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人生的意义
相关推荐
-
《孔乙己》【现代】鲁迅
《孔乙己》【现代】鲁迅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的以为是病句,看懂才知妙笔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的以为是病句,看懂才知妙笔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的确如此, ...
-
重读鲁迅《孔乙己》:善良孔乙己的悲哀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重读鲁迅《孔乙己》:善良孔乙己的悲哀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
课堂提问有讲究
张中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 ...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前后矛盾的病句,还是不被理解的妙笔?
1918年4月,鲁迅写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获得巨大反响:尔后他趁热打铁,于1918年冬天完成了第二部小说的创作,是为<孔乙己>.相较于<狂人日记> ...
-
鲁迅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初看以为是病句,细想痛彻心扉
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退出历史之舞台,那时的中国,只能用内忧外患四字来形容,内忧是国力贫弱,军阀割据,外患是列强入侵,格局动荡. 从一八四零年开始,到一九一九为 ...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个病句,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的结尾写了一句颇有争议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他将"大约"和"的确"连用,意思显得既矛盾又累赘. ...
-
海伦司低价疑云:过去增长看不懂,未来增长看不清
表外表里昨天 关注 反常之处必有"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 | 姚莎 陈成 编辑 | ...
-
50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照片,20岁看不懂,30岁看完沉默,40岁看完流泪…
图为新疆群众和兵团战士在一起. 现在扎根新疆的汉族老人,很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到这里的支边青年. 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边疆,很多人一来就是一辈子.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 ...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读了全文,才知它有多悲伤
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恶霸流氓调戏良家妇女时,常常会有这样一句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句几乎成了流氓的口头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话最早出自一个女子之口. 而且读了全 ...
-
“枯藤老树昏鸦”其实是仿写,看过杨广的原句,才知马致远有多牛
在古典诗词里,模仿和借鉴一直是创作的一个"捷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稳了就能飞得更高:但如果仿得不好,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前笔者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例子,比如苏轼的" ...
-
第三封每周家书:看不懂为什么还要去看?
2018 07.18 11:45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罗丹与古希腊艺术特展 Rodin and the art of ancient Greece 摄影: @(博学多才没啥不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