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你还掌握多少?

六艺,你还掌握多少?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学习《孔子世家》,文中有“六艺”之概念。这六艺,乃指六部儒家经典。我顺便拓展了一下,提及六艺的另一含义: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解释过这一含义之后,我随即问道:“今天,这六艺我们还掌握了多少?”

学生叽叽喳喳的。但我想,今天的我们,实在让孔子、让先贤失望了。

礼,礼仪、礼节也。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但这些话由古人自言自语了。作为礼仪之邦,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讲礼仪?男不绅士,女不淑女,还礼仪?什么忠恕,什么诚信,什么谦虚,什么友善,统统是神马!还好,我所执教的两个班的同学,大部分看到我还是问个好打个招呼的……

乐,音乐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我们也是喜欢音乐的,但我们喜欢的是许嵩,是周杰伦,喜欢的是情啊爱啊,喜欢的是下里巴人,交响乐不喜欢,民族音乐不喜欢,美声不喜欢,阳春白雪不喜欢。

射,射箭也。御,驾马也。不用说,今天的我们几乎都不会。

书,书法也,包括书写,识字,文字。中国的书法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工具和法宝。且不谈书法,现在还有几个人将字写得工整美观的?一个班的学生,没几个写得清清爽爽的,潦草难辩,自以为是郑板桥是王羲之了。错别字也是比比皆是,“的地得”不分,真想将他们打到小学回炉!

幸甚,幸甚,今天的我们没有丧失“数”。数者,算术也。今天的我们,母语可以不重视,语文可以不学,数学是不能不重视不能不学的。看看,数学课时远远多于语文课时,学生也是始终以做数学题目为乐事,乐此不疲,优游自宁。至于写错别字,至于不会写便条、通知,至于作文不堪卒读,至于不知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至于人文素养的匮乏……都不是紧要的事——反正,不会死人!

想起前天一件事来了。

那天,一名女生对我耍起了脾气。我也没有发作,但在空间“说说”上发了牢骚:“别跟我耍脾气,我不买你账!我不会随便迁就你,有时我必须坚持原则!你爱哪样哪样去,反正没多少日子了!眼不见,心不烦,给彼此好心情!”真的,我感觉到,正是因为我好脾气,一些同学对我想发作就发作了。如果换作老班,或者其他一些严肃的老师,想必他是有屁不敢放的。好歹我也是老师,我好说话,不等于就可以对我随意盛气凌人啊。更何况是在教室在公众场合?开学初我说过:谁让我过愚人节,我就让谁过清明节。话是这么说,我倒也没有叫哪个学生真正过个清明节。但你不要以此真的挑衅我啊。我不是好老师,但也是老师。我不求你做到颜回对老师孔子那样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但也应该稍稍尊重我。即使我说错话、做错事,也请对我有点起码的尊重啊。每个老师都是凡人,不是圣人,世上本无圣人。想想看,你父母说错话、做错事,你会对他们发火么?会对他们大不敬么?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对老师也保持起码的尊重呢?“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话也许言重了,但对老师的尊重,是一个人应有的“礼”!——当然,你既不讲理,又不讲礼,我也不能将你怎样。我不会真的要你过清明节,但是我会冷眼对你!

(本文写于2012、6、5)


【广而告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