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29)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通过摸寸口脉可以观察全身疾病呢?

    古人之诊脉三部三部九侯,这句话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 根据临床 ...

  • 气口独为五脏主

    气口独为五脏主: 诊脉有: 三部九候诊法. 独取寸口人迎诊法 后世医家 大都采用 独取寸口法 从"气口独为五脏主" 为你解答 寸口诊脉法 的理论依据 <素问·五脏别论> ...

  •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29《金匮真言论》第五讲

    综艺大观园推荐搜索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29<金匮真言论>第五讲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 ...

  • 黄帝内经解读(1)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1),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2)之时,死生之期也 ...

  • 黄帝内经解读(2)

    [原文]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太阳脏独至,厥(1)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2)当俱泻,取之下俞(3).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4),取之下 ...

  • 黄帝内经解读(3)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1)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2)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3).府精神明,留于四脏(4),气归于权衡.权衡(5) ...

  • 黄帝内经解读(4)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1)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2)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 ...

  • 黄帝内经解读(5)

    [原文]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1),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 ...

  • 黄帝内经解读(6)

    [原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1)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

  • 黄帝内经解读(7)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 ...

  • 黄帝内经解读8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