听得比较吃力。这教程大意就是说,冥想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子和嘴唇上方的三角区域,只关注自己的呼吸。不要在脑子里数数,不要想象自己发出某种声音,就是观察呼吸本身。呼吸在身体最直接产生作用的区域,就是鼻腔,所以关注这个部位,身体真实产生的感受就可以,不用去看腹部、心脏之类的其他地方。
教程音频里还提到了“戒定慧”的概念。
“戒”(梵语中是sila),要求人们戒杀生、戒偷盗、戒淫欲、戒妄语、戒酒。感觉放到现代社会,规则有些古老,不过大意还是一样的。人生在世,大部分的痛苦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心魔”,在尘世中生活,总有这样那样自己在意的事情,也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被激发种种负面情绪。
其实来到这里打坐,本身就是“戒”了。
让自己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心绪自然就会更加安宁一些。换句话说,当外界环境已经如此如古井一样不起波澜,如果内心还是有丰富的情绪变化,那就纯粹是自己的问题了。既然打坐的目的是破除心魔,获得更多的内心平静,自然还是需要到一个更加”纯粹”的环境,直接去观察自己的内心真实的状态。
“戒”之后的“定” (samadhi),其实就是打坐的意思了。葛印卡说,我们会通过长时间的打坐,训练自己的大脑的定力、专注力,当专注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智慧(panna)。这句话听的我心头充满疑惑——什么叫产生智慧?这里又不让看书,不允许交流,难道智慧是自己坐在这里观察内心、观察身体,就会忽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吗?
第一个晚上的打坐,即使听到葛印卡说只能关注鼻子周围的三角区域,我还是不自觉地开始数数。以前在家冥想时,我总是会听点音乐,或者数着自己的呼吸从1 到6,来帮助自己专注,减少走神。这就让我清空大脑,只是看着鼻子区域的专注变得愈发困难。
一个小时,走神了无数次,感到腿疼不停地换姿势,最后终于熬过去了。我叹口气,心下戚戚,想着这才是第0天,后面还有整整10天的打坐呢。
Day 1
第一个晚上,我就失眠了。
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席卷了我。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怕黑,怕孤单,怕未知的事情,只有在人群中、或者和亲密的人在一起,才会觉得幸福和有安全感。如今独自一人睡在这个小房间里,感觉自己好像被遗弃在了荒野之中,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好不容易进入睡眠后,居然做了很多关于冥想的噩梦,看到自己进入了完全无法理解的意识状态,吓得我一身冷汗。
凌晨三点我从梦中惊醒,就再也睡不着了。窗外传来凄厉的乌鸦叫,更是让我毛骨悚然。
禅修中心的规则,是每天4点响起床铃,4:30-6:30冥想两个小时,6:30吃早饭。这两个小时可以去大禅堂集体冥想,也可以就在自己的宿舍冥想,全靠自觉。三点起床熬了一个小时后,等到了4点的起床铃,忽然觉得大家都起了,我冥冥之中”有伴”了,觉得没那么害怕了。迷迷糊糊爬起来试着坐着冥想一会儿,一阵巨大的困意袭来……我又倒在床上睡着了。
醒来就到了吃早饭的时间,我只能安慰自己说,没事儿没事儿,第一天嘛,还需要适应这种孤独和恐惧,明天争取按时起来。
早饭吃得很简单,水果、面包、牛奶,不过跟晚饭的风格相似,有花生酱、果酱、芝士、奶油……涂涂抹抹还是能吃得很香的。饱餐了一顿后,8:00开始到大禅堂集体打坐一个小时,然后从9:00-11:00又是自由练习时间。
(食堂外部的样子)
上午尽管我百般努力,大脑还是一副没睡够的感觉,一直在做白日梦。
各种奇怪的场景纷纷踏来,如梦境一般毫无逻辑、彼此之间没有关联的画面,此起彼伏占满了我的脑子。我时不时就被卷走,像忽然睡着一样,坐着坐着忽然脑袋一沉,赶紧起来晃晃头试着继续专注。大禅堂里的其他同学也好不到哪里去,移动身体的声音、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挠痒和吸鼻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感觉大家都在这一个小时的打坐之中挣扎。
