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的歌

在备课的时候,我是一个蛮好玩儿的人。

当然,现在如果有人在我身边,也只能看到我对着电脑不停敲敲敲,或者一会儿读读课文,一会儿唱唱歌,哼哼哼啥的。

我现在在反思去年上的《好的故事》,又有点兴奋。

其实就是因为一个词——“山阴道”。

鲁迅回忆自己在山阴道上行的时候,充满了快乐。他回忆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个场景,新冒出芽儿的禾苗,一朵朵灿烂的野花;走过来走过去,逛过来逛过去的狗……这些其实是我从他给出的词当中联想到的。

我又想,古时候的人走在这条路上一定也很畅快。像王献之就写过山阴道上的美景。你能想象,在他那个时代,写这样的内容时,说不定就是唱着表达出来的。

嘿,不知道鲁迅先生会不会唱歌。我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念头,他写的也许就是一段歌词呢!

好书推荐:《怎样做小学教师》

推荐理由:陈鹤琴先生是很懂教育的,他的思想放到现在大多都不过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教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究竟是了什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社会更美,祖国更强。

(0)

相关推荐

  • 【】明代金琮行书《题杜堇图诗》

    [译文]杜甫诗<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杜甫诗<对雪>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 ...

  • 绍兴百景:山阴道上

    绍兴山阴道上 古山阴道起点在偏门外跨湖桥,是古代绍兴通向诸暨的一条驿道,青石板铺就,如一条玉带向南逶迤,一路远山近水.田园农舍相映成画,书圣王羲之描绘道:"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

  • 时间会给你床上送来最好的人

    二选一着听吧. 这段时间我挺平静的.别人发表情图和小视频我都没感觉,有时候干脆都不会看,只有Franc 发penis 在阴道里有规律运动的时候,我才礼貌性的去masturbation,把自己喂饱之后, ...

  • 同样是生娃,顺产就比剖宫产可怕?看完你就明白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方面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当很多准妈妈在面对生孩子的时候还是会不知所措,伴随着孩子即将要出生,准妈妈会越发的迷茫,很多怀孕的妈妈都会纠结的问题就是 ...

  • 搜神记丨02.山阴道上

    搜神记丨02.山阴道上 芒种时节,布谷声声. 山阴道上,一前一后走来两位道士.前面一位中年道士,身着蓝色道袍,头戴庄子巾,背后背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后面是一位少年道童,短袖便装,挽发贯笄,头上别着一个 ...

  • 任伯年精品花鸟绘画五十幅雅赏

    任伯年(公元1840-1895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初名润,后更名颐,字次远,因崇拜湖州籍画家费晓楼而改号为小楼,又作晓楼.作品中常署"山阴任颐",别号山阴道人.山阴道上行 ...

  • 秋月曲 | 李本

    我是月边的一轮辉 沐着孤峰顶的积雪 在松林间游移 秋月曲 文/李本 秋月曲 安睡于山中青鸟的叫声 又醒于芦雁飞过的暮色 我是月边的一轮辉 沐着孤峰顶的积雪 在松林间游移 我是世间万物的相对 我是空 我 ...

  •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 ...

  • 名家散文:《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 ...

  • 经典散文:《在山阴道上》原文及赏析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原文及赏析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拦么? 好久以来&quo ...

  • 山阴道上话文峰 {问道山阴-陇西十人书法作品展}

    前段时间,县文联窦主席安排我写一点"问道山阴"文峰书法展的文字,我心里着实有些慌恐,一是自己不懂书法,二来自己才疏学浅,害怕贻笑大方.交稿时间日益迫近,维宏只好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角度 ...

  • 清代谭四娥点穴配山图留题歌上中下三册#古籍#

    清代谭四娥点穴配山图留题歌上中下三册#古籍#

  • 《西游记》读书会——金兜山(上集)

    本文作者周俊胜,辽宁大学文学院大三的学生.是一位好学深思的同学,文献检索能力强,跟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强,如果未来能做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昨天的读书会是周同学带着孩子们完成的,记录的任务也是由 ...

  • 法海为何不懂爱,从于山脚下说开来 | 暴走于山(上)

    ' 福州古城的东南隅,屹立着海拔不足六十米的「九仙山」,又名于山.以其为界,南麓是年长者的领地,北边则是年少人的乐园. 倒也不是说界限有多么分明,只是惊异这低矮的小丘,山这头与那头的光景,竟会如此不同 ...