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相关推荐
-
考前必练|(上期答案)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题专练,共10个专题!
专题1答案与解析 1.D[解析]D项,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2.2.B[解析]B项,"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不当.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科举真正成 ...
-
孔子一句经典“脏话”,想不到流传千年,如今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朽木不可雕也!" ◆ ◆ ◆ 来源 | <论语>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提起孔子,应该没有中国人不知道,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他创立了儒家 ...
-
六艺,你还掌握多少?
六艺,你还掌握多少?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学习<孔子世家>,文中有"六艺"之概念.这六艺,乃指六部儒家经典.我顺便拓展了一下,提及六艺的另一含义:六种技艺,即礼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教化的内容,关系到儒学的学术形态,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西汉以来包括司马迁在内的许多学者用"六艺"代指"六经",因而历代学者对& ...
-
【教育读书】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南怀瑾老师: 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一,南怀瑾老师:孔子的"通识"教育 "游于艺&qu ...
-
谈读书做学问
(来源:光明日报) 06-30 14:51 张立文先生 资料图片 <学术生命与生命学术--张立文学术自述> 资料图片 我5岁开始上学,现已85岁,八十年以来,对读书做学问有一些肤浅体会:做 ...
-
南怀瑾老师:做好事很多意想不到的跟着会来,没有智慧就会“慈悲生祸害”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行善不以名",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为了求名,为了别人表扬.宣传才去做 ...
-
读书做学问本身,既是积累知识,也富有生活情趣
朱永新按: 陈旭麓(1918- 1988),初名修禄,湖南省湘乡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曾经担任<辞海>编委.分科主编,中国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 ...
-
【南怀瑾老师】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这一段就看到杨朱 ...
-
【南怀瑾老师】做了很多的好事,结果不得好报,什么理由?
做了很多的好事,结果不得好报,什么理由? 本文摘录自 <孟子与离娄>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
-
南怀瑾老师:做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这个经验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举凡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甚至做人的哲学都包括在内,文字又 ...
-
如何读书做学问——从1983年的几则读书笔记说起
如何读书做学问 --从1983年的几则读书笔记说起 刘向军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召开的?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第五届全运会上个子最高的运动员叫什么?他的身高是多 ...
-
南怀瑾老师:内在没有一个中心,知识越渊博,思想越危险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这是子夏告诉学生做学问的道理.我们看到子夏教学生的这两点,真有无限的感慨.子夏说,一个人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所欠缺的,每个人都有所缺乏的,不要认为自己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