11点吃午饭,又是十分惊喜的环节,与昨天的口味完全不同,是那种墨西哥风味的豆子汤,里面有很多炖地十分入味的蔬菜和土豆。我吃得津津有味,非常满足。
午饭后,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白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跟老师一对一谈话。我去问老师,我在冥想的时候,有时经常能感觉自己的意识进入了奇怪的状态,比如说好像变得很高,身体变得很小,或者忽然开始自己旋转,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每一次在冥想中出现这种“另类”体验,我都有点小兴奋。一方面是它跟我们平时生活中对身体的感知方式不同,又好奇又刺激,也带着一点小小的惊惧,另一方面是我总是暗暗觉得冥想这种东西,就像人做任何事一样,总是要看到效果的吧。有时忽然出现旋转感时,我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坐着旋转木马的小孩子,整个身体都十分放松舒服。
结果,老师一句话打消了我的兴奋:要关心这些,这都是大脑在专注状态下的自然反应,不代表任何事情,也不反映你冥想的进度。在这个阶段,就踏踏实实的练”基本功”,观察自己鼻子周围三角区域的呼吸,练专注力和基本的定力。
好吧,我虽然有点失望,但也看到了自己有点急功近利的一面。告诉自己既然来了,有十天的时间,就踏踏实实在这里,照着人家教的方法学下去。老师又不断强调,来到这里学习Vipassana,一定要把之前关于冥想的所有印象都抛弃掉,完全按照葛印卡教程说的做。我也点头称是。
下午的冥想,我的状态好了许多。我开始摆正心态,不在脑子里查自己的呼吸,也不去追求那种有点”另类”的体验,就是踏踏实实的看自己的鼻腔区域。按照葛印卡教程里面说的,这个阶段,就是观察鼻腔区域产生的真实感受。比如说空气是从左鼻孔出来还是右鼻孔出来?是热的还是冷的?是湿的还是干的?能感受到鼻腔内部的触觉吗?空气喷到嘴唇上方的皮肤,会产生什么感觉?
我屡次尝试专注在那个区域,渐渐发现大脑的专注力是可以被”调动”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打开一本期待很久的书,忽然进入了书里的世界,外界环境都如行云流水一样消失在感知之外了。那种“忽然专注”的感觉,在大脑里似乎是有一种生理上的变化的。
就好像我们忽然用力举起一样东西,手臂的肌肉会感觉到变化。大脑里的神经网络可能也有类似于肌肉的运转机制,让每一次在冥想中试图专注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颅内某个地方稍微疼了一下,然后意识会清明一会儿,鼻子区域呼吸带来的感受变得极其清晰。
但这种清晰的感受只是暂时的,大脑仿佛有一套自己的自动化系统,专注一会儿就要跑来跑去,完全不受我控制。中午吃的菜、工作的情况、朋友的生活、狗狗好不好……莫名其妙的思维涌来,我只能不断的去让大脑”使用”专注力。
几次走神后,我开始非常崩溃,感受到心里巨大的挫折感和沮丧感。这比在家里听音乐+数呼吸的冥想方式难多了。我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学这些我完全感受不到力量的东西?自己在家偶尔练习一下也是一样的吧?
这种挫败的情绪,激起了我更多的念头,我想起自己的工作、生活,那些想法如同波纹一样荡了开去,给我描述了一个充满黑暗和落寞的世界。我开始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生活失败,现在还要在这个地方浪费十天的时间……巨大的痛苦让我几乎想立刻从禅堂飞奔出去回家。
我只能拼命遏制住自己这些念头,好在平时学习的那些关于正念、心理学、佛教的知识还是有用的。理性的大脑让我意识到,所谓”起心动念”,就是如果心乱了,沉浸在一个情绪里走不出来,对待整个世界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候不能任由着这些负面的想法和念头自由发展,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停止这些偏离本源的思考,回归到情绪和当下本身。
我意识到,那种让我觉得”挫败感”的情绪,是来自于打坐屡次走神的不顺利。为什么打坐走神会让我这么痛苦?我忽然意识到,因为我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学习过关于冥想的知识,自己又有过练习,来到这里应该一日千里地有进步才对。也许是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要成功,所以不接受挫折和失败。
