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中之考古学家 ——《问学之路—考古学人访谈录III》评介
相关推荐
-
百年考古|仰韶遗址发掘和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文 | 李新伟 安特生在1934年出版的<黄土的儿女>第五章提到,他第一次到渑池是1918年.第五章的题目为"龙和龙骨矿",当时他的兴趣是中国民间被称作"龙骨 ...
-
多元一体”中国的史前基础,考古学进行中国古史重建的心路历程
系列专题研讨课之九:"多元一体"中国的史前基础发布时间:2013-05-13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李说 点击率:101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题研讨课5 ...
-
百年考古:中国考古学书单
李济在殷墟(摄于1929年)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这一百年来,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主持了许多重大的考古活动, ...
-
科学考古领路人
科学考古领路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9 05:31 X [读书者说] 科学考古领路人 --纪念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年及<李济传>读后 作者:曹兵武(中国文化 ...
-
李学勤:论三重证据法与三星堆的意义——饶宗颐先生三文“读后记”语
"三星堆"研究 · 专题 论三重证据法与三星堆的意义 --饶宗颐先生三文"读后记" 文 | 李学勤 摘要 三星堆的考古发现验证了中国古代文明多元性.广泛性和开放 ...
-
旧锦新样 | 唐际根: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
编者按 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在当年的顶尖水平.书中"商代考古"的一章,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雷(Ro ...
-
痛惜!巨星陨落!他是河北人,曾因“拼鸡骨”走红,还曾被河北媒体誉为“救火英雄”
10月6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王迅因病去世,享年72岁.当日晚间,北京大学官方微博也发布了悼念文字. 公开资料显示,王迅1949年4月22日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82年本科毕业于 ...
-
海纳百川: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质
百年中国考古实践,尤其史前考古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在其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已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即是其中之一.这一点看似人所共知,却最值得深入探究. 良渚文明是以玉器为核 ...
-
呈现中国考古学人的心路心得 ——《问学之路——考古学人访谈录Ⅲ》出版
<问学之路:考古学人访谈录(Ⅲ)>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考古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学科门户网站,多年来致力于宣传考古学研究成果,同时积极探索公共考古活动的推广,其举措 ...
-
蒋寅问学之路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
【远方】山西《清明(外一首)》 作者:高立中 主播:学与问
作者:高立中 主播:学与问 编辑:小鹿 清明(外一首) 忘不了天上的一阙 和地上的一双 是暖 是寒 由今天的青青草 不停地演绎和话别 追思的脚步最好带上点春雨 那样才最有穿肠的疼痛 为了爱与道义 每个 ...
-
西游谜中谜(六)悟空身世之谜,神秘的菩提祖师之一,悟空为什么要学本领?
我们在上一讲最后说到,孕育悟空的仙石,在太上老君的精心照顾下,"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悟空终 ...
-
“遥问客家缘何醉,花鸟画中生微醺”——王学娟
丹青,中国画的别称,出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作品<天工开物>,反映了丹青对古代文献记载的重要性及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炫彩,炫丽多彩,出自南朝梁 ...
-
“奇门遁甲”是易经中最高级的预言学,又称“夺天造地学”
正如古人云:"学会奇门遁甲,来人不必问",奇门遁甲就可以算作一种更难的预言术.作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总结的一个传统,奇门遁甲中的局数复杂而又多,还包含着各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就 ...
-
谁再问学书法临什么帖,就把这篇扔给他!
学书法,就应取法乎上.溯本寻源.比如我们学魏碑书法,要到北朝的碑刻墓志中去找.学楷书,到唐楷中去寻找.学行书,我们要到晋代翰札中去找,这些都是"源",后来的发展都是"流& ...
-
研发费用不搁在管理费用中,从实例学如何列报披露。
财政部于2018年底发布了新财务报表格式,关于"研发费用"有两点变化: 1)研发费用不在归集在"管理费用",需要单独为报表项目列示在利润表中: 一家企业是否能够 ...
-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张柏芝:当年跟陈冠希拍照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张柏芝:当年跟陈冠希拍照,是不是自己主动的? 张柏芝回答:"是我主动的,自己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没想到会成为后来离婚的导火索.但是我不后悔.因为事情都已经过去了!&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