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与其求好结果,不如有好开始

南怀瑾在十七岁的时候,除了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从小就是位孜孜以求的好学青年。

南怀瑾虽说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但自小其祖母、父辈们并没有要求这位“南门独子”将来能够显达一方或者富贵荣耀,相反其祖母还对其说:读书可以,但不要做官。他父亲更是要求很低,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平安度过一生,即使不读书也可以。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家教,应该对南怀瑾看淡名利与浮华起着积极的影响,使他在正处于“风华正茂书意气,跃马边陲一呼百应”之时,能够幡然醒悟,此种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南怀瑾作为一代大师,集“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纵横古今、博融东西之学于一身。而且他对于著述中的一些“硬伤”之处,据朱清时教授回忆,南怀瑾都能及时负责的予以针砭和纠正。

南怀瑾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通过对儒、释、道三家学问的演绎和归纳,最终目的无非是告诉人们: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圣人,此心同此理亦同的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