我回归到这个深层的念头,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降低对自己,和对这十天的预期,我就是个弱鸡,这十天浪费了就浪费了,都无所谓,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是一条好汉,根本不求获得什么精神上的成长了
不断给自己灌输”降低预期”的念头,果然我开始平静了下来,那种挫败感渐渐消失,我又回到了”当下”,唯一存在的就是我在这里,我在呼吸。
下午的日程和上午很像,1点到2:30自由练习,2:30到3:30集体冥想,3:30到5点自由练习。5点到6点茶歇。没有晚饭,只有水果和茶,老生还被要求不能吃水果。茶歇后6点到7点继续集体冥想,7点到8点看开示(就是葛印卡专门为十日课程设计的讲座,全球通用)。开示结束后继续冥想到九点,然后回宿舍睡觉。
看开示的时候,我第一次在视频里看到了葛印卡老师的样子。那个在音频里老旧沉闷让人犯困的印度口音英语,终于有了一张对应上的脸,长得像弥勒佛一样,一脸平和慈善。在开示里,葛印卡也终于开始讲冥想的技术原理,我也从原理上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只能专注在鼻子周围的三角区域,不能数呼吸或想象发出某种声音、或观察身体的其他地方。
葛印卡一直提到一个词叫“sharpen your mind”。意识的专注力是需要练习的,就好像一束探照灯,如果照的范围太大的话,就不够亮,但把范围缩小到一个小区域,就能发出最强的光。当我们只把意识放在鼻子周围,不去在全身游走、或观察腹部的时候,提高专注力的效果是最好的。
这种意识的专注力,就好像修行一门高深武功时,最最基础的基本吐纳一样,必须要把基础打好了。在最开始练习时,如果想象发出一个”om”的声音、数呼吸、或者听音乐,的确会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但在冥想的练习中属于“作弊”——就好像戴着游泳圈练游泳一样,很难真正学会什么叫做”专注呼吸”。
所以Vipassana,就是这样一门踏踏实实的学问。从最基础的观呼吸开始,单纯观察鼻子区域的感受,用最纯粹的办法、借助最少的外力,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万丈高楼平地起,练好基本功才能体会到冥想对精神发展的意义。
葛印卡老师的开示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一天的练习下来,我也终于明白了这种枯燥的好处和意义。
开示快结束时,葛印卡提到了一些更为宗教,或灵性性质的东西。他讲到呼吸是意识和物质的分界点,世界的真相不在于外部的物质世界,而在于内部的精神世界。我们生而为人在世界里感受到的所有的痛苦,都并不是因为外界的变化刺激,而是自己内心的桎梏。所有人面临的痛苦都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自己的问题,也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当我感到生气、沮丧、难过的时候,肯定是因为外界环境变化,从而自然而然引起了内心的感受,怎么会是自己的问题呢?
葛印卡说,十天的Vipassana练习,最终是为了让人看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意识到解决痛苦的方式在于”内观”。这个过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极其痛苦的。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向外归因,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是环境的问题、是自己运气不佳,怨天尤人,或被情绪操控着去控制一切。
人总是不肯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动权。当Vipassana冥想告诉人们,问题的根源在于你的内心时,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不去看到真实的自己。所以十天的课程里,第二天和第六天都有大量的人放弃。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都会得到巨大的收获。心里沉积的障碍被一扫而空,而且人生中很多从前积累的问题和痛苦会不断的浮上来,再通过内观被解决掉
