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之变:新中国书籍封面上的简体汉字与繁体书法字

(0)

相关推荐

  • 繁体字正统?简体字劣等?繁简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有人力挺繁体字,理由无外乎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繁体字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艺术的价值等等. 有人则认为简体字书写便捷,辨识容易,符合现代语言文字的发展方向,应当在全世界的 ...

  • 什么叫简体字和繁体字 都是中国字哪个更好

    一.简体字与繁体字是一脉相承的 其实,简体字与繁体字应该说是相对而言的,当一个汉字出现两个以上的形体时,笔画多的形体就称为该字的繁体字,笔画少的则是该字的简体字.这要从我国的汉字起源说起,我国的汉字是 ...

  • 嘉禾馆汉字繁简体研讨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嘉禾馆汉字繁简体研讨 天吴.步堂.诚敬.冷公.升龍 .周薇.雨季 参与人员 天吴 现在都喜欢用繁体,真懂文字演变原理的,不会这么刻意.简繁皆可,何足道哉. ...

  • 为什么当初要把繁体改为简体 汉字!

    简体字的演化有一个历史原因,50年代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大力扫盲,那个时期在工厂.街道.农村到处都组建了扫盲班,识字和学文化是那一时期的热潮,但是遇到困难,繁体字笔画多,难写难认,扫盲的对象是大批 ...

  • 「86工程」新中国玉雕史上唯一一项国家工程

    中国地大物博,产物众多,国宝也很多!我们见到过的国宝有青铜器.绢画.金片--那你知道吗,我国的四大翡翠国宝才是真绝色!没有总理二十五年守护,四大翡翠国宝早就流失海外! 我国的四大国宝翡翠<岱岳奇 ...

  • 杨怀定逝世,享年71岁。新中国证券史上这段关于“杨百万”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据新华社客户端6月14日晚消息,有"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逝世,享年71岁.新中国证券史上这段关于"杨百万"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

  •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1月18日

    1998-2 <岭南庭园>特种邮票 发行时间1998年1月18日 全套4枚       面值4.00元 (4-1)  50分可    园       4225.9万枚 (4-2)  50分 ...

  • 它,引领了新中国炼钢史上的一场革命

    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 ...

  • 新中国邮票设计上的巅峰之作——老纪特六珍”

    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能够收藏到一枚老纪特邮票,不仅意味着极高的市场价值,还是一种最高的荣誉,因为这些老邮票,都是老一辈艺术家,在简陋的技术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创作出的.难以企及的艺术珍品. 可以说 ...

  • “567瓷”乃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号称当代“新官窑”

    点击上方" 新中国建立之初,景德镇瓷器自晚清以来经过了百年的动乱,以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当时中央政府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景德镇陶瓷起死回生,为国家政府安排就业,稳定民生,出 ...

  • 中国书籍史上的最大疑案,《永乐大典》在不在嘉靖皇帝的墓里?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下令编纂<永乐大典>.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这项任务,前后耗时四年.按照朱棣的要求,大典共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中国古代典 ...

  •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孙健是一位极为特殊的人...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孙健是一位极为特殊的人物,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名字曾通过广播.报纸,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经常能够在一连串的领导名字后面听到:"谷牧.孙健........'确实,在当时无论是 ...

  • 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诗歌卷孟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文学成就,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根据中宣部和中国作家协会的统一部署,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策划了一套规模宏大的巨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