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在战国时期曾经复国重建

余国在战国时期曾经复国重建

余国在春秋末战国初曾经复国重建。论证如下证:

余国(姬周典籍记作徐国)在余王章禹时亡于吴国之手,时间时公元前512年。

《礼记·檀公·下》记载:“邾娄考公之丧,徐(实际为余)君使容居来吊,曰:「寡君使容居坐含进侯玉,其使容居以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容居对曰:「容居闻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无所不用斯言也。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

这两段历史记载的矛盾之处在哪里?

徐宗民认为:邾国国君世系为:邾隐公益--邾桓公革--邾简公仲甫--邾共公盂--邾考公良

邾隐公经考证在-506年—-472年 邾桓公-471—?

再看一看徐国被吴国所灭,亡国是什么时间?公元前512年。徐国早已不存在了。何时还有徐国国君遣容居出使邾娄国,代表国君而吊丧呢?

“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注:“考公,隐公益之曾孙。”按隐公当鲁哀公之时,传至曾孙考公,其去春秋已远。而鲁昭公三十年,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楚沈尹戍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之处之。

是已失国而为寓公,其尚能行王礼于邻国乎?

我也分析了这一段的错误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真正的记述有误 。 因为四书五经是汉时处理过的 是经过儒化了的. 国学有疑古派 疑孔的 疑周易的 疑…………多多

二是语句的语序错误 。 邾娄考公丧 , 若是邾娄公考丧, 也是能说得通的 ,这样一来就不是邾娄考公了 ,而是某一个邾公。

三是先秦散文的文风 。 不论历史 ,不论出处 ,只要能把道理说明 ,举的历史上的例子不重要。

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可能 。

《扁鹊见蔡桓公 》此篇还是名篇,论历史扁鹊根本也见不到蔡桓公,见到的可能是齐桓公。

有可能是邾定公,把邾定公错为邾考公了,这要作进一步的考证,正在考证中。

邾国历代国君世系表:

15

邾宣公

曹牼

前572年-前556年

邾定公子

邾悼公

16

邾悼公

曹华

前555年-前541年

邾宣公子

邾庄公

17

邾庄公

曹穿

前540年-前507年

邾悼公子

邾隐公

18

邾隐公

曹益

前506年-前486年

邾庄公子

邾桓公、邾子何

19

邾桓公[吴王夫差立]

曹革

前485年-前474年

邾隐公子

20

邾隐公(复位)

曹益

前473年-前471年

邾庄公子

21

邾子何

曹何

前471年-?

邾隐公子

22

  邾共公

  曹盂

  战国时期

邾隐公孙

23

邾娄考公

  曹良

邾隐公曾孙

从表中可见邾娄考公在位时间一定是在公元前470年之后历两代国君。而姬周典籍中记载的章禹余国(徐国)为吴国灭亡时间时公元前512年。相差至少50年时间。为吴所灭是春秋末期,邾娄考公是战国时期人物。时代明显不同。

对于珍秦斋越王趣居(州句)戈孔令远先生释读为:

越邦之先王某(谋),趣(州)居(句)作金戚,佐余邑之为王后,趣居作金佐余邑,以铸其元用戈,以攸其边土。

越邦之先王某(谋)之意为佐助余人恢复国家,重新称王,是越国先王所谋划的国策。

趣居作金佐余邑,以铸其元用戈,以攸其边土。

可以理解为趣居铸作了这件铜戈,用来佐助余国,用来守卫边疆。

曹锦炎在《越王得居戈考释》一文中介绍浙江越文化博物馆所藏一件类似的戈,铭文为“越王佐余邑,以其钟金,铸其拱戟”。铭文大意为越王为了佐助余国复国,不惜毁钟铸戟(或将本打算用作铸钟的青铜改为铸戈戟)。

1959年出土于安徽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的2件铜戈上均有鸟篆书铭文“越王者旨於赐,佐余邑口至王。”

据现有金文材料,越人与余人结盟,佐助余人复国称王,从而维护越国边疆的稳定,至迟是从越王者旨於赐就谋划并执行的重要策略,至少延续到其孙子越王州句。

余国王族与越王有着同一姓氏,二者有亲缘关系。

越国王室世系表:

越王

允常

前537年—前497年

越王

勾践

前496年—前464年

越王

鹿郢

前463年—前458年

(战国时期)

越王

不寿

前457年—前448年

越王

朱勾

前447年—前411年

越王

前410年—前375年

越王

错枝

前374年—前373年

越王

之侯

前372年—前361年

越王

无颛

前360年—前343年

越王

无彊

前342年—前306年

上面两份君王世系表相结合可以看见时间是相互吻合的。邾娄考公年代,刚好在越王鹿郢越王朱勾在位时期。此时余国复国已经成功。

公元前488年,鲁国伐邾,鲁军已攻至郭门,隐公仍然在享用乐舞,结果被俘虏。后隐公被放回,但仍不思悔改,又被吴王拘禁。邾隐公后在鲁、齐、越国之间流亡,最后在越国的帮助下回国复位。因其无道,又为越国所拘禁,死在国外。他的儿子公子何即位,也是一位无道君主,从此邾国国势日衰,江河日下。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公元前261至256年间)。邾隐公复位时间时在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之后。

这则史料证明越国曾经帮助邾国复国,也可以从侧面佐证越国帮助余国复国是极有可能,顺理成章的。

《礼记·檀公·下》记载:“邾娄考公之丧,徐(实际为余)君使容居来吊。”此史料中称余国国君为君,而不是子或王。也是有原因的,历史惯例没受周天子册封,无爵位,其国君只称“君”。此时重建的余国是越所封建,没有受周天子册封,故称余君,而不是称余子或余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