我忽然想到,如果把大脑比作电脑的话,这种感觉好像是给大脑”杀毒”啊。当电脑有病毒时,打开网页、玩游戏、回邮件都会卡,我们都知道根本原因不是我们用电脑操作这些事情,而是电脑自己内部的问题,内因决定外因。葛印卡说的用内观来解决痛苦,就是只有先把大脑的病毒清理干净了,它才能够高速运转,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面对日常生活。
开示结束时,我的感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从理论上了解了Vipassana试图做到的事情后,我的雄心壮志又熊熊燃烧了起来——我一定不会放弃,会在这十天坚持下来,把自己大脑的病毒清理干净,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Day 2
虽然昨晚听完开示感到信心满满,等到黑灯自己试着睡觉后,还是挣扎了很久。又一次响起的乌鸦叫,依旧吓得我寒毛直竖。我甚至想着,反正也知道内观才能解决痛苦,如果还是睡不着或者做噩梦的话也不行啊,明天就走吧,大不了自己回家练呗……
不知道几点睡着的,居然没怎么做梦,睡得很沉很香,连4点的起床铃都没听见,睁眼直接七点了。我记得7:15早饭就结束了,赶紧简单洗漱一下冲了出去。
8:30的集体冥想,我本来想着今天精神不错,这次一定要踏下心来好好观察鼻子的三角区。结果又开始做白日梦,身子不自觉地晃来晃去。一个小时,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呼吸,而不是被大脑里出现的奇怪场景带走的时间,屈指可数。集体冥想结束后,我试着自己继续在禅堂练习,还是一样的白日梦,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沮丧极了……只能不停安慰自己,我平时在家也是上午精神不好,要喝很多咖啡,下午就好了。
中午我小睡了一会儿,想着可能还是没睡好才做白日梦。到了下午的集体冥想,我满心期待着自己终于可以专注了,结果大脑依然不听话的四处乱跑。这种乱跑,完全游离在我意识的控制范围之外,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小舟,毫无任何控制能力,只能跟着乱飘。
一个小时一到,我就第一个站起来冲了出去,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禅修中心不让快跑,我只能怒气冲冲地走回宿舍,拿起枕头在床上砸了两下,心里更多是对自己的愤怒。
凭什么?不是说好清理大脑病毒吗?为什么我就这么没用!天天做白日梦,怎么内观啊!
无声地发泄了一通后,我平静下来,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放弃。
吃完饭的时候,我在食堂对面碰见了昱辰。我们隔得很远,只能站在属于男生和女生不同的区域里,但他充满担忧地看着我。集体打坐是男女生都在大禅堂,他就坐在我斜后方,应该看到我哭着冲出去的样子。他指了指车,意思是问我要不要回家,我此时冷静了很多,摇摇头,又比个大拇指,意思是我还能坚持。
吃完饭后,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宿舍休息。这时正值傍晚,阳光正好,我坐在禅修中心草坪中央的树桩子上,闭着眼睛听着空气中此起彼伏的鸟鸣,感受着微风拂在脸上的感觉。忽然开始越来越放松,感觉一整天的烦躁和痛苦被治愈了。
我告诉自己要不断降低预期,就算每次打坐都在走神,我也认了。“来都来了”,我就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这十天好了,尽量去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晚上的集体打坐,也许我终于处理好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一次我居然非常轻松地进入了专注状态。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里人家修习内功都是气沉丹田,我这是气沉鼻孔,努力将所有的感知力都专注在鼻子附近。
我的内心开始越来越沉静,心里一种美好的感觉渐渐涌现。大脑里闪过一些平时生活的片段般的回忆。我忽然发现一些很简单平凡的回忆,带给了我一种强烈的温暖和感动。这种内心的触动,是平时忙碌规律的生活里不曾注意到的,但在此刻十分专注的状态下,内心如同渐渐涌出一股暖流,让我浑身上下都舒畅了起来。
 
