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山水: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刘海粟 黄山奇峰图

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

1914年,年仅19岁的刘海粟在自己创办的上海美专破天荒地开设了人体写生课,最初只聘到男孩为模特儿。

1917年,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陈列人体习作,某女校校长看后谩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 一时舆论界群起而攻,刘海粟则干脆以“艺术叛徒”自励。

刘海粟 1978年作 天平观朝晖

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受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第一次美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刘海粟 1981年作 黄山

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和日本画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最高学府,并著有《米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27年受军阀孙传芳迫害通缉,逃亡日本。朝日新闻社曾为他在东京举行画展。

刘海粟 1978年作 溪山鸿蒙图

1929年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遍访法兰西、意大利、瑞士等国名胜,三年间创下近百幅美术作品,曾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蒂勒黎沙龙,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曾与毕加索、马蒂斯、焚钝根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称誉他是“中国文艺复兴大师”。

1930年比利时政府聘他任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美术馆审查委员,其国画作品《九溪十八涧》获荣誉奖,并出版画册《海粟油画》。

刘海粟 1981年作 天都夕照

1938年春回上海,应上海中华书局之邀,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分《西画苑》《国画苑》《海粟国画、海粟油画》三部分,画论精辟,广为流传。

刘海粟 1982年 黄山人字瀑

从1931年到1949年他大部分时间在国外,经常举办画展及讲学。解放后曾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1981年被聘为意大利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并被授予金质奖章。

刘海粟 临江仙

刘海粟 1982年作 万松草堂

刘海粟 1982年作 黄山

刘海粟 1982年作 黄山光明顶

刘海粟 1983年作 黄山

刘海粟 1988年作 千山万壑

刘海粟 1988年作 黄山西海

刘海粟 山水

刘海粟 山水

刘海粟 黄山散花坞 纸本水墨设色 135×65.6cm 1954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 黄山图 1956年作

黄山是刘海粟最钟爱的名山,他一生十上黄山,作此画时已经六上黄山了,可以说,黄山的著名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黄山开阔了他的胸怀,而他回馈黄山的,便是大量黄山题材的画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他黄山题材创作的高峰之一,无论油画还是国画,都有丰硕成果。此图绘黄山散花坞烟雨风景,似乎曾有写生稿,画来了然由心。

刘海粟 江山渔乐

刘海粟 1925年作 山间清流

刘海粟 1933年作 陈元孝舟泊厓山诗意图

刘海粟 1960年作 松下知音

刘海粟 1967年作 青绿山水

刘海粟 1973年 作 秋江渔隐

刘海粟 1978年 作 黄山云起图

刘海粟 1978年作 天下奇观

刘海粟 1988年作 孔庙

刘海粟 寒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