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看文化战线形势大好,还望组织队伍发展壮大

欣看文化战线形势大好,还望组织队伍发展壮大

文/常长平

回顾以往,眼看如今,文化战线,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劣变优,形势喜人。我们国家文明历史五千年来不断发展,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国。但是文化事业只是在少数人,很小的圈子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广泛参与。即便是明清时代也是如此。近二百多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蹂躏,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特别是日寇十四年的三光政策,杀害我们同胞三千多万,房屋大部被烧,财产大部抢光,使中国人民朝不保夕、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更谈不上学习文化。直到解放初期,我国仍是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更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就我县当时文盲已占到95%以上,在一个村子里,过年过节写对联很难找到一个识字的人,有的取上红纸跑很远,到外村找人写。当时在全国开展了扫盲运动,我们的老一辈大都是在扫盲运动中识了几个字的。甚至很多老人由于年老、记性差,就在入土时仍是文盲。那时,不要说普通老百姓文盲充斥,即便是干部也是很少识字。已经是七十年代了有的大队干部读不了文件,还得找一个学生读文件,传达上面精神。1952年才建立了平顺一中,1958年才有了高中。我是1955年进入平顺一中读书的,上午、下午我们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每天早上必须在宿舍上自习,因为县里机关干部也很少识字,县里办了进修校,干部要进修,当时没有地方,就得占学生教室。建国七十多年来,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全县基本上没有文盲了。一般都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改革开放前,我县只有一个《平顺小报》,当然后来也改过几个名字,但是规模很小;还有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也规模很小,还有一个剧团、一个盲宣队(后来停办了)。这就是我县的文化阵地,当时写报道的通讯员也没有几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逐步发展壮大。广播站变成了电视台,《平顺小报》变成了《今日平顺》,并且文联办起了《青羊山》杂志,人大还办起了《平顺人大》专刊;文化馆、图书馆也扩大了规模,剧团也发展了。甚至乡镇、学校也办起和扩大了图书馆,这就为平顺县增加了更多的文化阵地,这些阵地对于培养文化人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更喜人的是近几年网络文化大发展,开始有了《平顺吧》,并且办起了《微信》《微信群》《平顺作家群》《印象水乡作者群》《平顺文苑》等等,好多人还参与了全国的报刊、电台、多个网站、QQ、自媒体、抖音、博客等媒体,学习和发表文章,不仅使人们知识面广了,知名度高了,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文化和理论素质。看到我们县文化事业的蓬蓬勃勃、欣欣向荣,队伍发展壮大、水平提高的景象,我们老朽们非常高兴。我县县委把举办“全域旅游县”作为脱贫致富、迈向小康,富县强县的支柱产业,费了很大精力;并且重视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文化是旅游景点的灵魂,景点和广大农村基层是文化的阵地。旅游离不开文化的包装,没有文化包装的景点是没有灵魂的、是不会持久的、也是没有吸引力的;没有实体基础的文化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必然空洞无味,如同嚼腊。我国很多名胜景点都有文化名人的作品和典故,使景点数百年、上千年久盛不衰。我们县的文化人对我县旅游事业和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出了大力,也从中锻炼、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些成就都是非常喜人的。我国现在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国民经济的各项指标,到建国一百周年时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个任务非常宏伟、非常光荣,但也非常艰巨,担子非常沉重,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非得九牛爬坡,个个出力才能取得。文化事业和队伍必须逐步壮大,为经济建设服务。我县也不例外。我觉得我们平顺县的文化队伍和文化阵地必须跟上形势很快发展壮大。

首先是建好队伍。要在我们现有多个文化组织和网络群体的基础上规划、整顿、配套、规范,选拔人才,建立协会(这里绝不是要取消原来的组织,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选拔人才建立协会)。现在建立和规范各个协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咱们可以在文旅局和文联统筹领导下建立,比如说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雕刻协会、歌舞协会、健体协会、戏剧协会,说唱协会、刺绣协会、剪纸协会等等,有的已经有了,有的还需要建立。最近市里作家协会召开会议,进行了换届,我县就有四人被选成理事,赵伟平还被选为副主席,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也是我们的光荣。就以他们为骨干组建咱县的作家协会,名正言顺的开展工作,就一定能搞好。其他组织也都已经显露出许多优秀人才,并且都年轻有为,干劲冲天,水平很高,很有思路。让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老朽们当好后盾,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把咱县的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建设好,为平顺县的经济腾飞拉好套,出好力。

第二是要把好方向。我们建国以来(更甚至在战争年代)一直是坚持毛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作工作的。文艺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大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在近几十年里,文艺队伍中也有不少人走错了方向,他们不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而是在为金钱服务,甚至为了金钱、吸引眼球,在作品中宣传低级趣味,黄毒赌恐怖内容,以毒害无知的青少年;有的甚者侮辱、丑化领袖、英雄、模范、烈士,红军战士、解放军和党和国家的历史,美化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甚至为我们镇压了的汉奸、反革命分子翻案,他们美其名曰:“复原”、“记实”,用种种手法为其暗藏的祸心服务。在这些地方资产阶级占领了我们的文化阵地。网络上暴露出很多典型,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批判和抵制。有的是作协主席、副主席、教授、副教授、电视节目主持人、报社的主编副主编,文艺、体育圈的明星、专家、学者,就是网上说的“公知”,挣着国家工资,在国内捞金,将家属子女金钱转移到国外,干着卖国勾当。有的专门献媚美国,侮辱中国,成了新的汉奸。其他战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都已介入,并且已经抓出来许多的腐败分子、害群之马。唯有文化战线还是死水一潭。但是这些我想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时一定会有报的。

第三是共同提高。就是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学一些优秀作品以提高自己。不要懒惰,不要有走捷径的思想。文学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文联、协会要发扬过去的优点,互相交流、下乡采访,考察、举行笔会、专家讲座等等。

第四是互相协作。各个协会要在县委的领导下,在文旅局、文联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互相联系,不要扯皮,共同把我县的文化工作搞好,为把我县搞成“全域旅游县”、经济社会大发展贡献力量。

这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关心平顺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老朽的一点思考和建议。不妥之处还望指正。谢谢。

2021年4月27日于陋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