我可能是感受到了一种叫“爱”的东西。是一个不问时间、不问意义,全然在当下的这一刻,感受到内心无比的平静和满足的状态。
我忽然想到上个星期我在阳台工作,有一只大蜜蜂飞了过来,在地上有影子。小狗在旁边疯狂追着地上的影子,昱辰恰巧也上来,看着小狗蠢蠢的样子,我们一起哈哈大笑。然后又都静静地没有说话,看着Tifa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快乐里。
在冥想中,这一幕忽然又出现在我的大脑里,我忽然就开始流泪了
那一刻的感觉就是“爱”,就是生活的意义,是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只是曾经的我感受“爱”的能力太微弱了,总是沉浸在自己大脑的病毒里,烦恼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在专注于呼吸时,所有的杂念、思维、理性都暂时休眠。我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放松身体,每一次呼吸,都打开自己的内心和身体。我的意识回归到一种纯净自然的状态,那种强烈的“爱”的感受,就不自觉地涌出来了。
这一个小时的冥想过得很快。哼唱声再次想起,意味着冥想还有5分钟就结束了。再次睁开眼时,我已经是满脸泪痕,心里却一片光明,仿佛被上帝之手触摸过,这个人都陷在柔和温暖的泡泡里。
晚上的开示,葛印卡讲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获得幸福、通往涅槃/开悟的终极道路都是无差别的,就是多做善事,少做恶事。
但是善和恶的标准却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取决于做事的人带有什么动机
简单来说,“善”就是纯粹的利他,“恶”就是纯粹的利己。一件世人看起来以为是“善事”的事情,比如说捐款捐物,如果是为了自己被别人夸赞、被后人记住,那就是“利己”的动机,并不是善事。同样,一些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事情,如果做事的人内心是真的为别人着想,用温柔良善的心态去对待别人,那这就是一件“利他”的善事。
一切那些我们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负面情绪,比如嫉妒、厌恶、恐惧、烦躁,都会展示出对他人的敌意,都属于“恶事”。那些真正理解他人,与人共情,与人和解,站在他人角度想问题,并真的付出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成长,传递爱的,都属于“善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说佛教中的“因果报应”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说做了恶事,会做到来自于世事的“惩罚”,而做了善事则会得到奖励。“业报”是一种体现在精神上的能量。而非物质。
佛教认为所有痛苦都是精神上的痛苦,并不是外界环境造成的。内心扭曲、贪婪、不知满足、沉溺于欲望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会觉得焦虑和痛苦。内心平和、知足、喜悦、自爱的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像一朵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每做一件利己的“恶事”,心里痛苦和扭曲就会多一分,也就让自己离终极幸福的道路越远。每做一件利他的“善事”,因为内心超越了自我,表达出来一种真挚的、属于无条件的爱的情感,就是在消解自己的“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平和、幸福和快乐。
但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是没有那么清晰的。
比如说父母鸡娃这件事情,可能父母自己觉得都是“利他”的事情,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成长。但父母在鸡娃的时候,给孩子传递的能量往往是愤怒的、压抑的、斥责的,而非宽容的、接纳的。鸡娃是“有条件的爱”,是只有孩子考了一百分,父母才会给出积极鼓励的感情。但真正利他的“善事”,是“无条件的爱”。不需要对方做出回报,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一种纯粹的善良。
