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者宣言

学者陈从周晚年遭遇丧子之痛。他儿子陈丰,获贝聿铭奖学金赴美攻读建筑硕士,不幸在洛杉矶被人杀害,年仅41岁。他的女儿是在他赴美后6天出生的,父女不及相见就天人永隔。此事发生后,陈先生每天都昏昏沉沉的,看到身边的寡媳稚孙,更是肝肠寸断。他以极忍耐之心工楷抄写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用以寄托哀思。朋友们也以各种方式安慰他。时年105岁的苏局仙老人,给他写了一封信,附上一首诗:“惨祸突遭天地愁,无穷苦痛泪倾流,万难觅到宽怀处,紧抱孙儿望后头。”“万难觅到宽怀处,紧抱孙儿望后头”,“从苏老的诗中,我得到了明灯,今后该怎么活下去”,陈先生这样说。

“万难觅到宽怀处”,该怎么办?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钟尚志先生说,“排解愁哀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做一点切实的事来分分心。中国人丧礼中种种累人的繁文缛节,其实包含了不少智慧。”陈从周先生用工楷抄写《祭十二郎文》,大概也是试图分分心。只是这种办法就像是钝刀割肉,直到麻木了才会有效,也是够痛苦的。

某些只言片语可能也会安慰到你。如对陈从周有效的“紧抱孙儿望后头”。更普遍的是“老祖宗”的有些话,如:人的命天注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等等。莎士比亚《李尔王》有两句也挺好的:一死犹如一生,均不可强求,随时准备就是;人生是甜蜜的,我们宁愿每点钟尝受死的苦痛,也不愿一下死去!

过好一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笨笨地熬。

本期播读:曹烨琼;配乐:张艺馨。谢谢她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