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与时代的正反面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相关推荐
-
诗人样本||翠红主播:言诗凡《一半月光》
作者简介 杨伟平,笔名言诗凡,江苏昆山市人,一九六九年八月出生,八九年开始发表诗歌. 主播简介 张翠红,网名时间静好,爱好诗歌.散文.<一线诗人样本>微刊特约主播,微信号y85800119 ...
-
人文 | 九月:陈其林访谈
编者按:2014年,一份来自深圳九月杂志的访谈邀请,摆在了陈其林的办公桌上,九月是一本90后创办的杂志,起步不久,陈其林考虑了一段时间,为了诗歌,也为了文学精神的传承,欣然接受了这次简易的采访-- 人 ...
-
「诗·名家」王小泥:这一刻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王小泥作品 这一刻 (外二首) 文/王小泥(重庆) 怀孕两个小时的硬头篁 鸽子,斑鸠,岩鹰 一个个破了羊水 拥挤在灵感的胎盘抢着临盆 妻子发动三轮 ...
-
名家精品:诗人●珊珊《流泪的新娘》 //主播:二地秋.
<流泪的新娘> 作者:珊珊.主播:二地秋 <流泪的新娘> 作者:珊珊 雪花 轻拂着窗棂, 那飘在悬空中的阳光变得黯然, 畏惧着恶风的肆袭 躲在云帘中瑟瑟哭泣-- 变作眼泪,抛洒 ...
-
吴人民|师恩和珍惜人生(感悟二章)
作者简介:吴人民,男,山东省龙口市人.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书画协会会员, 龙口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家前线>签约作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爱好广泛,尤爱书画.文学.诗词等.201 ...
-
“南得好诗”(第三季)006:《无名车站》
无名车站 @ 王小拧 两个人 撑着伞 蹲在地上 像两朵蘑菇 等着公交车 采摘. 20200531 南人点评: 现实世界里,狗与猫相比,狗显得笨重,猫显得轻盈. 一方面,是外型上的差别.另一方面, ...
-
云为诗留,何事惊忧 | 小禪閑讀荐書
云为诗留,何事惊忧 秋天好秋,读书悠悠 # 本期小禪继续為你推薦7本書 <宫女谈往录> 金易,沈义羚[著] 小禅荐语:<宫女谈往录>是一本朴素真实的书,作者访问的宫女跟 ...
-
走进诗词,走进诗人,走进生活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就是诗词,孩童时代朗朗上口,学生时代背诵默写,其余时光我们都在真正读懂诗词. 诗词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浪漫,春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qu ...
-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线上对谈西川、王寅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为"爱的人"写诗,弥补此生遗憾--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线上对谈西川.王寅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鹏波 "我把一生都给了陌生人,没能给我爱的人." --弗罗斯 ...
-
图像、叙事与义理:梁小曼诗歌的锋芒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作品> | 王瑛 女诗人梁小曼的诗着墨很重,她叙事.画图,在事件和图像背后,是浓烈胶着的情感,是对人.自然.现实深沉的思索和批判,是对真理的昭示和追求. 一 可以确定的是,每一首诗 ...
-
弗罗斯特的诗歌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曹明伦 新近出版的三卷本<弗罗斯特作品集>囊括了弗罗斯特一生创作的全部诗作共437首(计16033行),并收编有戏剧作品3部,以及随笔.小说.讲稿和书信共计88篇.这 ...
-
乔丽·格雷厄姆:被学生娜塔莉·波特曼视为偶像的诗人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乔丽·格雷厄姆是美国当代诗坛重要的诗人.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意大利和法国接受教育,曾经学习哲学和电影制作.格雷厄姆曾是麦克阿瑟奖金的获得者,也获得过怀丁作家奖(1985).普利策诗歌奖(1996)等. ...
-
黄灿然:如今的诗人急于早熟 访谈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文汇报 为什么许多诗人写作的巅峰期是在35岁之前?为什么一个世界性的诗人,翻译进来的作品却常常集中于某个风格而忽略了他的丰富性?完全理解中国传统诗歌存在多大难度? 下面这篇对话来自本报记者与诗人 ...
-
新力量:青年写作的常与变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文艺报 想象一个当代基督山伯爵式的人物,这个人要体面地完成复仇大业.他得努力学习有一份工作,乘高铁或飞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法律健全的社会体制之下,他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或者在法律之外用&q ...
-
胡桑&丝绒陨:如何看待被“金句化”的诗歌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近来不少"诗歌现象"颇受关注.比如英国BBC关于诗人杜甫的纪录片受到热议:某出版公司出版<大山里的小诗人>,推荐留守儿童的诗歌--"诗歌热"正在发生 ...
-
欧阳江河:深入“坚硬的内核”,走向“25岁”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张光昕:差不多从<凤凰>开始,您的写作似乎抵达一种全盛的白热化阶段,在国内外收获相当多的肯定和赞誉.在承认您作品重要性的同时,您的作品也引起一定的争议.一些严肃的学术刊物刊登过批评文章,也 ...
-
徐曦读文德勒︱跟“最专注的诗歌读者”一起读诗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1950年代末的一天,哈佛大学英语系的一位博士生来到系主任的办公室.按照彼时的校规,她的选课单(study card)要系主任签名才能生效.她走进办公室,自我介绍道:"我是海伦·亨尼西(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