什么时候父母对孩子做的事,能真的称之为带着“无条件的爱”的“善事”呢?恰恰是父母放下了对孩子的要求、期待的时候。今年大热的剧《小舍得》,我在入关前看了一半,出关后补完了,更是清晰的明白了葛印卡所说的“善事”与“恶事”的区别。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利己的动机
比如说用孩子来给自己“长面子”,把自己不顺利的人生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孩子考一百分,来获得自己是一个人生赢家的错觉。《小舍得》的父母鸡娃给孩子鸡出了心理问题,差点有自杀倾向,两个妈妈,田雨岚和南俪终于大彻大悟,决定放下自己“小我”的利己的心态,推翻自己曾经对孩子的期待,重新给他们无条件的爱。这种从利己到利他的心态走向,才是一个最终会让两个妈妈也获得更多内心成长的”善事”。
那如果不鸡娃,是不是就是放下了所有对娃的期待,放任其自由成长?那样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吗?对自己也是一样——佛教总是说不应该产生执念,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自己产生期待,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树立更多的目标吗?
对自己的期待,和对娃的期待,其实都应该建立在”觉知”和”客观”的前提上。
如果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终极追求是获得永恒的内心平静”这句话,就应该知道,什么是更好的自己、每个人应该追求些什么才能走向这条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取决于我们当下的精神状态,那些痛苦的小我的形状是什么,那些久久无法释怀的难受到底长在哪里。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同样的外在的、物质的目标,可以给两个人带来相同的精神成长。
所以,在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足够的内在觉知的前提下,我们树立起来的期待,很可能都是基于小我的恐惧。是和他人比较,想要当人上人的欲望;是不甘落后,怕被社会抛弃的恐惧;是家庭原因树立起来的自我形象,让自己必须有责任感、足够优秀。这些期待,其实真的被满足了,可能也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依然煎熬、感到不满足。
觉知,觉知,说到底了还是觉知。内在的世界如果是一片混沌,所有对外在世界未来方向的想象和指引,可能都最终将我们带向更深的痛苦。也许唯一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当下,都去拥有内在觉知,判断那个动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是服务于小我的恐惧,还是真正的内在自我的成长。
想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每天在这里打坐十个小时的意义。
我们行走在这个世界,我人生过去这27年,什么时候真正向这样,去观察自己的身体?我花了太多时间和自己的大脑相处,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大脑不断在制造幻觉,让我们苦苦追寻,创造各种各样的现实。我从未在当下,去好好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或者说即使我看了,停下来了,我缺乏觉知的意识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做这件事,到底动机是什么呢?
只有在每一个当下去观察自己,才能判断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无法判断动机,人生的一切选择,都像是黑着灯在迷宫里面瞎走,走着走着就撞墙了。
最基础的冥想练习,就像是给自己黑暗的内在世界,点上了一根蜡烛。这根蜡烛一开始非常微弱,需要不断的专注力和定力的练习,才能给蜡烛提供发光发亮的空气。
我们常常说的“拥有觉知”、“看到内在自我”,为什么这么难做到?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能力!就像没训练过的人不可能跑马拉松,没举过铁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卧推80斤是一个道理。觉知觉知,就是大脑向内探寻的能力,也是身体的机能之一。曾经的我凭什么想着,只需要读点心理学和灵性成长的书,明白了小我、我执、觉知这些词汇是什么意思,就拥有了可以清晰判断人生的能力呢?
