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莫多之战:准噶尔蒙古人与大清帝国的二度对决
相关推荐
-
地处西北荒漠,却有先进武器,准噶尔部为何武器装备比清军先进?|噶尔丹|沙俄|平定
在清朝276年历史中,持续70年之久的平定准噶尔之战.是清中前期影响力最大一场战役.这场从康熙2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乾隆23年的漫长战争,也让清朝三代帝王殚精竭虑.随着准噶尔部的平定,清朝完成了西北地区 ...
-
康熙30年心血付之东流,雍正尽损八旗精锐,京城家家披麻戴孝
十六世纪,辽东女真部落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逐步崛起,于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为了能够南下逐鹿中原,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不断以武力蚕食漠南蒙古,在征服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获得大元玉玺 ...
-
文史宴:满清与西蒙古赌上命运的决战,此战的胜者将成为东亚主宰
文/遍照金刚 昭莫多一战,噶尔丹雄鹰折翅 清军三路进攻,围追堵截,噶尔丹准备不足,准备向西击败西路军,突破包围圈再做打算. 昭莫多之战清军三路进击 满清西路军进发到昭莫多,这里有肯特山高耸入云,山林小 ...
-
为何大清王朝耗费康、雍、乾三代帝王心血,也要平定准噶尔汗国?
美国内亚史学者傅礼初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之盛举: 清朝对内陆亚洲的征服和统治,使得中华帝国的领土到18世纪时已经扩大了一倍,成为决定以后中国历史命运的头等大事,其历史意义,足以和当初满 ...
-
乌兰布通之战:大清帝国与准噶尔蒙古人的初次喋血
公元17世纪后期,清帝国刚刚稳定中原不久,仍旧处在王朝轮回的上升阶段.但来自来自西北边区的准噶尔势力,却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内同步蹿起.虽然远没有爱新觉罗家族那样的庞大胃口,却也并不准备在蒙古草原问题上有 ...
-
雍正年间清军伤亡最大战役,和通泊之战,何以让京八旗家家戴孝?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说的是康熙五十六年,西北战事又起,康熙帝派出了六万大军前往平叛. 而这六万大军的将领傅尔丹轻敌冒进,结果中了准噶尔部队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康熙帝不得不从 ...
-
和通泊之战:清军二百年间最大灾难?八旗家家戴孝,北京处处白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短短的14个字,从唐代至今,已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多年.它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战死士兵的妻子切入,通过白骨和梦中良人的强烈对比 ...
-
和通泊之战,清朝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公元1616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辽东女真部落日益壮大,成功建立后金政权.随后,不断向外扩张,蚕食漠南蒙古.蒙古末代大汗被征服后,大元玉玺落入女真部落手中,而后改国号为"大清", ...
-
蒙古人最后的帝国:莫卧儿王朝强势崛起,成就印度空前繁荣
公元16世纪初,在乌兹别克汗国的连番打击下,本已孱弱不堪的帖木儿帝国轰然倒塌,但是帖木儿的子孙并没有就此消失.他们复辟失败后,便辗转到了印度,并在那里创立了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的一次伟大 ...
-
别看莫卧儿国王总占蒙兀儿便宜,巴布尔:不管蒙兀儿还是蒙古人都超讨厌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448,阅读时间:约12分钟 莫卧儿王朝的名字就来源于蒙兀儿人,但这个所谓的蒙兀儿人和蒙古其实也就是八杆子才打得着的关系,当时中亚人口中所谓的蒙兀儿人指的是东察合台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1
一.蒙兀室韦与蒙兀国 蒙兀室韦又作"失韦"."失围".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达怛"."鞑靼",在历史上是东胡一支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2
二.蒙古人 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北部.蒙古和俄罗斯.包括中国蒙古族.喀尔喀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等支系.属蒙古人种北方类型.使用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均属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4
四.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建立元朝 蒙古汗国大汗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攻打合州时暴死,终年52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5
五.北元 北元(1368年-1635年)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权. (1)退守漠北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明将徐达等率军攻占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北奔上都.除元惠宗坐镇蒙古故地以外,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6
六.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Qipchaqulisi),(1242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由1242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 ...
-
蒙古人与蒙古帝国7
七.察合台汗国(一) 察合台汗国(Chagatai Khanate)始建于1222年,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孙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后人管理. 察合台汗国于14世纪中叶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