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的角度谈怎样塑造良好的个人形

一、 礼仪的含义及特征。

1) 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礼仪是“礼”与“仪”的合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辞经概论》一书中谈到礼仪时说:“礼仪合言,皆名为礼,分言之则礼为本,仪为履。”它的意思就是,礼是仪的根本,仪是礼的功用。所以,要准确把握礼仪的概念,首先要对“礼”与“仪”各自的含义有所了解。
礼,是一个很广泛的名词,在当今社会,礼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表示相互尊重、友善及情感行为规范和精神意识等,可以说是一种交往行为的内在要求和伦理原则,是礼貌、礼节的综合体现。当我们看到某人举止优雅从容,神情庄重而不轻浮,行为恭敬而大方,目光端正儿不游移,声调温柔而婉转,气色严正端庄,俨然有德化之气象,我们会由衷地赞叹:“此乃真君子!”所谓君子有礼。礼貌是指在人们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合乎礼的规范和要求的音容笑容、言行举止及其所显示出来的气度形象风范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符合礼的要求的各种行为规则及管用形式
仪,本义指树立的木柱,引申为容貌、外表,亦指表率、标准、规则。这里的仪,表现为一种适应相互交往,并为交往所规定的行为方式秩序。它包含了仪容、仪表、仪态仪式等多种意思。
仪容与仪表均指人的外表,只不过仪容更侧重于姿容、外表;仪表更注重服饰、装扮和风度。他们都表现了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
仪态主要指人的姿态,包括身体各部位特别是头、眼、脸、手、臂、足等的动作所表达的意义;仪式则是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如迎宾及营销活动中的签字仪式等。
综上所述,礼仪是对“礼”和“仪”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表达相互尊重、友善并已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准则、程序、方式的总和。礼是礼貌、礼节,仪是仪容、仪表、仪态和仪式,两者结合起来,即是礼仪。

2) 礼仪的特征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使人们的交往心理、行为习惯、伦理风俗、风范的综合表现,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礼仪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礼仪具有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动态性,其传递的是人类对自身这一本体以外的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善意和有好,因而他始终同交往、交际、应酬、接待等人际关系密切联系。
(2) 礼仪传达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敬意和友善,已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一般地说,良好的礼仪总是以尊重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
(3) 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他即为公众所认同又为公众所遵守。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风俗、习惯规矩和传统方式,然后才逐渐上升为人们所共同认同的。
(4) 利益体现出一种规范性和程式性。因为礼仪既是一种行为尊者或规范,表达着社会交往一般的、抽象的礼貌要求,又是一种程序方式,体现着礼节的化身。
二、 营销礼仪
1) 营销礼仪概念
营销礼仪是指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用以维护企业和个人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他是一般利益在营销活动中的运行和体现。
2) 营销礼仪分析
社交礼仪主要是个体行为人之间的行为礼仪,而营销礼仪属于企业营销活动,是企业营销的组成部分。社交礼仪注重情感的沟通,而信息层次的沟通特别是对大众传媒的利用很少。营销利益不仅注重情感沟通,而且注重信息交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来沟通企业与公众关系;社交礼仪的目的在于通过修身养性、以礼待人来塑造自身完善而优秀的形象。营销礼仪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善企业,树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社交礼仪具有地域性和民族局限性,而营销礼仪必须排出地域和民族的局限,既重视利益的民族特性,也重视礼仪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诚信和服务于消费者,处处尊重消费者。
营销礼仪本质上市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部分,是企业形象的一种宣传形式、传播手段,是建立在尊重、诚信、宽容和平等基础上的现代礼仪方式。营销礼仪是在企业营销活动和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包括企业及营销人员的行为或程序礼仪,公众的反应和反馈礼仪,是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一种良性的情感互动和交流。
营销礼仪的特征决定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尊重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和从俗的原则。
对营销与礼仪关系的把握,应明确营销活动是决定因素,营销决定礼仪;礼仪处于从属地位,礼仪服务与营销,对营销活动起着辅助和促进作用,对营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泽应:《公关礼仪学》,长沙,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敬慈:《公关礼仪》,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雷洪喜等:《公司关系学新论——组织形象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白巍:《公共策划》,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