不下苦功,焉得结果。不去扎扎实实地在这里坐上十天,光是明白了道理又有什么用呢?
葛印卡教我们关呼吸,就是把意识集中在鼻子和嘴巴中间的三角区。我的意识只能集中一下就走开了,这种微弱的定力,如何可能帮我在每一个当下,分辨真正的内在动机呢?
冥想,就是锻炼意识的敏锐程度,让意识从一颗小蜡烛,变成一个强力的探照灯,可以照亮更多眼前的路。只有照亮了路,我们才能从大脑制造的幻觉中走出来,时刻活在真实之中。
所以冥想是一个要持续一生的练习,因为黑暗的外界总是会有风,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去扑灭那盏好不容易被点亮的灯。持续的练习,专注力、觉知、在当下的观察,才能让这个探照灯的功率不断变强。
耐心,耐心,耐心,最重要的是耐心。我已经睡了这么多年了,何必急于醒过来呢?一点点把基本功练好,就把打坐这件事情好好完成,不去追求结果、不去质疑意义,踏踏实实地练习。
开示结束后,当天晚上最后一次集体冥想,葛印卡开始要求我们缩小观察区域,从观察鼻子周围的三角区,开始观察嘴唇上面和鼻子下面这一点点的区域。感受每一次呼吸带给那个地方的感觉。
我稳定了心态后,开示认真地观察那个区域,杂乱的思维和想法开始渐渐消失,我的意识向一束光一样,坚定不移地打在嘴唇上方的皮肤那里。细微的感受出现了,好像感受到了自己的毛孔,有微微打开的感觉,每一次呼气出来的温度不一样,有一些特别微小的区域开始麻痒。
在这种极度专注的过程里,这一次冥想过得相当快,40多分钟的时间,我居然一动不动,像一个玩玩具的孩子一样,新奇地寻找着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皮肤上面产生的感觉。
冥想结束后,助教过来提醒我说,以后冥想的时候要把口罩戴好。我忽然看到了心里升起一股极其不舒服的感受,一种混杂着羞愧、烦躁、自责的情绪涌了上来。我想起了这一天所做的一切,忽然想着,为什么不观察一下这种感受呢?
在负面情绪涌上来的时候,先是观察感受本身,而不要去react (做出反馈),这个道理我之前也懂得。只是每一次试图观察的时候,那种负面的感受太多强烈,让我什么也做不了,去react了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
这一次,也许是几天的觉知力练习起到了效果,我拼命的观察,像把注意力集中在嘴唇上方一样,把所有的专注力放到胸口那个难受的地方。也就过了不到一分钟,那种感受忽然消失了。我觉得自己的胸口又通畅了起来,身体十分轻松。
这也太神奇了!!我在心里小小地欢呼雀跃了一下——那以后是不是每一次我陷入负面情绪,只要拿着这把意识的手术刀去拆解那个难受的感觉,就可以不被情绪带着走了?
观察+不react,这句话好像是武侠小说里上层的武功,可是只是招数,没有心法。冥想中打坐练习的觉知力,就是最基础的内功修行,看起来可能平平无奇,但长期坚持,就能变成上乘内功。
忽然觉得金庸先生也许真的是一个开悟的人,对于武功的许多描述,跟人的内在世界、寻找自我、面对情绪的能力,都是隐隐有着对应关系的。
内功高强的人,可以自动抵御别人的物理攻击,打在身上可以把力道反弹出去,自己也不会疼。当我们因为别人的话而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就是精神上的攻击吗?冥想帮助我们练习的内功,可以抵御精神上的痛苦当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如滔滔江水一样源源不绝的能量,这个外在世界不管怎么变化,都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在心理上伤害到我们了。
我激动不已,苦苦寻觅了这么多年,一直试图获得内心的强大与平静。书读了那么多,可自己的内心却没太大变化,曾经困扰我的事情再次出现时,依然会感到痛苦。
我就像一个看到了高山,却只能在山脚下毫无目的的乱转,一步也走不上去的人。如今,Vipassana冥想的这些练习,给我指明了一条上山的路。这条路布满石子与荆棘,需要漫长的耐心才能完成。但我坚信,只要我每一步都坚定不移地走着,我一定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山顶。
(未完待续)
另外,我的新书《不负热爱:法大、耶鲁、华尔街历险记》已经正式发售,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买到。
点击图片购买,可以随机抽中我的手写新年寄语+签名版本。一共只签了100本,每一本的寄语都不同,概率很小,祝你好运。

扫码订阅丹喵课堂出品的

《美国法学院学习指南》

一套带你走入新世界的学习方法论

(0)

相关推荐

  • 如何抵御上瘾症:如果你不喂流浪猫,它就不会再来到你的门前

    病痛 这周我称之为癌症周,因为一周内要看望两位癌症病人,一个是胃癌晚期,一个是肺癌晚期.我的感受是,一方面,看到他们和病魔和病痛做斗争,我感到莫名强烈的心痛,另一方面,内心对癌症也产生强烈的恐惧. 作 ...

  • 爱的对面是什么?

    有句流行甚广的情感类鸡汤:爱的对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一直以为这就是句煽情的话,或者干脆就是哪个青春戏里的台词.但最近看了一篇BBC网站上的文章,却发现这句话居然有科学根据,而且是最新的脑科学为其 ...

  • 如何快速进入冥想从而100%利用你的大脑

    如何快速进入冥想从而100%利用你的大脑

  •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何破解?

    一个研究 思维方法 与 学习策略 的人 新来的朋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习策略师" 即可 免费获得 深度思考.高效学习的方法 文:叶修|学习策略师 (本文共3219字,阅读约需9分钟 ...

  • 27岁生日,一次全麻手术

    2019年4月3号,27岁生日,我给自己的"礼物"是一次全麻手术.应该能记很久了. 为什么要手术?毕竟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之前很多好奇的小伙伴来问,我都一概不说,结果导致大家各种神 ...

  • 文学纵横 |万正钰:​“知道你自己” ——写在儿子的27岁生日

    文学纵横 · 作家专栏       "知道你自己" --写在儿子的27岁生日 作者:万正钰 <荀子·宥坐>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 ...

  • 缅甸女演员钦温瓦27岁生日,粉丝在网络上为其庆祝

    9月21日是缅甸女演员钦温瓦的27岁生日. 钦温瓦长相甜美,深受缅甸少男少女的追捧,其因抗议军方,声援昂山素季,遭到军方以刑法505条a款通缉. 今年4月21日,有7辆军车到其住处围堵抓捕,尚不清楚其 ...

  • AKB48老臣子峯岸南,迎来了她的27岁生日

    ここで逃げ出さないで 请不要在此选择逃避 前を向いて大地立つんだ 脚踏实地 勇往向前 先に延ばさずに 踏み出せよすぐに 不要拖延 马上踏出第一步 君ならできる 你一定可以做到 2019/11/15趣闻 ...

  • 27岁生日寄语

    其实,27岁的生日已经过去一星期了,因为赶上工作日,所以当天的安排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下了班后去玩了个剧本杀,中途点了个蛋糕权当夜宵,顺便也算是吃了个生日蛋糕. 关于生日礼物嘛,早在生日前半个月 ...

  • 有村架纯同菅田将晖等剧组成员共度27岁生日

    ▲ 13日,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的拍摄现场,有村架纯迎来了她的27岁生日.当天,有村本人以及电影官方均发布了相关推特. 有村在自己的推文里说道,"有村架纯27岁了.为了能给一直 ...

  • 迎来27岁生日的蒂姆在美网乘风破浪

    1993年9月3日出生的奥地利网球名将蒂姆在今年美网期间迎来了自己27岁的生日.27岁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各方面都走向成熟的年龄,蒂姆现在在男子网坛基本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有80后的几位巨星,下 ...

  • 27岁女子跋山涉水去养胃,医生坦言:身边这1物或对胃好

    在新疆有许多长寿的老人,他们的身体都非常好,比如七十岁的老爷爷,他不用拄拐杖,迈开腿还可以稳稳当当地走路,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还可以利索地烹饪羊肉,偶尔还可以看到九十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搀扶在一起看夕阳.新 ...

  • 帅哥红星聂远迎来43岁生日!细数他影视剧十大经典角色

    今天是当红男星聂远的43岁生日,他不仅帅气英俊,一双坚毅而深情的眼神格外迷人.他虽然特别适合演刚毅正直之人,但演过皇帝.辩机和尚.赵云,都深受观众欢迎.下面就一起来看聂远的十大经典角色. <上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